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脫胎換骨干線路

2009-10-20 12: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9年6月17日,陜西省各地市公路管理局都接到了一份通知,內容是關于深入推進干線公路“三化兩全”活動。提高養護生產水平的有效途徑就是“三化兩全”,即通過精細化養護、規范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實現全年全路線好路。 
  學習第一,比賽第二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陜齊吼秦腔”,秦嶺山脈的主峰太白山,位于采訪的第一站:關中。窗外月光如水,遠處山巒起伏……之所以連夜趕往寶雞市的太白鎮,是為了能趕上第二天在那里舉行的“三化兩全”勞動競賽。 
  學習第一,比賽第二,來自寶雞市國省干線公路上130多名養護人員齊聚此處,并非只為一分高下。比賽前,來自陜西省公路局的3位工程師,分別就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橋隧的日常養護、管理、橋梁病害的評定,以及縣段、道班一級的工作職責、作業內容和標準等內容進行了講解,寶雞公路管理局還聘請當地的綠化工程師,結合寶雞市氣候特點傳授綠化知識。 
  寶雞市公路管理局局長賈書義介紹,為籌備這次活動,今年5月,市局對各基層養護單位“三化兩全”活動開展情況,以及管理措施、月活動情況等進行了詳細安排和布置。對活動開展扎實、內容豐富的養護單位進行了表揚,并組織部分單位參觀學習,對活動開展滯后,沒有認真落實的縣段進行了批評,要求重新制定活動方案。在養護工作會上,又組織各段段長和生產股長集中對公路養護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了學習。8月,將管理體系印發到基層,要求做到熟練掌握,力爭自覺、正確、規范應用,以推進公路養護工作平穩、扎實的向公路養護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靠攏。 
  全面質量管理體系, 就是借鑒I S 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方法,是指全面、全過程、全員參加的質量管理——這個概念在發達國家的企業開始研究執行,隨著改革開放引入中國。豐田公司常被當作其中的經典案例,比如其生產線上,每個員工的操作位上都掛上繩子,只要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員工一拉繩子,其他人就全部停下來,大家共同研究來解決問題,這樣就能確保每一個部位,每一個零件都保證不出問題,產品故障率基本為零。這給了王平很大的啟發:為什么公路養護不能借用這套體系,推動干線公路養護工作達到優質高效的水平? 
  如何將I S O9000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理念引入公路養護?王平陷入長久的思索,他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引入企業化的管理方式,對于事業單位來說,無疑于一場大地震,免不了引來抵制和不滿。日本企業是在資源匱乏只能尋求管理突破的環境中被逼出來的,王平知道,不能等著環境來逼迫,必須主動出擊。 
  通過不懈努力,陜西干線公路成功實現“一年打基礎、兩年變面貌、三年樹形象”的整體工作目標,形象終于豎起來了,陜西公路從此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接下來如何保持并完善?因此,在加大養護工程投入和管理力度的同時,在全省范圍推出了如文明路、示范路創建等一系列具體舉措。 
  2008年,在陜西安康召開樹形象總結現場會上,王平闡述了公路產品的理論,讓大家逐漸理解,公路既然是一個產品,就存在合格和不合格的問題,要合格,就必須通過“三化”實現“兩全”。如何確保提供合格的公路產品?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理念浮出水面,由于之前明晰了公路產品的概念,每個公路段每個職工、每個層級的管理單位,都開始自覺學習體系要求,了解自己應該做什么,如何把工作做到位,以保證產品合格。因此,質量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于公路養護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進一步落實,省公路局正在積極地著手研究信息化管理的巡查手段。在太白縣的培訓和比賽,目的都是希望能夠建立長效的公路養護機制,逐步改變傳統的養護理念、養護模式和作業方式。 
  2010年全國干線公路大檢查也提出了公路養護全面質量管理體系,但只作為“十二五”深入研究的一個方向,不作為此次國檢的要求。陜西努力建立公路養護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顯然已經走到了前面,這必然會成為該省迎國檢工作中的一大亮點。 
  養護中心在成長 
  到達渭南已是下午,固市機械化養護中心的大院里,大大小小各種機械養護設備整齊排放著,一些人正在搬運瀝青料…… 
  按照“一市一交通局一公路管理局”的全省公路養護管理格局,作為市公路管理局內部改革全面推進的一部分,各地市逐步推進公路管理養護事企分離、管養分離,渭南、銅川、西安、商洛、漢中5個試點市按照省局《機械化養護中心試點方案》,分別組建起機械化養護中心,并初步完成機構設置,人員及資源整合,探索并實施了定額核算,合同管理、計量支付以及路基、路面養護分離,小修保養與大中修工程分離的養護生產組織方式,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監督考核制度體系。 
  固市機械化養護中心就是試點之一。2008年,在原養護中心基礎上,以模擬法人為實體的固市機械化養護中心組建完成,經過近2年的試點,已逐步走入成長期。 
  渭南公路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平勛介紹,2008年至今,養護中心完成市局大修工程下封層80余公里,中修同步碎石封層施工53公里,以及刻槽灌縫30000余延米,處理路面病害12000余平方米等預防性養護施工任務,工程全部合格,同時生產冷補料800余噸,完成投資共計1300余萬元,實現利潤節余120余萬元。積極承攬外部同步碎石封層、刻槽灌縫施工任務,完成投資近80萬元,實現利潤節余近10余萬元。創收使得中心自我發展成為可能,在省、市公路局配置的價值270余萬元的機械設備的基礎上,中心投資近40余萬元,利用自有資金購置機械設備4臺件。 
  2008年5月,中心配合市局,成功組織實施了全省大中修養護工程現場會預防性養護現場演示施工的主要工作。幾天后,市局成立援川突擊隊,養護中心組織各道班養路工,第一時間將戰備鋼架橋裝車上路,成為陜西省第一座運往災區的戰備鋼架橋。 
  養護中心現在主要負責渭南市國省干線公路瀝青路面同步碎石封層、刻槽灌縫、局部壞路段處理、瀝青冷補料生產、安全防護設施等養護工作、200萬元以下的大中修工程及應急搶險任務,同時負責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下設路面養護作業組實際作業里程輻射100余公里,計劃未來承擔渭南市臨渭轄區173公里國省干線的路面養護任務。 
  除了確保干線公路的養護,養護中心還自主承攬區域內高速公路、農村公路的預防性養護工程任務。盡管還處在起步階段,但突破口已經出現,養護中心主任賈強透露:附近的西潼高速華陰工區最近找上門來,商談定點購買瀝青冷補料的意向。 
  固市機械化養護中心的組建,使公路養護生產逐步由分散、低效作業向集約高效的專業化、精細化、機械化作業轉變,養護施工生產任務由計劃管理向合同管理、計量支付轉變,路面病害處理由被動性養護向預防性養護轉變,養護施工質量和效率明顯提高,施工費用的節余彌補部分養護經費不足,職工個人收益福利待遇明顯提高,同時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部分富余人員基本保障問題,激發內部活力,調動了職工積極性。 
  成長不意味著成熟,養護中心還沒有養護施工資質,給對外承攬養護施工任務帶來不少困難,機械設備也有部分沒有到位……在主管養護的副局長姚玲芳看來,這些問題是成長中的必然,但她相信,不久的將來都會逐步得以解決。 
  三葉草的微笑 
  三葉草,傳說是夏娃從伊甸園帶到大地上,誰見到了就預示將得到幸福。當汽車奔馳在國道312線上途徑商洛時,沿路風光很快會讓你心神蕩漾,遠處是連綿的山巒,路邊的大樹和灌木錯落有致,如果你停車駐足,路肩上,片片翠綠的四葉草正朝你微笑…… 
  曾經聽過這樣的評價:商洛人是厚道、細膩又傳統的中國隱士——這用在商洛公路管理局總工程師楊啟勛身上,并不為過。“以誠待人,忠于事業”,1980年進入公路行業,楊啟勛就再也沒有離開。2003年剛做完腰間盤手術的他,無法坐立,但他放心不下,一咬牙,他側臥在后座上上路檢查,這讓許多人敬佩不已。 
  “路不僅給車跑,還讓車跑得舒服”——態度決定一切,路過商洛的司乘人員留下的贊嘆,就是對商洛公路人最好的褒獎。如何才能稱得上“舒服”呢? 
  2 0 0 8 年1 0月,國道3 12線12 5公里養護管理示范路以8 9 . 9 8 分的優秀成績通過了省公路局的驗收。與此同時,市局將創建、鞏固省道2 0 3養護管理示范路建設成果的先進經驗和好的做法向干線公路其他路段推廣,層層制定了《“樹形象”工作實施方案》,樹立了商州公路段為示范段,并在山陽、洛南、柞水、鎮安公路段各建設一段2 0 公里的樣板路,加強檢查、考核和評比,使干線公路養護質量整體提升,“綠色文明長廊,亮麗商洛公路”的品牌形象更加彰顯。 
  今年5月26日至27日,商洛公路管理局組織召開了精細養護全面養護現場觀摩會,7縣(區)公路段的段長們觀摩了國道312等5條線路,商州、丹鳳等5個公路段29個點,內容從路側綜合整治及綠化、寬淺邊溝施工,到機械化養護中心建設、廢油渣硬化道口,以及道班內業資料、公路段管理等諸多方面,可謂細致入微。 
  現場觀摩結束后的座談會上,市局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啟動了《陜西省公路養護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宣傳、貫徹執行工作,確定商州、商南段為試點單位,典型引路,推動全局,開展以“精細養護,全面養護”為主題的勞動競賽活動,結合養護、路政月檢查考核評比,每月對前3名進行獎勵,對市級示范路半年評比一次,以獎代補,對精細養護和全面養護的樣板路段進行單項評比,要求各段在去年20公里基礎上,今年再建20公里樣板路。 
  商洛公路管理局加強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推廣成功做法,積極實施危橋整治和安保工程,為社會公眾出行提供安全保障。同時加強公路服務措施,在公路沿線設置大型旅游標志、指示通行標志和高速公路出入口標志,還利用電視公路氣象欄目等及時提供公路出行信息服務。 
  在商洛干線公路邊,會發現公路和兩邊的農田已用水泥墻隔離開來,中間空出緩沖區,實施路田、路宅分家,以保證公路界限。 
  用軟實力說話 
  國道312線上,280多平方米的商鎮公路服務區已經成為公路一景。巨大的落地窗讓陽光傾瀉進來,衛生間不僅寬敞明亮無異味,還有專為殘疾人配置的坐便器,到了冬天,暖氣可以給司乘人員帶去溫暖。 
  投資5600萬元,在國省干線公路上建設60多個綜合服務區,這是陜西公路“十一五”期間的大手筆之一,作為提升干線公路服務水平的新嘗試,在全國也屬先例。 
  早在設計階段,省公路局就派設計人員到2 1 個擬建服務區的地市,現場定點,實地勘察,確定綜合服務區施工圖設計、外網總平面設計及綠化景觀設計。為確保實施效果,要求設計單位聯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開展了服務區方案征集。經過多次篩選,最終在參選的3 0 多套設計中, 凸現“陜西公路”行業特點的精致作品脫穎而出。 
  隨后,各地市公路管理局以熱情、嚴謹和務實的態度投入到干線公路服務區的建設中。規劃建設過程中,配合設計單位認真調研擬建路段的交通量、司乘人員的服務需求。在實施過程中多次同工程設計單位聯系,結合本地的實際,不斷完善設計方案。在施工過程中,充分考慮細節,將人性化觀念融入到了工程的各個環節,借鑒高速公路綜合服務區的先進管理經驗,在建設工程中突出考慮本地區特色和服務功能,確保服務質量和使用效果。 
  由于公路規劃建設時沒有預留服務設施空間,土地資源緊缺,依托道班建設服務區的思路,也就成為解決這一大難題的最好方法。而且,建設服務區的同時也改善了道班工人的生活環境和設施。 
  為了充分利用社會服務力量,省公路局獨具匠心,統一配備了符合不同行業標準的綜合信息查詢觸摸屏服務平設施,為過往司乘人員提供沿線的旅游景點、酒店、加油站、汽車維修點、醫療機構等多項信息服務。 
  另外,每個服務區內都配有一臺電腦,可免費上網查詢各類信息,與社會資源形成了良性的互補——這是干線公路綜合服務區最大亮點。 
  先行一步的干線路綜合服務區,無疑在社會效益上取得了成功,但現階段的公益性運營,運行成本還沒有考慮,這顯然不符合行業發展規律和市場要求,如何讓這項大有潛力的軟實力“硬”起來?這需要時間去思考、探討和解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