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開辟東北腹地城市出海通道
2009-10-19 8: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一”長假剛過,丹東港就派出專人北上黑龍江、吉林兩省,商討建設陸港的合作事宜。這意味著,繼9月末與東北東部12個市(州)正式結盟,簽訂了區域合作框架協議后,丹東這座東北地區唯一的既沿海又沿邊的城市,正將沿海開放地區的優勢持續放大再放大,通過“窗口”牽動“腹地”,以“沿海”吸引“內陸”,邁出了“西進東聯”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東北東部的丹東、佳木斯、鶴崗、牡丹江、延邊、通化、吉林等市(州)山水相連、經濟相關、人文相近、人緣相親,具有良好的區域經濟合作基礎。特別是隨著東北東部鐵路的貫通和丹東至通化高速公路的建成,丹東更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東北東部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把丹東打造成東北東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丹東在東北東部地區對外開放窗口和龍頭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外向型企業和物流企業來丹東市投資,今年以來,丹東著力全方位提升服務東北東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功能。率先調整思路的便是丹東的招商引資工作。通過主打“東北東部13市區域物流合作與經濟騰飛”等內容為主旨的高峰論壇、經貿洽談會,丹東謀劃籌備東北東部地區招商和物流推介會,明確依據“西進東聯”的方式加強區域經濟合作這一方針,突出重點地域、定點招商的策略。
在此基礎上,丹東還積極推動東北東部經濟帶的構建工作由論證轉向實施、由單方倡導轉向合力推進。在剛剛結束的2009中國丹東鴨綠江國際旅游節上,丹東與參會的東北東部城市共同締約,要資源共享,進行優勢整合,消除地方保護壁壘,逐步建立起共同市場。
這是在丹東上演的一次精彩互動,也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次勝利“會師”,其深遠意義不言而喻。以得天獨厚的丹東沿海產業基地為橋頭堡,帶動東北腹地集體“出海”,丹東為自己所做的戰略定位不可謂不精準。而在腹地的一端——東北東部城市群,擁有了像丹東這樣優越的“出海口”,經濟騰飛也開始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去年,丹東市與通化市結為友好城市,簽訂了兩市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努力把通丹經濟帶建設成為東北東部開發開放先導區。通化市還把 “以打造東北東部開發開放先導區為目標,加強通丹經濟帶規劃建設”寫入通化市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通化,這個昔日的內陸地區,得益于丹東這個出海口,如今終于變成了不折不扣的“沿海地區”。
捆綁發展的成果顯著。從“西進東聯”戰略實施至今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丹東市已與東北東部城市群及大連在物流、港口、鋼鐵、硼產業、房地產、旅游等多個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丹東市有史以來最大的單體工業項目——本鋼冷軋板項目正式落戶丹東臨港產業園區;由大連金瑪集團投資35億元的硼產業基地項目在寬甸滿族自治縣奠基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