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嚴重萎縮后終現回暖
2009-10-13 22: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曾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出現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萎縮的全球貿易而今已開始回升,進一步表明全球經濟正在復蘇。 雖然貿易規模仍遠低于危機前水平,但進出口額似乎已經在今年第二季度觸底。貿易的收窄幅度一度甚于全球經濟降幅。因此,全球貿易的回暖跡象有可能刺激生產并為那些至今仍深受高失業率之困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創造就業機會。
不過,全球貿易的好轉跡象才剛剛顯現,而且貿易保護主義的不斷升溫以及全球需求疲軟依然令人擔心。
美國商務部(Commerce Department)上周五公布,繼7月份出口飆升之后,美國8月份出口額再度增長了0.2%,創下去年1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不過這仍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1%。原油進口的減少令當月進口額收窄了0.6%,從而使得8月份貿易逆差在連續四個月擴大后降至307.1億美元。
除了這份報告之外,在貿易和全球經濟增長領域還傳來了其他樂觀信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上周五公布的領先指標顯示,全球主要經濟體目前已開始恢復。在亞洲,中國、韓國和臺灣的出口均出現了新的增長。舉例來說,在半導體、汽車和液晶顯示器出口增長的推動下,韓國9月份出口較上月增長了11.1%。而且,盡管作為排名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德國8月份出口下滑,但新增國外訂單以及其他指標也表明德國的出口有上行趨勢。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的貿易問題經濟學家道格拉斯•厄文(Douglas Irwin)說,這些數據表明去年時情況急轉直下,而今則開始穩定了下來。他說,中國仍在持續增長,他們將購買所需物資;而且美國經濟也已持穩。不過,厄文補充指出,貿易是對經濟狀況的一種反映,貿易不會引領我們走上經濟復蘇之路。
在美國,美元持續走軟在給出口商帶來了提振。制造商Warren & Baerg Manufacturing Inc.總裁蘭迪•博格(Randy Baerg)說,美元疲軟讓事情容易多了。這家位于加州Dinuba的機械制造企業銷售生物材料磨碎機,用于制成馬匹飼料及燃料等產品。公司三分之二的銷售收入來自歐洲和亞洲,美元匯率下滑為當地客戶節省了開銷。博格說,美元走軟足以抵消漂洋過海的運費以及其他可能的額外支出。
中國的出口業狀況也有所好轉。溫州市真青眼鏡制造有限公司(Wenzhou Zhenqing Optical Co.)總經理葉劍青說,我們看到市場從8月份開始出現了真實的反彈。這家太陽鏡生產商百分之九十的產品用于出口。他說,目前公司接到的訂單絕對超出了生產能力。訂單的紛至沓來使得這家公司不得不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中一直進行生產。葉劍青說,公司現有200名雇員,還需要再聘請80人。他預計公司今年的盈利將超過人民幣100萬元,是去年的五倍。
計算全球貿易數據的官員需要花費數月時間來匯編這些信息,但現有的數據表明全球貿易自今春就已經出現回暖。總部設在日內瓦的私營全球貿易信息服務機構Global Trade Information Services預計第二季度全球貿易額為2.58萬億美元,較第一季度2.41萬億美元的低點有所反彈,但遠少于去年第二季度的3.85萬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今年全球貿易額將比去年縮水11.9%,為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滑坡。不過IMF預計全球貿易將在2010年溫和增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