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開發區構筑跨越發展新平臺
2009-10-20 3: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大連開發區在產業的寒冬中逆勢飛揚,以多年少見的“投資熱”和“開工熱”,有效地抵御了金融危機寒潮的猛烈沖擊,全區經濟呈現出勃勃生機和跨越式發展的良好勢頭。
走進大連開發區,到處都可以看到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投資總額達25億美元的英特爾芯片項目工程進展順利,廠房已基本完工,現正在抓緊進行生產設備的安裝工作。截止7月底,開發區已開工建設的產業項目達到63項,其中三菱叉車、博格華納、住友化學、世晉產業、一汽大客、大連電瓷、環東物流、哈軸大連新廠等一批重點項目的順利開工,不僅為開發區的今后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也極大地鼓舞了投資者的信心,提升了開發區的影響力。據測算這些新開工項目投產后每年開發區可新增工業產值300億元。
據最新數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大連開發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0.7億元,同比增長30.8%;完成全口徑稅收99.9億元,同比增長47.9%;完成一般預算收入33.3億元,同比增長20.5%。引進內資29億元,同比增長85%。新注冊內資項目827個,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27個。新批外資項目82個,其中投資額超過千萬美元以上項目有16個,全區實際使用外資達6.4億美元。
打造三個千億產業集群
大連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世坤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大連開發區正舉全區之力,建設東北大型石油化工基地、東北亞先進制造業基地、亞洲重要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爭取在未來三年的時間里,打造石化、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3個千億元的產業集群。積極做大LED、生物醫藥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加速節能環保、文化旅游、航空產業集聚步伐。
目前,全區以西太平洋石化為龍頭的石油化工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已達到38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煉油-PX-PTA-PET石化產業鏈條,預計2009年產值將突破600億元,明年就有望率先突破1000個億。
第二個過千億的是先進制造產業。經過多年發展,以裝備制造、汽車及其零部件、修造船配套為龍頭的制造產業,有了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以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為例,目前已集聚企業80余家,涉及新能源客車、叉車、拖拉機、挖掘機、車用鋼板、發動機、變速箱等,今年產值可超過100億元。
第三是電子信息行業。電子信息行業是開發區未來的發展目標。作為大連在電子信息行業投資額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影響力最強的英特爾芯片廠項目,已有300多億的存量。大連開發區已初步構建了從襯底材料、外延片、芯片生產、器件封裝到高端應用的產業鏈,隨著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產業集群的快速擴大,一個世界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正初露端倪。目前,全區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總數已達86家,銷售收入、工業增加值和利潤占大連市全行業比重80%以上。
建設基礎設施配套最強區
今年,開發區出臺了建設東北重要集成電路產業的集散地、東北石油化工基地、遼寧先進制造業基地、大連船舶配套基地,扶強做大光電、生物、節能環保和旅游產業群,建設現代產業集聚區的產業發展目標。提出打造新市區標志區的城市發展規劃目標和與國際接軌,爭當大連最好的科學發展示范區的社會事業發展目標。
小窯灣中心商務區,是今年大連開發區的一個亮點工程。按照“把小窯灣建設成國際化、現代化、生態型的商務區,成為面向東北亞的國際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輻射東北的生產力服務中心和公共活動中心”的發展定位,具有商貿金融、商業服務、行政辦公、生產服務、文化娛樂、科技會展、體育休閑、生態居住等8大功能。小窯灣國際商務區規劃用地規模13平方公里,就業人口規模28萬。去年12月小窯灣國際商務區正式啟動,已經完成了3平方公里填海工程,明年將完成填海、道路、景觀、共同溝等工程,達到滿足入駐項目的需要。
多管齊下解決土地發展瓶頸
為緩解土地供求的突出矛盾,大連開發區對已批的項目用地嚴加管理,全面清查工業閑置、廠區閑置和經營性閑置用地。對占而不開發的項目用地,要么收回,要么限期開發。對建區初期進入的已不符合發展要求的高耗能、低附加值企業,收購其項目用地,重新安排具有核心技術、能拉長產業鏈條、成長性好的龍頭項目,優化產業結構。開發區還制定相關土地利用政策,運用地價價格杠桿鼓勵企業挖掘自身土地資源的潛力,引導他們建造多層廠房,向空中要土地,提高廠房容積率。
大連開發區把分散在各鄉鎮、街道、村的低效非農業用地充分利用起來,興建標準廠房,租用給急于進區的中小項目,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幾年來,通過采取這一措施,建設了總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已有300多家企業入駐,為農民提供了近萬個就業崗位。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導下,目前,大連開發區每平方公里工業用地可聚集外資9﹒4億美元,實現工業總產值208億元,實現稅收9億元,土地利用效率和產出效益均比東北開發區平均值高出10倍以上。
《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升級為國家戰略,為全面提升大連開發區優勢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增強對東北腹地經濟的輻射帶動力,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大連開發區又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