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1070平方公里上的公路網
2009-10-16 12: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當你步入雅安市雨城區東大門國道318線時,路面平坦、路標清晰、路牌醒目;公路兩側樹木林立、枝繁葉茂;一排排高約5米的白楊隨風搖曳;一排排綠葉片片的香樟樹氣味芬芳;一排排整齊濃密的冬青、筆柏郁郁蔥蔥。驅車在微微起伏的公路上馳騁,“車在畫中行”的感受令人心曠神怡。
我們知道:這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雨城區公路人60年來的努力。公路的暢、綠、潔、美,凝聚了雨城區公路人無數心血和汗水……
60年變遷讓人自豪
解放前,雨城區(原雅安市)境內僅城區至金雞橋10公里尚能通車。解放后,雨城區各屆人民政府大力發展交通事業,公路建設由恢復、整治開始,經歷了驛道、大車道、簡易公路到等級公路的發展過程。
1950年修復、整治了川云西路雅(安)滎(經)段。1951年川藏路成(都)雅(安)段,經修整后正式開展客運業務。同年6月建成青江石拱橋,使成都——雅安——康定公路相連接。1954年又建成橫跨青衣江的雅安大橋,溝通了市區的南北交通。1956年為適應成昆鐵路建設的需要,又開始修建了省道干線夾(江)雅(安)公路……到1987年當時的雨城區境內公路總長達275.31公里,管轄的鄉(鎮)全部通了公路?拓浧嚱j繹不絕,過境車輛高峰達412車次每小時,非機動車流量高達20000車次每小時,呈現一派繁榮的交通景象。
芝麻開花節節高
進入上世紀90年代,雨城區交通建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為改變當時的雨城區公路交通落后狀況,緩解公路建設資金不足的矛盾,當時雨城區政府專門出臺了優惠政策,廣泛開展投工投勞和集資修路活動,加強對區內通鄉公路進行全面改造建設。經過全區各鄉(鎮)負責人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和艱苦拼搏,于1998年底雨城區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鄉鄉通水泥路的目標,受到了省交通廳的表彰。
一手抓農村公路建設,一手抓國省干道建設。雨城區在國道318線雅安城區至姚橋和多營段以及國道108線(西門大橋至觀化鄉麂子崗段)的改擴建和省道305線(雅洪公路)的改擴建中,實現了雨城區一級公路零的突破,極大地提高了通行條件,為促進雅安城區輻射周邊鄉鎮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所謂“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好路”。從1993年對雅洪公路、城區青江干道進出公路改擴建以及對金雞關隧道進行建設以來,雨城區經歷了一次公路建設新高潮,為打開交通瓶頸,促進全區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交通條件。
新世紀新跨越
2001年10月以后,特別是“一會一節”和“旅發大會”期間,雨城區公路建設取得了明顯變化。2001年至2004年期間,雨城區通往碧峰峽、上里古鎮和通往孔坪等鄉鎮的公路也分別進行了改擴建,從原來的水泥路面改建為瀝青混凝土路面,為車輛的通行提供了更為寬敞、舒適的道路環境。進一步促進了碧峰峽、上里古鎮和周公山溫泉的旅游開發,為促進雨城區經濟發展起到助推作用。
“十一五”期間,雨城區交通建設將以農村公路建設和雅西高速公路建設為契機,大力實施“路網建設、農村公路建設”兩大工程,努力構建全區村村通達通暢公路網絡,為雨城跨越式發展創造良好交通條件,為加快新農村建設,促進全區城鄉統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從1949年至2009年,雨城區境內的公路經過60年的建設,現已建成成雅高速公路1條,雨城段18公里,在建的雅西高速公路1條,雨城區境內16.8公里,國道318線、108線、省道305線共67公里,縣鄉道公路6條157公里,通村公路268條,980余公里,基本實現了通鄉、通村全覆蓋的路網建設目標?v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像一條條彩帶系在雨城區107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穿梭疾馳的滾滾車輪,推動著雨城經濟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