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關優化監管模式
2009-10-10 17: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廈門海關對我們公司實施新的監管模式后,我們的交貨速度已能滿足客戶的要求,現在每周出口量由7個大柜提高到10個大柜。”9月21日,廈門大統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負責關務的葉炎輝經理高興地告訴記者。據了解,優化海關監管模式和實施各種便利企業的做法,已使類似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加工企業嘗到了“甜頭”,訂單節節攀升,在金融危機影響余威猶在的情況下,顯示出了極強的“抗壓性”。據廈門海關統計,今年1~8月份,福建省主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23.6億美元,同比增長6.8%。
廈門大統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所生產的是皮件,需要不斷推陳出新,一年有十三季的新產品上市,款式變化多,物料更新快,而且,在當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國外客戶對企業的交貨速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從原料采購到成品運抵客戶所在地港口,期限不足40天。葉炎輝經理說:“我們的采購、生產、報關的時間都是按小時來精確計量的。”但是,由于皮革行業的特殊性,如天然皮革形狀不規則,每張皮革的可利用率不一樣,因此,即使是相同款式的成品,不同批次也會出現原料損耗率不同的情況。若按照加工貿易一般的單耗申報模式,企業交貨時間將至少延長2到3天時間。為此,廈門海關針對企業實際情況,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為企業“量身定做”了新的申報模式,使企業實現了快速交貨。
據介紹,福建省主要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廠家,如服裝、鞋類、家具、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燈具等,大部分集中在廈門、泉州等廈門海關轄區內。今年以來,廈門海關針對這類企業的需求和生產特點,主動優化監管模式,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如在主要海運和空運業務現場啟動出口分類通關改革,使大部分誠信守法企業的出口報關單獲得快速放行,55%左右的低風險報關單享受到海關通關系統計算機自動審核、自動放行的便利;而對于少數高風險的報關單,海關則實施重點審核、加強查驗等管理措施,充分體現“守法便利、違法懲戒”的管理原則。同時,積極推行“5+2”工作制和“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等,加大技術查驗力度,減少人工查驗,提高通關效率。針對勞動密集型企業資金壓力大的問題,在海關總署和商務部允許對“A”類和“B”類企業經營加工貿易限制類產品征收銀行臺帳保證金由“實轉”改為“空轉”政策出臺后,廈門海關主動組織人員整理、匯總轄區內涉及企業名單,通過下廠專訪、電話聯系、專門面談等多種方式逐一通知相關企業盡快前來辦理,已為179家勞動密集型企業退回保證金1.01億元人民幣。
服裝和鞋類是主要出口商品,且不少系自主品牌,如“安踏”、“PEAK”等,廈門海關主動加大自主知識產權保護,邀請企業給關員講解有關商標鑒別知識,加強風險布控,并設立聯絡專員,及時處理侵權案件。1~8月份,福建省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45億美元,增長22%,占同期福建省主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總值的36.4%;出口鞋類35.7億美元,增長2.2%,占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