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全面提升鐵路技術創新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貢獻

2008-9-9 10: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9月7日,鐵道部黨組書記、部長劉志軍主持召開部黨組中心組學習會,專題學習研討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他強調,進一步總結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實踐,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國特色的鐵路自主創新之路,提高鐵路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鐵路技術創新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貢獻。
                
        劉志軍在學習會上總結了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取得的豐碩成果。他指出,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標志著我國鐵路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作為我國第一條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術創新成果。劉志軍從線路基礎、客站建設、移動設備、系統集成、運營管理、技術標準等幾個方面總結了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成果后指出,京津城際鐵路一系列重大技術創新,不僅為建設世界一流高速鐵路提供了技術保障,為實現一流的運營管理提供了寶貴經驗,而且對提升鐵路自主創新水平、加快實現鐵路現代化,起到了強大的促進作用。
                
        劉志軍闡述了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的深刻啟示。他指出,京津城際鐵路是我國鐵路現代化建設和鐵路技術創新又一座里程碑。它融匯了當今世界鐵路最先進的技術,展示了我國鐵路技術創新的最新成就,是當代中國鐵路人堅持走中國特色鐵路自主創新道路的成功之作。
                
        第一,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的結果。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快發展鐵路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從確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明確鐵路技術裝備現代化的思路要求,為我們抓住黃金機遇期、加快鐵路現代化進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巨大動力。京津城際鐵路在建設時期和通車運營以來,胡錦濤總書記、江澤民同志、吳邦國委員長、賈慶林主席、李長春、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中央領導同志親臨京津城際鐵路考察,對鐵路技術創新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對進一步發揮京津城際鐵路的示范作用、深化鐵路技術創新工作、實現鐵路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使我們堅定了走中國特色鐵路自主創新之路,不斷深化鐵路技術創新,加快鐵路現代化的信心和意志。
                
        第二,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是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的縮影。高速鐵路建設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的集中反映。改革開放打開了我們趕超世界鐵路先進水平的大門,也為我們系統引進世界鐵路先進技術、搭建中國鐵路新的技術平臺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創造了良好的技術條件。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沒有我國科技實力的顯著提升,沒有幾代中國鐵路人,尤其是鐵路工程技術人員的孜孜以求,中國鐵路不可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完成世界發達國家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實現鐵路技術的重大創新,跨入世界鐵路先進行列。
                
        第三,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是各部門各單位大力支持的結果。國家有關部門、京津兩市領導把京津城際鐵路作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重大工程來抓,在科研隊伍、技術資源、試驗條件等方面,為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國內上百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設計單位、生產廠家集中最優秀的科研力量,拿出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在鐵道部的統一組織下,圍繞京津城際鐵路重大技術課題開展科研攻關,突破了一大批技術難題,為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完全可以這樣說,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是社會主義大協作的結果,是鐵路內外廣大科研人員集體智慧的結晶。
                
        第四,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是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三種創新方式有機結合的成功實踐。在京津城際鐵路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把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我國科技人員的聰明才智,充分運用我國鐵路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同時,虛心學習借鑒世界發達國家鐵路發展經驗,大膽引進世界鐵路先進技術,充分利用后發優勢,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在引進的先進技術平臺上實現新的提升,從而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系統掌握了時速200公里至350公里鐵路成套技術,實現了我國鐵路工程建設、機車車輛裝備、列車運行控制等技術的重大突破和創新。
                
        第五,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是我國鐵路管理體制優勢的集中體現。我國鐵路管理體制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統籌運用國內外各種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對外,能夠把所有國內市場需求集中起來,形成一個“拳頭”,確保了國家利益最大化;對內,可以把鐵路運輸、裝備制造、設計施工、科研院所等資源集中起來,優化配置,形成基礎理論研究、產品設計制造、成果轉化應用有機結合的發展格局。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的成功實踐,就是這種優勢的集中體現。
                
        劉志軍說,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得益于我們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鐵路自主創新之路,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夠全面提高鐵路自主創新能力,不斷開創鐵路技術創新的新局面。
                
        劉志軍強調,要發展和運用好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成果。一方面,目前大規模鐵路建設正處在關鍵階段,京滬高速鐵路等一大批客運專線正在抓緊建設,迫切需要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鞏固發展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成果,對于加快實施《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大規模鐵路建設,早日實現建設發達完善鐵路網目標,意義重大;另一方面,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后,大量新技術、新設備需要經過長期運營的考驗,一些新變化、新情況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深入研究解決,鞏固發展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成果,對于我們把握高速鐵路運營管理規律,提高運營管理水平,確保京津城際鐵路持續安全穩定,意義重大。他要求大家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鞏固發展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成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為借鑒,把鐵路技術創新工作引向深入。
                
        一要認真總結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的成功經驗。通過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實踐,我們不僅收獲了一大批科研技術成果,而且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快速擴充鐵路運輸能力和快速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為目標,以提高鐵路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捷徑,以鐵道部為主導,以國內骨干企業為主體等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工作經驗。部機關有關部門要組織專門力量,對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工作進行認真總結,從中把握我國鐵路技術創新規律,形成對鐵路技術創新工作具有長遠指導意義的基本經驗。同時,要指導建設和運營管理單位,結合京津城際鐵路運營管理實踐,不斷深化對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工作的認識,不斷發展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成果,更好地發揮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工作的先行和示范作用。
                
        二要繼續深化京津城際鐵路相關技術研究工作。要按照“一流的運營管理、一流的安全業績、一流的服務質量”目標,進一步深化系統功能測試工作,深入把握列車控制系統、供變電系統、通信系統、客運服務系統的變化規律,確保京津城際鐵路整個系統運轉高效、平穩有序。進一步深化對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攻關,尤其要通過對動車組、線路基礎的實時監測,全面掌握重點地段基礎沉降變化規律,攻克技術難點,超前制定有效整治措施,確保線路基礎動態穩定。進一步深化安全保障技術的研究工作,不斷完善高速條件下的安全保障體系,確保運營絕對安全可靠。進一步深化運營管理系統的綜合研究,建立適應動車組列車公交化、大密度開行的一流服務體系,為廣大旅客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運輸服務。
                
        三要不斷豐富和完善我國高速鐵路技術標準體系。要結合京津城際鐵路的建設和運營實踐,進一步修訂完善高速鐵路建設技術規范,健全完善高速鐵路運營、維修、管理等規章制度,加快建立時速350公里動車組維修保障體系。要以京津城際鐵路為平臺,深入開展高速輪軌關系、高速弓網關系等基礎科研理論研究工作,建立和完善以鐵道國家標準、鐵道行業標準和專業技術文件為主要內容的高速鐵路技術標準體系,不斷提升我國鐵路技術創新水平。
                
        四要大力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京津城際鐵路技術創新工作的收獲,不僅在于裝備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裝備,更在于通過京津城際鐵路建設運營實踐,培養了一大批了解掌握世界鐵路先進技術、并且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再創新的科技人才。下一步,我們一方面要用好通過京津城際鐵路錘煉的技術創新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帶動作用,另一方面,要緊密聯系京滬高速鐵路等客運專線建設實踐,完善鐵路人才工作規劃,打造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平臺,造就一大批高層次技術專家和領軍人物,為和諧鐵路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證。 
        部總工程師何華武,副總工程師鄭健、張曙光分別作了重點發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