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完善交通體系 提升支撐能力
2009-10-15 13: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展宏新友顏斌為了實現拉開濟寧都市區的大框架、做大做強中心城區,落實“濟寧領跑、中心突破、圈層發展、軸線輻射”的市域空間發展策略,本次總體規劃特別強化了交通的完善和支撐帶動作用,重點解決一是對外交通即濟寧市的出口和對外連接問題;二是對內交通即實現市域內、都市圈、中心城區之間的疏通和連接,提高輻射能力,傳遞經濟、社會、文化、科技、信息等多種發展要素。同時加強機場和高速鐵路建設、進一步挖掘運河的水運能力,形成水、陸、空現代化立體交通格局。
一、市域交通1、高速公路:本次總體規劃規劃形成兩橫兩縱共4條高速公路線,分別為日東、日棗、濟徐、京福高速公路。目前日東高速與區內G105、G327、G104、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高速鐵路相交,不但是市域東西交通的干道,也是濟寧市聯系日照、臨沂、菏澤的重要通道。京福高速公路是市域內聯系南北、特別是聯系北京、上海的重要通道。濟徐高速公路徐州段全線通車后濟寧市東西兩側將各有一條高速公路經過,高速公路的分布在市域東西得以均衡。
規劃日棗高速公路向西延伸至菏澤市定陶縣,東接棗莊滕州南,接通日照港,未來成為山東省環省高速公路南段的一部分。日棗高速向濟寧方向的延伸將改善市域南部地區的對外出行條件,有利于中心地區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圈層發展。
日棗高速公路的進一步建設將與日東和京福高速共同構成濟寧市對外公路交通的骨干通道。這四條高等級高速公路將進一步提升我市的交通實力和水平。
2、快速交通路網:規劃加快公路網的建設,進一步提高高等級公路網的密度,實現縣縣之間、重要城鎮點之間的快速連通。規劃在市域范圍形成以濟寧-曲阜都市區為中心,輻射周邊、分布相對均衡的公路網。都市區內的城鎮聯系以快速路為主,與高等級公路網配合,共同形成城市之間、省際之間的快速交通連接。同時,逐步提高縣鄉公路建設標準,確保公路的公平服務。
規劃在市域范圍形成“四橫五縱”的快速交通路網,支撐市域城鎮布局。主要有:橫向:梁山-汶上-兗州-曲阜-泗水一線,為市域北部的旅游線路;嘉祥-濟寧-兗州-曲阜南-泗水南一線,為橫貫中部的東西向交通動脈,與日東高速構成市域發展中軸;嘉祥-濟寧-太平-鄒城-城前一線,為市域中間圈層的南翼交通要道。
縱向:梁山-梁寶寺-嘉祥-紙坊-金鄉-雞黍一線,與濟徐高速平行,帶動西翼城鎮間縱向聯系;吳村-曲阜-小雪-鄒城-看莊-滕州(棗莊市)-微山-韓莊一線,與京福高速一起形成市域東側交通發展軸線,聯系棗莊,接通濟南、徐州等。
二、都市區和中心城區的空間支撐本次總體規劃特別強調了都市區范圍內的交通連接,而且引入城際輕軌這種現代化高速交通,穿越中心城區、連接濟兗鄒曲嘉。
對外交通:1、建設以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快速通過性交通通道。
構筑以都市區規劃確定的城際軌道為主,以高速公路為輔助的面向魯南范圍客運綜合交通體系。以城際軌道為骨干,綜合協調市區的公交線路,建立便捷的對外公共交通體系;以日東高速、濟徐高速公路、繞城公路為骨干,分離通過性交通,減少通過交通與城市交通的干擾。
2、加強與機場、高鐵車站的快速通道建設,充分利用區域交通樞紐促進中心城區發展。
加快曲阜高鐵站及連接線,濟寧曲阜機場和機場-繹山專線的建設,加強市區與高鐵車站、機場的聯系。
3、加強城市出入口通道的建設,強化與周邊地區的聯系。
提升和完善中心城區范圍內與高速公路出入口相連的道路等級,保證高速公路出入口與市區內的國省道、快速路、結構性主干路相聯系。
4、加強對外樞紐的規劃建設,系統組織對外的客、貨集疏運。
加快濟寧火車站的改建工程和的規劃長途汽車樞紐站選址和建設工作,提高輸送旅客能力。加快物流園區的規劃選址和建設工作,建立貨運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5、多種交通方式聯運體系的建設通過普鐵、城際軌道、高速公路等交通設施的建設,為多方式聯運奠定了堅實的設施基礎。并完善對外交通系統的發展政策,與城市規劃空間布局相結合,綜合發展鐵路樞紐、重點軌道站點、長途汽車站等地區,構筑多方式綜合交通換乘樞紐,保證各交通方式在對外交通中協調、良性發展。
城市道路網:1、加強快速路的建設,引導城市發展。
結合“雙城六片區”總體城市結構,在現有城市快速路基礎上,建設“兩橫三縱”的機動車快速路,溝通東西雙城各片區之間的聯系。
通過國道外遷分流東西向過境交通流,緩解老城交通壓力,并為城市交通樞紐提供快速集散的通道。
2、擴展現有干道系統,確保各個功能區之間的聯系。
以快速路為骨架結構,建設結構性主干路,保證各片區之間的聯系,作為功能片區之間的重要聯系通道,集散快速通道交通,承擔主要用地功能片區間的中長距離交通聯系。規劃形成“3縱3橫”共6條重要的主干路,具體如下:三縱:濟安橋路、火炬路、海川路;
三橫:南岱莊路-大學路-廣安路-崇文北路、太白樓路-詩仙路、車站西路-珠江路。其中利用太白樓路東西延伸、河路-崇文大道,加強西城北部的濱河新區、老城片區、濟北新區與東城北部高新區的聯系。利用珠江路和車站西路,保證老城片區與濱河新區、東城的接莊新區的聯系。
西城的濟安橋路、建設路向北延伸到濟北新區區,向南延伸到濱湖新區,保證西城的濟北新區、老城區、濱湖新區三者之間的聯系。濱河新區南北較長,規劃利用濟魚公路作為濱河新區內的聯系。
東城的海川路向南延伸至接莊新區、石橋鎮,聯系高新區、接莊新區、石橋鎮。
公共交通:形成以快速公交線、公交干線、公交支線等多層級線路構成的公交線網系統。快速公交線與城市軌道線路一起作為骨干公交線貫通中心城區大部分樞紐,從不同方位快速溝通雙城六片片。規劃形成“一環一縱三橫”的快速公交線空間格局。“一環”連接西城的濟北片區、老城區、濱河新區、濱湖新區,主要線路沿北外環路、濟安橋路、南十二路、火炬路;“一縱”連接東城的兩個片區,線路沿海川路;“三橫”聯系東西兩個城區,“一橫”線路沿南岱莊路-大學路-廣安路、德源路、景云路,“二橫”線路沿太白樓路、詩仙路,“三橫”線路沿車站西路、珠江路。
常規公交干線溝通老城地區與其他分區交通樞紐以及其他分區之間的交通樞紐,方便各片區之間的跨區出行,形成對城市軌道線和快速公交線的有效補充和輔助。其中,向輻射外圍縣鎮、邊緣地區的公交支線通過連接外圍鄉鎮中心與市區外圍的樞紐,實現兩者的良好銜接。
鐵路:市域內規劃形成1.京滬高鐵(京滬高速客運專線),京滬高鐵選線與京福高速公路平行,在其東側通過。在曲阜城區東南處設高速鐵路站。2.普速鐵路,市域形成“兩縱兩橫”的井型鐵路網。兩縱為京滬鐵路和京九鐵路,兩橫為日菏鐵路、柳長兗日鐵路。
水運:規劃結合京杭運河的保護,改善京杭大運河和南四湖航道建設,改變以單一的煤炭運輸為主的運輸結構,發展綜合運輸,使其成為濟寧聯系長三角的重要通道。規劃重點建設南躍進溝、龍拱河及郭莊港。規劃疏浚東側白馬河航道,在白馬河入湖處附近增設航運港,形成東西兩翼分流的航運格局。在嘉祥縣設置能夠與鐵路貨運站場聯運的港口。
機場:(“濟寧-曲阜”機場)
規劃濟寧曲阜機場位于嘉祥縣紙坊鎮,按照設計,濟寧曲阜機場改造后為主要為民用4C級機場,旅客吞吐量42萬人次設計,為魯西南旅游和經濟發展服務。目前該機場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