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成廣西對東盟貿易的主力軍
2009-10-19 16: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統計數字,東盟已自1999年以來連續10年成為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在這一經貿合作中,廣西的民營企業從2005年開始成為廣西對東盟貿易的主力軍。
作為國內與東盟相連的省份,廣西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成本相對較低。同時,廣西民營企業的中小型機械、鋼材、電子和中小型農機、中藥加工、制糖、食品、礦產、建材等工業是優勢產業,正好對東盟不少國家的產業有互補作用。由于廣西地處沿邊沿海的特點,廣西與東盟貿易以一般貿易和邊境小額貿易為主,而這兩種貿易方式適宜廣西民營企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區政府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除了先后頒布多個政策文件來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外,還于2001年8月開始,開展全方位、多渠道引進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前來廣西投資合作的“百企入桂”工作,這一舉措也促使了廣西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壯大,使民營經濟在廣西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2000-2005年6年間,民營經濟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增加571.37億元,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和個體戶的工業總產值增加648.03億元,二者合計增加1219.4億元。而同期國有經濟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只增加590.1億元,民營經濟工業總產值增加值要高出國有經濟629.3億元。
一組數字顯示廣西民營經濟在廣西與東盟經貿合作中的地位變化:2005年,廣西的民營企業出口東盟躍升為廣西第一大出口主體,首次越過國有經濟出口比重;2006年廣西與東盟進出口貿易額為18.2億美元,同比增長49.1%,為2001年的4.3倍,實現了對東盟貿易額6年翻兩番。而當年廣西民營企業對東盟進出口總額為13.2億美元,增長63.6%,占廣西與東盟貿易總值的72.1%;2007年廣西與東盟進出口貿易額達29.1億美元,同比增長59.2%,創歷史新高。其中,民營企業以21.1億美元的貿易額繼續高居榜首,漲幅達59%。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集體企業對東盟貿易分別實現,實現貿易額5.6億美元、1.8億美元、6497萬美元;2008年廣西與東盟進出口總值39.9億美元,增長37.1%,其中廣西民營企業對東盟進出口29.1億美元,增長38.3%,占廣西對東盟進出口總額的72.9%,廣西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對東盟進出口貿易分別為6億美元、3.9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廣西對東盟外貿進出口總值18.5億美元,其中民營企業對東盟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5億美元,占同期廣西與東盟貿易總額比重上升到80.9%。
盡管民企已成為廣西對東盟貿易的主力軍,但廣西民業與東盟經貿合作總體上說還有巨大潛力。目前,從廣西口岸與東盟國家來往的民營企業,不少是異地商會組織的異地民營企業,廣西本地的民營企業還有待提高競爭力。東盟國家希望更多地發展與中國民間之間的交流,日前到廣西首府南寧市參加2009泛北部灣論壇的泰國商務部副部長阿隆功•蓬拉布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廣西與泰國的民間交往有巨大潛力,希望更多地加強雙方的民間合作。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秘書長許寧寧表示,將于明年建成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是我國最早建立、進展最快、效果最實的自貿區,該自貿區將進一步通過實施降稅和消除區內貿易壁壘,使中國和東盟的企業不僅減少了關稅環節的支出,降低經營成本,而且還將減少雙方的投資障礙和拓展合作空間。作為東盟近鄰,廣西在發展對東盟經貿合作中,如果民企能進一步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政府能進一步發揮商會的作用和做好貿促工作,那么,廣西民營經濟不論與是與東盟進出口合作還是自身的整體發展,將都會得到更多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