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型ERP廠商們紛紛設計出了新的中間件平臺,目的是支持以服務為導向的體系架構(SOA),使系統的功能性能夠像提供服務一樣更具靈活性。分析人員稱,ERP廠商們正在向以服務為導向的體系架構進行調整,但是會保留一些要素,比如用戶在選型時比較關注的集成性和行業垂直度。
目前,馬薩諸塞州Forrester市場調研公司的首席分析師Ray Wang以Forrester研究為依據指出,ERP的供應商分為兩類:一類為擁有自己架構或“應用架構”的大型廠商,如有名的Microsoft,Oracle和SAP。第二類就是在別人的架構上開發自己的應用。Wang指出,IBM也提供應用架構,但是并不擁有自己的ERP軟件。
而對于擁有自己架構的三大廠商來說,他們押的賭注頗高,因為他們要尋找機會使謹慎的信息主管們(CIO)相信,不僅僅是他們的ERP套件,而且他們的生態系統也是最好的。
Wang稱,“這些應用架構的成功將會關乎多個軟件公司的成敗,大型廠商將自己看成是生態系統交換中心的角色!
預期到2010年ERP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0%,其中包括諸如供應鏈和人力資本管理的擴展解決方案的增長。
美國著名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的研究主任Chad Eschinger也贊同這種觀點。他認為應用架構或者Gartner所稱的商務流程平臺(Business Process Platform),是大型ERP廠商向用戶提供的關鍵部分。但是,他補充指出,用戶們并不會倉促的選擇平臺。他說,“選擇哪個廠商的商務流程平臺,這是一個比選擇以前的供應商更大的決定,需要慎重考慮。”
諸如Epicor和Infor之類的ERP廠商,他們非常樂意在別人的平臺上建立他們自己的解決方案,因為這樣他們就能更加專注于功能性的研究和開發。
“對于像Epicor這樣的廠商來說,既然可以依賴Microsoft.Net技術,那他們還有為什么還要自己開發應用架構呢?”Wang指出,“基于同樣的考慮,Lawson采用了IBM的架構。對于這些廠商來說,從頭開始開發底層平臺毫無意義!
整合仍然是規則
Gartner認為ERP市場到2011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7%。
2006年10月,美國AMR公司發布了針對美國公司的信息主管的調查結果,并指出他們計劃在2007年將ERP投資增加12.3%。在去年秋季的另一項調研中,AMR預測在2010年ERP市場將有10%的增長,盡管這其中包含了擴展功能模塊的銷售。
Forrester預計ERP市場在2010年將增長6.3%。在另一項從2006年11月開始的研究中,Forrester預計,企業在2007年度對所有新軟件的采購預算將比2006年上升10個百分點,協同軟件和辦公軟件將占據投資的首要位置,但是有18% 的企業打算將ERP的主體部分進行升級,25%的企業計劃進行小范圍升級,另有6%的企業將目光放在采購新系統上。
是什么燃起了這一傳統市場的興趣呢?AMR注意到這其中包含著多種因素,包括新增客戶、并購事件、新增模塊和新增許可證的點數銷售。
研究表明2007 年改進應用軟件之間的集成占據企業信息化考慮的最優先權。
Forrester在2006年11月所進行的針對企業軟件的研究中發現,改進應用軟件之間的整合是用戶最關心的問題(有27%的用戶把它列為首要關注點);其次是對安全性的升級(21%);然后是以服務為導向的體系架構的采購(12%)。在另一個2006年針對ERP的研究中,Forrester指出,系統采購和維護成本將是用戶的首要考慮因素,盡管廠家對于SOA的炒作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用戶仍然比較關心解決方案的行業垂直度。
市場對于集成的關注也在一些并購事件本身中得到驗證。無論是ERP廠商間的合并,還是諸如SAP和Microsoft聯合開發的Duet解決方案。Duet把ERP和辦公軟件結合在了一起。Wang說,用戶傾向于更友善更易用的ERP的用戶界面其實源于服務導向架構。最根本來說,用戶最終還是最看重系統的集成性。
“當大多數人考慮整合的時候,他們同樣也考慮到了以服務為導向的體系架構!盬ang補充說,“當把這兩個關注點加到一起時,我們看到集成和SOA其實在用戶中具有最大的影響范圍!
邊緣增長
Eschinger說,當然,ERP的功能拓展依然重要。但是各個模塊的發展態勢差別迥異。相比較于財務總分類帳之類的核心ERP功能拓展,更具潛力的拓展集中在利用ERP數據進行銷售&運營計劃(S&OP)或者商務智能(BI)的功能性上。
Eschinger主張,雖然ERP套件廠商也許能為銷售&運營計劃(S&OP)領域提供解決方案,但是一些早期的創新更趨向于由小型廠商們來推動。ERP邊緣領域的創新需求已經養活了一大批專業的供應鏈管理(SCM)廠商,尤其是那些專注于某些領域的單點廠商,比如倉庫管理。
然而,分析數據顯示主要的ERP廠商已經在更多地關注供應鏈管理。依據2000年的AMR研究,ERP廠商的供應鏈管理收入只占總收入的5%,但是在2005年,卻占到年收入的8%。
在ERP廠商供應鏈管理的收入增長中,有一部分是來自于他們自己建立的應用軟件,但是還有一部分來自于收購。例如,Oracle購入了需求計劃廠商Demantra,還有物流管理廠商G-LOG。
AMR指出,2006年供應鏈管理市場的規模達到56億美金。企業套件巨頭SAP和Oracle分別位居首位和第二位,緊跟著的是專業的SCM廠商i2科技和Manhatt
an協會,分別位居第三和第四。2007年MBT全球十強企業套件廠商中還包括專業SCM解決方案提供商RedPrairie公司和Swisslog。
去年,當用戶們被問到他們當時采用的或者打算采用的是哪類廠家的供應鏈管理應用軟件時,AMR稱,最普遍的回答是ERP廠商,然后是第三方客戶訂制的解決方案,對專業供應鏈管理廠商的選擇位居第三。
大型ERP廠商收購的本性意味著,今天的創新型的供應鏈管理的新公司,明天也許就是一些ERP廠商的囊中之物。雖然如此,小型玩家總是促發了應用軟件的繁榮和創新。
伴隨著以服務為導向的體系架構平臺的成熟,用戶也許會較少的關心他們的應用軟件是來自于ERP還是其他專業廠商,特別是如果那些專業廠商能夠證明他們的應用軟件能夠在大型ERP廠商的架構上順利運行。Forrester的Ray Wang補充到,用戶對于買誰家的應用已經不再看重,他們和系統集成商們正在利用SOA創建適合自己需要的復合的應用系統。
正如Wang所做的總結,“整個世界現在正在因為企業軟件業的改變而發生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