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后物流的“偽命題”思考
2008-9-7 1: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快與慢、好與壞的重要晴雨表。
第29屆北京奧運會在全球矚目中落下了宏大的帷幕,這一時刻,眾多的物流人都在思索一個命題,那就是奧運會過后,中國的物流產業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可笑的思考過程,因為這不是一個獨立的命題,這個題目是與國家經濟宏觀形式緊密相聯的,所以說是偽命題,其實真正思考的應該是奧運后中國的經濟會是什么樣的狀況。
我們畢竟是在思考物流的問題,因此這個題目應該從兩個方面說:第一,中國的宏觀經濟會是一個什么樣的走勢,以及對物流會有哪些較大的影響;第二才是單獨的我國物流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生哪些特點的轉變,或者將會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變。
物流,不僅僅是某時某地的貨物移動的過程,更多的情況下,是全國、乃至于全球的移動過程,因此考慮物流的衰退與發展,一定是要結合全國以及全球的經濟情況來看待這個問題。因此,突破狹隘的北京地域觀念來考慮物流將會更加有現實意義。
很多人都在用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衡量我國,由此做出論斷,因為世界上舉辦奧運會的國家,在奧運之后,都會出現一個長期或短期的經濟低谷走勢,因此判斷中國,也必然會出現一個低谷的狀況。我們必須要承認,在當今國際、國內形式不明朗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出現低谷的情況,但是這與奧運無關。為什么呢?我們將在下面探討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來解答這個問題,同時將論述由此而帶來的物流發展將會出現何種新的情況。
第一、北京及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簡述
1、奧運經濟與北京經濟的發展關系
自2001年北京申辦奧運成功直至奧運會開幕,北京市為奧運會的投入基本上達到了每天兩億元的投資額度,應該說這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經濟發展的速度,但是基于這樣一個數字來判斷奧運之后,北京將會降低投資額度,從而影響經濟的發展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因為奧運會相關項目的投入,大概為北京市的GDP發展起到了2%的拉動作用,從而高于全國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了10%的增長速度。基于這一數據,即使真的將這一塊的投資完全剔除,也能夠達到7-8%的增長速度,同樣屬于高速發展階段。同時北京眾多的項目投入也只是基于奧運這樣一個契機而對相關場所進行建造,并且北京的未來發展,尤其是新城以及兩軸兩帶發展規劃,必然會帶動北京新一輪的經濟發展。
另外一個方面,服務產業已經占到北京經濟總量的70%,而奧運會的巨大放射效應,將會使全世界都知道北京的美麗,由此未來服務產業將會更加發達。
基于以上的情況判斷,北京經濟的發展不會隨著奧運會的結束而停止發展的步伐,而會隨著奧運會的契機以及二次城市構造更加快速發展。
2、北京經濟以及全國經濟狀況的聯系發展
只是看到奧運會在北京召開,而看不到全國各個省市的支持是非常不科學的觀點。我國舉辦任何一項大型活動,背后都有全國地方政府的支持,本屆奧運會更是體現的較為深刻。
很多人在得出北京經濟出現低谷后,必然帶動中國經濟出現洼地的情況,這是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的一種認識。北京經濟總量在全國經濟總量中也才僅僅是進入前十名而已,根本不足以對全國經濟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基于這樣的認識,即使北京真的出現洼地情況,也根本波及不到全國經濟的發展。
3、內、外部經濟形勢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自2006年開始,國際經濟出現較大的變化。美國經濟出現下滑,同時伴隨著一系列不穩定的因素,石油、煤炭、糧食以及美元等各種不確定因素逐步顯現一種不確定的效應,同時為了應對這種效應的擴散,我國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同時為了加大中國創造以及提升國民生活水平,國家對于稅收以及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都發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且在近兩年,我國出現了大面積的自然災害,都對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延緩作用。但是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回穩以及后續加大對災區的重建工作,因此加大投資,穩定國際、國內貿易市場必然會帶動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4、中國國內經濟發展出現的新情況
1)、中國東西部、南北部地區發展均衡化
隨著我國貨幣的升值導致南方以及東部地區許多外貿型企業紛紛外遷,眾多的企業向內地轉移,并且內地經濟以及基礎設施的多年累積也有能力完全承接這種轉移。因此,全國經濟的發展將會向持續化、均衡化發展,從而慢慢抵消地區的差距,全面拉動國家經濟的發展;
2)、中國大陸與港澳經濟的緊密聯系
國家在2005年實施港澳緊密經濟發展協作協議之后,在今年又對港澳加大開放力度,中小型企業和服務產業,尤其是以物流為主的投資和服務將會成為新得經濟增長點。隨著香港成熟的物流理念以及操作工藝進入內地,必然會提升內地的物流管理和服務水平,從而更好的服務于生產制造企業以及各種商貿企業,進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社會總成本;
3)、中國均衡經濟以及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特色
隨著南北、東西經濟的逐步均衡,我國對于各個地區也不在以純粹的行政區域來劃分經濟區域,逐步以經濟區域組團來帶動各個大型區域的發展,比如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以及環渤海地區,這是傳統的經濟區域,而對于新得經濟區域,比如成渝地區、關中地區和大武漢經濟圈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都在打造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從而有效避免單獨一個城市的發展是以犧牲周邊城市的發展為代價。
通過對以上一些經濟發展環境以及區域發展環境的簡述,我們完全可以得出:北京乃至于全國的經濟發展不會以奧運會為分界嶺形成較為明顯的發展與停頓的狀況,我國經濟的發展不以奧運會為目的,必然隨著自己經濟發展的脈搏而繼續向前大踏步的發展。
第二,中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在奧運會過后將會出現哪些新的變化
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在若干年內還將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在當今這種國際、國內的經濟發展環境下以及奧運會帶給物流特有的一種啟示下,我國的物流產業發展必將會有一些新的發展變化。主要體現在:
1、內貿物流總量及發展速度將會高速發展
隨著產品各種成本的增加以及國際匯率,尤其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導致大批量東部地區的外貿型企業轉產、減產或倒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貿進出口的交易量,所以造成外貿物流在近期將會出現較大程度的下滑,這一點已經得到了驗證。而國家的重要消費政策就是扶持和刺激內需,并且陸續出臺經濟刺激方案,因此內貿物流將會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并且隨著國內各個災區的災后重建工作加大力度和加快步伐,內貿物流也會在一段時間內表現良好。
2、物流管理精益化水平將會有較大的提升
我國的經濟結構隨著總量的發展,將會慢慢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模式,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改變,同時奧運物流給我們的精細化理念將會徹底融入到實踐中來。雖然經濟模式的轉變以及精益化理念的逐步深入,對于物流企業以及貨主企業的物流管理工作而言,以前的粗獷式管理模式將會慢慢改變,從人治向制度管理、流程管理管理轉變,將會是今后的一項主要管理工作內容。
3、區域物流發展增速,促進區域整合加劇
國家在打造區域經濟模塊方面可謂投入巨大,這種經濟刺激方案已經開始逐漸顯現效應。作為中國經濟的兩大板塊,珠三角地區以及長三角地區,這種發展模式更加明顯。珠三角地區,不僅僅是包括廣州和深圳,同時還帶動云南、廣西,甚至輻射內陸的湖南、湖北等地,并且隨著廣深地區企業的不斷外延和轉移,這種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作用將會更加強大。而伴隨著早期的物流供應商只是提供簡單的某個地區的服務工作已經絕對不能適應這種情況的發展,因此打破省市的區域界限,向各個大型區域發展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切實可行的。因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帶動區域物流的發展,是一種地理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自然外延,這種外延有著天然的可行性。
4、全國物流產業的兼并規模增大
服務產業的不斷做大做強,就是一個產業不斷兼并的過程。在物流產業就是一個不斷整合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在僅僅是外資主導的過程,同樣內資物流企業也可以更加精彩。由國資委主導的,企業資源并購的案例,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和長江航運公司的合并在奧運會之前就已經得到認可,但是隨著奧運會的臨近,一切先暫時放下來,奧運會之后,這兩大企業將會加大整合力度,從而成為中國第二大物流企業,有力沖擊世界500強;更為早些的中郵物流同樣面臨著這樣的機會,在奧運會之后將會嚴格貫徹總局的指導方針,整合物流局和速遞局的相關業務,加大搏擊力度;同時,對于一些有能力做大做強的民營和國有物流企業,不論是因為何種理由,加大整合的規模和力度,從而有效避免外部力量的沖擊都是非常現實的事情,因此,奧運會之后,中國物流的整合業務將在不涉及國家安全和壟斷的情況下大踏步的展開。
5、特色物流將會加大發展速度
這里所說的特色物流,其實是之前已經存在的一些物流內容,但是在經過奧運會的全面檢驗之后,我們已經參與其中,并且已經得到了很多的啟示,因此這些物流活動將會隨著奧運會的物流管理水平和經驗得到有效的釋放和提升。比如像會展物流、項目物流、回收物流、環保物流、大件產品物流和冷鏈物流等物流活動都將有大的發展。
比如會展物流,通過奧運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覽展示,并且會展物流的利潤率是非常高的一項活動,平均能夠達到30%左右,因此未來以中外運為主的企業將會加大這類活動的投入。尤其是在奧運會之后,中國效應得到提升,必然會增加國際會議和展覽的選擇性,同時,后面的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都將會有極大的份額,因此會展物流將會是大型物流企業的必爭內容;
回收物流以及環保物流在這次奧運會得到了較高的認可,不僅僅是考慮一次物流,同樣需要考慮二次回收問題,同時對于能源的節約和再次利用也要求加大回收物流的開展。并且我國電子回收法律法規必然在不遠的將來予以實施,這些都將會促進回收物流和環保物流的發展;
奧運場館和各類會展的陸續舉行,也是對我國大件貨物物流的一個重要檢驗時機,平心而論,我們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因此,奧運大件產品的物流實施經驗將會有效推廣到全國各地,并將開辟一個重要的服務領域;
而對于冷鏈物流而言,奧運村所有的食品全部都要通過冷鏈物流操作,這次奧運會的食物供應品質和時間控制都得到了奧委會和運動員的一致好評。這項成熟的技術也將會隨著奧運會的閉幕而向全社會推廣,尤其是在我國生活品質逐步加強的今天,對于食品、藥品領域的冷鏈要求和運作水平都將會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這一領域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以上是對一些物流項目的簡單介紹,總之加大對物流項目的特色研究將是中國物流產業發展和管理水平提升的一個重要契機。
6、能源物流將在一段時間占據物流產業的主導地位
能源物流的發展與奧運會并沒有太大的關聯關系。但是在奧運會后能源物流的發展將會迎來一個新的高峰,這是和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形勢緊密相連的。
不論是從國際還是國內角度來看,大宗能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持續高漲性都將帶動能源物流和大宗物流的發展。尤其是煤炭和石油產品的物流儲運要求將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因此加大對煤炭和石油產品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務之急。我國石油運輸船舶數量非常的缺乏,根本不符合我國的經濟發展要求,因此加大油輪的建造是非常必要的;同時開辟新的煤炭運輸通道以及鐵路車皮的建造也是當前鐵路運輸的一項重要內容;另外,對于我國汽車領域而言,對于希望快速走出去的汽車廠商,加大滾裝船的建造也是廠家非常希望的事情;
在另外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糧食領域而言,未來不僅是國際糧食的進口和出口,即使是國內北糧南運、南糧北調也都是物流產品的一個重要契機。因此抓住以上這些大宗產品的發展,從而促進物流的發展將是我國物流一段時間內的主要工作。
7、物流產業軟、硬件設施將會有較大程度的推廣和使用
奧運物流帶給整個行業最大的亮點和驚喜之處就是關于信息系統的使用和無線射頻技術的使用。尤其是在WMS和TMS方面,信息系統的使用對于整體管理工作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因此對于眾多的企業而言,這種示范作用將是巨大的,我相信未來的物流產業將會在軟硬件投入方面有較大的支出,這是我國物流產業未來高速發展的一個重要保障措施。
8、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將會更加迫切
物流產業對于物流人才的需求是一貫的,但是未來對于高端人才的需求將會更加迫切,這種情況將會造成高端物流人才培訓和教育市場更加繁榮,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出現較大的良莠不齊的狀況發生。
綜上所述,通過對北京、全國的經濟狀況論述,我們完全可以得出我國經濟不僅不會出現下滑的風險,反之還將會是高速增長的景象;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物流必然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高速發展,并且隨著奧運會給這個行業帶來的新氣象,未來我國的物流產業也將會全面吸收奧運物流的成果,逐步加大在服務產業中的份額,成為我國經濟增長中的一個新亮點,同時也將是整個國家各個產業增效減壓、降低社會總成本的一個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