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大力發展臨港產業經濟

2009-10-1 13: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五金不銹鋼制品生產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江門紡織化纖產業基地、中國化纖產業名城和中國船舶拆解基地……見證了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新會堅持走“工業強區”戰略,利用自身區位優勢,重點發展臨港產業經濟結出的碩果。如今,新會正朝著建設珠江口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和重要物流中心的目標,大踏步地前進。 
  A
臨港產業經濟催生強大增長極
  進入21世紀,新會區委、區政府抓住國內外新一輪產業轉移的大好時機,充分利用65平方公里的銀洲湖水域被確定為對外開放水域的契機,在2001年新會港被批準為國家一類口岸后,適時實施“臨港經濟”戰略,決定把銀洲湖區域打造成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增長極,并以經濟全球化的戰略目光營造環境和引導產業布局,使銀洲湖的比較優勢日益凸顯,從而推動新會產業經濟發展。
  沿著銀洲湖的岸線一路前行,廣東省銀洲湖紙業基地、廣東江門市銀洲湖石化產業基地、中國船舶拆解基地等產業基地呈現出一片勃勃生機,銀洲湖區域正成為海內外投資商競相投資的熱土。
  根據新會區有關部門的統計,近年來有500多個項目落戶新會,總投資500多億元,顯示了銀洲湖區域發展的強大后勁,臨港產業經濟集約方陣正逐漸成型。
  B
  “循環經濟”蘊含千億商機
  新會已獲得的2個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分別為落戶于雙水鎮銀洲湖畔的雙水拆船鋼鐵公司和廣東銀洲湖紙業基地。
  1984年,新會區雙水鎮一個小廠的20多名農民做起了“拆船”生意,從6000元起家,20多年后發展成為年產值近20億元的實拆解量世界排名第一的“世界冠軍”,年拆船行業規模最大、拆解速度最快、拆解量最大的一家大型拆船企業。
  進入21世紀,一個高標準規劃的全國最大、規范化、專業化的紙業基地又在銀洲湖畔應運而生,維達、中順等國內造紙業龍頭先后扎根,華泰、阿博特等新建項目爭相落戶,還有多個項目在正在洽談中,預計2012年,該基地年產量將達到578.56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465.47億元,千億商機蘊涵其中。
  目前,新會已形成兩條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一條是造船——修船——拆船以及船務配套的上下游完整的船舶產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另一條是銀洲湖紙業基地,以雙水電廠為核心,在基地內集中供電、熱、冷、水和治污,形成能源系統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此外,新會還加緊構建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立體種養模式,重點發展豬——沼——果菜循環綜合利用等物能循環再生模式、基塘結合模式、庭院立體經營模式,促進生態農業發展。
  可以說,新會區循環經濟工作基本走在了全省前列,新會正以發展循環經濟為契機,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了資源利用極大化。
  高起點制訂發展規劃
  C
  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新會的工業得到長足的發展,目前,新會區有500多家三資企業和4000多家民營企業,形成了紡織化纖、機械電子、紙及紙制品、食品飲料、石化建材、運輸設備和金屬制品“六大產業”。
  現在,新會把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當作重要機遇,結合實際積極推進實施,確定總體目標和工作思路,提出要把新會建設成為珠江口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和重要物流中心,為新會現代工業的發展描繪了美麗的藍圖。
  為做到發展與保護并舉,合理布局產業發展方向,新會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建設專業生產基地,發展臨港產業經濟的戰略。抓經濟社會建設,就必須把規劃工作擺在項目建設的突出位置,依靠規劃獲取綜合效益,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際上,新會區在發展臨港產業經濟過程當中,十分重視高起點制訂發展規劃。
  為了走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新會區請國家發改委指導編制了《廣東珠三角銀洲湖區域發展規劃》,并經專家多次論證,修改完善;請交通部指導編制了《新會港銀洲湖區域港口總體規劃》,根據銀洲湖港口資源的分布狀況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區域內規劃建設7個功能與作用不同的港區,建設3個臨港工業組團和2個非臨港工業組團。
  同時,該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制訂科學的專業基地發展規劃。
  打造可持續發展典范
  今年,新會區榮升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一個地方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必須要看這個地方的黨委、政府有沒有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意志和決心。
  一直以來,新會區委、區政府都具有很強的憂患意識和發展愿望,在促進可持續發展中做了大量工作。早在2005年,新會就以雙水鎮為試點,總結完善發展循環經濟工作,并在2006年成功創建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同年,新會區又啟動了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工作。2008年底,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辦公室組織專家在考察新會區創建工作后表示,在新會創建國家級可持續發展試驗區,不僅將對珠三角的后發地區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對珠三角外圍區域也具有示范作用。
  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可以把新會引領到一個美麗的未來。
  經濟強區、文化名城、生態葵鄉、和諧社會,成為珠三角次發達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典范、江門市科學發展的先行區、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新會區將依托生態和區位優勢,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珠三角次發達地區的綠色跨越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