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市場價格是否會二次探底?
2009-10-2 0:4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大方
近來隨著國家前期一系列拉動內需政策的逐漸落實,市場和鋼廠信心有所恢復,具體反映在鋼材市場價格比前期低點有了不小的反彈幅度。在政策利好的支持以及這次鋼材價格反彈在當前已經有所回落的情況下,是否會出現類似股票市場二次探底的價格走勢?目前市場眾說紛紜,有的認為鋼材價格反彈只是暫時的,而最終決定鋼材走勢的重要影響因素——下游需求的釋放和鋼材產能的釋放不匹配,下游重點行業,如房地產行業、機械行業等還處于需求低位的局面中,在短期內不可能實質性改變。在這樣的影響下,鋼材市場價格走勢還會出現二次探底的走勢。而有的卻認為,拉動內需的政策正在顯現作用,隨著房地產開工面積的加大,后期市場需求將逐漸放大,價格將出現持續性反彈的走勢。下面筆者將利用各個方面收集的資料對這些問題作出客觀的分析,期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宏觀環境冷熱不均
8月份的經濟數據有明顯回升的勢頭,也基本符合人們的預期。尤其是CPI和PPI同比降幅縮小、環比出現上漲。8月份很可能是CPI的拐點,第四季度CPI由負轉正的可能性很大。近期,肉、蛋等食品價格的連續上漲讓通脹預期逐漸向現實通脹邁進。CPI溫和上漲未必是壞事,但就怕像上一輪一樣瘋狂上漲,迫使貨幣政策進行調整,引來更多的熱錢,將國內的資產價格泡沫和通脹水平推得更高。況且,現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在不斷上漲,這樣會讓輸入型通脹的壓力越來越大,使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
當前經濟數據雖然有所回升,但有很多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一是GDP增長過于依賴投資拉動。投資對GDP的貢獻率達到了80%以上。其中,大部分又是依靠財政、銀行和國企來推動,而民間、社會投資并未有效啟動。如果民間投資在短時間內仍無法啟動,財政和銀行 “拋磚引玉”的效果就會打折扣,這會給財政帶來很大的壓力。
從財政部9月11日公布的數據來看,8月份全國財政收入為5237.4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89億元,增長36.1%。顯然,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了積極的支出和積極的收入,而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擴大政府開支和實施減稅等來調節社會總需求。大量的財政投入又迫使財政增收,會將社會財富進一步向國家集中, “國進民退”現象會更加嚴重。尤其在經濟增長減速的情況下,財政收入大幅增加也會進一步抑制民間投資。
二是信貸長期化、財政化現象極為嚴重。據央行人士測算,上半年7.37萬億元的新增貸款中,有52%以上都貸給了 “鐵公機” (鐵路、公路和機場)等中長期項目,而且項目建設周期都在兩年以上,從而 “綁架”了未來幾年的貨幣政策。另外,很多貸款都是地方政府擔保放出去的。顯然,信貸結構調整迫在眉睫,否則銀行信貸風險會進一步增加,而且政府直接參與低成本資金市場競爭,會對民間投資造成明顯的擠出效應。
三是 “產能過剩”矛盾更加突出,“去庫存化”壓力越來越大。自從去年10月份以來,國內企業和貿易商盲目炒作通脹預期,大量囤積和進口原材料,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推升。雖然大宗商品價格主要決定因素是美元,但是中國的采購和需求因素也是關鍵之一。以往的經驗表明,一旦中國要買什么,什么價格就大幅上漲;中國要賣什么,什么價格就大幅下跌。為了避免再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及時抑制產能過剩和抑制國內對大宗商品的盲目炒作迫在眉睫。
雖然在大的宏觀環境上已經開始有積極信號,但是落實到具體的鋼材下游消費行業中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重大工程的鋼材消費一般都是直接走鋼廠招標采購的道路,不直接走市場化采購的道路。在目前鋼廠庫存非常龐大的情況下,有利于加速消化現有庫存,但是短期內對鋼材價格的具體拉動作用不大,主要是體現在心理層面。而且下半年信貸資金存在年底效應,基本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初對整個市場的貨幣供應就會收緊。在這樣的預期下,短期內出現鋼材價格再次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鋼廠動向值得關注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末,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08.19點,比上月末下降了1.96點,降幅1.78%,從而結束了此前連續3個月環比上升的行情。
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8月末,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下降44.03點,降幅28.93%。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9月17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本月上旬會員企業粗鋼產量1278萬噸,全國估算值為1666萬噸,折算成日均產量為166.6萬噸,相對于8月168.8萬噸的全國粗鋼日產水平,僅僅下降了2.2萬噸。
粗鋼產量不斷創新高,資源供應加速增長,鋼材供大于求矛盾突出,是鋼價下跌的重要因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生產粗鋼5232.70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長21.97%,環比增長3.26%。1~8月份全國平均日產鋼152.12萬噸,比去年全年平均日產136.75萬噸提高11.24%,相當于全年產鋼5.55億噸。8月末,全國主要市場鋼材社會庫存增加,鋼材總庫存環比上升15.77%,創下今年以來的第二高水平。鋼鐵生產大幅增長,加劇了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是鋼材價格大幅回調的主要原因。
在目前鋼價高位快速回調的狀況下,是否減產已經成為鋼廠最后的選擇,目前一部分資金實力有限的小鋼廠已經迫于自身庫存逐漸加大的壓力開始向貿易商推出一系列市場化的手段來推銷鋼材合同訂單,常用的手法包括 “鎖價”和 “保值”,如果鋼材市場價格還是不能保持穩定,就會出現去年那樣的鋼廠集體減產保價的現象。一方面,鋼廠通過減產控制自身的庫存,加快消耗自身前期積壓的庫存,維持自身資金鏈的穩定,避免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局面;另一方面,特別是民營鋼廠通過減產停產等措施,向地方政府 “示弱”,積極尋求政府支持渡過難關。而地方政府出于維護地方經濟和社會穩定的考慮,也會從銀行貸款和稅收上給予支持。此外,鋼廠的集中性減產停產對上游原材料價格造成嚴重壓力,直接壓低了前期高企的原材料生產成本,間接彌補了鋼廠虧損的數額。
但從去年鋼廠集體減產的效果來看,在初期各個鋼廠實際上形成一個利益聯盟,只要鋼材價格出現反彈的勢頭,有些民營的中小鋼廠就會利用自身機制優勢開始逐步復產,趁著目前市場原材料價格低位運行和鋼材價格反彈之間的時間差,大量生產搶占國有鋼廠的市場份額,造成和股市里的“大戶撐陽傘,小戶趕快逃”的現象,所以也造成國有大鋼廠和民營中小鋼廠相互防備,減產決心不堅決。
因此,即使鋼廠減產限產也只是暫時的,一旦鋼材價格反彈之勢過快過猛,大量鋼材資源又將流入市場,直接打壓價格。所謂的鋼廠減產利好還是在維護市場心理穩定的層面,對價格走勢實質影響不大。
近期鋼材走勢預測
從經過近一個月左右的價格回調整理,無論鋼廠和貿易商其實都企盼市場價格有所反彈,從近期鋼材期貨逐步開始低位放量的走勢上可以看到市場心態已經走出了前期價格快速下調的恐慌,逐步開始有貿易商低位建倉。
但從目前的市場現狀來看,價格大幅反彈的條件其實還不成熟,特別是在下游真實需求還沒有實質性恢復的情況下,只能在貿易商低位建倉的心態下走出脈沖式的試探性上漲走勢,但是幅度不會很大。
目前的鋼材價格反彈無非是部分先知先覺的貿易商試探性的行動,在沒有下游用戶實質性需求支撐的情況下,反彈行情注定不會長久,在國慶節后還會出現二次探底的走勢。特別是臨近年底,無論鋼廠還是貿易商還有下游用戶都處于年底還貸高峰的特殊時期,市場資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所以近期大家必須能密切注意鋼材市場價格走勢的變化,保持快進快出的操作思路,合理控制自身庫存,規避貿易風險。
真正的鋼材價格走勢拐點根據目前各個方面的條件判斷,估計將在第四季度末前后出現。一方面,經過3個月左右的下調整理,鋼材價格也會相對處于一個合理區間,鋼廠產能釋放也會被市場控制,逐步回歸到合理數量;另一方面,年底到來,明年各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走向也將塵埃落定,基建工程的開工強度將會有所上升,結合傳統意義上的鋼材冬儲,鋼材價格走勢將逐步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