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貿易商保稅區空練“往返跑”
2008-9-6 11: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被業界盛傳已經板上釘釘的鋼鐵“出口退稅歸零”沒有如期兌現。 8月29日上午,鋼鐵出口退稅歸零傳言達到最高潮。為了規避這一政策帶來的損失,大量鋼鐵出口貿易商把鋼材搶著往保稅區里進。
“往保稅區運送鋼材的貨車在物流園區門前的路堵了1公里左右,雙向四車道路的臨海路,只剩單向兩車道沒堵了。物流園區卡子門也堵得死死的,我們上下班都得繞道。”天津天保名門亞太物流中心市場部主管井曉飛說。
天津港保稅區國際貨物分撥中心吳洪贊告訴記者,由于貨物進入保稅區視同出境,可繼續享受5%的退稅。為了確保出口退稅,“從7月底,就有企業在我們園區大量入駐鋼材以保稅了”。
但到了8月29日下午,情況陡然起了變化。
這一天正好是周五。“周五下午下班前,貿易商和鋼鐵廠商問天津海關,"周六周日加不加班?"天津海關明確回復"不加班"。”井曉飛告訴記者。按照慣例,如果周一調稅,海關周六周日或者周日肯定要加班。不加班,就意味著出口退稅不調整。
這一消息使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們已經從幾個層面確認"出口退稅要取消",怎么又不調了呢?”河北唐山一家鋼鐵廠副總反問記者。
據這位副總透露,鋼鐵出口退稅取消的傳言由來已久。“6月份要出臺,沒有出。7月份還在猜,互相問。到了8月份中旬,來自鋼協的消息,說這事鐵定了,將在9月1日取消出口退稅。隨后,都搶著往保稅區里進。”
“有的商家已經把貨卸到天津港里,聽說出口調稅要取消,就把鋼材又倒到了保稅區。”井曉飛說。
9月1日,原定取消的鋼鐵出口退稅的日子,記者從武鋼、寶鋼、鞍鋼等大型鋼鐵公司得到確認,這一政策并沒有執行。
取消退稅的傳言源于我國出口鋼材的大幅增加,2008年7月份總額達721萬噸,比6月份大幅增加199萬噸,與去年7月份相比增加127萬噸,同比增長21.38%。因此,業內開始傳言國家將采取取消退稅的手段限制出口。
但中華商務網華瑞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鋼鐵市場專家馬忠普告訴記者,連續幾年鋼材出口大幅增加的背景是國內鋼鐵投資大幅增長,形成的生產能力遠遠超過國內鋼材需求的增長,同時正趕上國際鋼鐵需求旺盛,導致出口大幅增加。
“目前的國際鋼材市場在經歷了7月的高位盤整后,8月鋼材市場價格已經出現了小幅回落的趨勢。近期國際鋼材出口市場價格回落幅度呈現出擴大的趨勢。”河北承德鋼鐵的一位楊姓負責人也這樣表示。
“取消鋼鐵出口退稅導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有更多的鋼材無法出口,從而進入國內市場,最終導致國內鋼材價格大幅下跌。”河北唐山松汀鋼鐵一位副總說。也正是基于這個現狀,馬忠普預測:“9月中旬不會調稅,至少目前不是時機。”
9月3日,井曉飛在天津保稅區看到了另一幅場景——物流園區卡子門門前的臨海路已經不堵了。相反,已經有貨車開始從保稅區里往外拉鋼材了。
“在保稅區多放一天,損失會越來越大。”井曉飛給《華夏時報》記者算了筆賬:港里邊存貨的話,一天頂多每噸2-3毛錢,而且要是量大的話,還免收幾天費用。但是在保稅區里存貨的話,至少5-6毛錢。以一天時間算,如果進1000噸,一噸存貨費就差4毛錢,一天就相差400元。事實上,很多貿易商存貨量都達到四五千噸以上。
目前,鋼鐵的市場價格已經接近成本價。因此,即使是很少的費用,對于企業來說,都是無法承受之重。
9月4日,馬忠普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在目前的形勢下,取消鋼材出口征稅是對通脹壓力下全球經濟演變趨勢的一種誤判。不僅增加了國內企業的困難和鋼材市場的矛盾,也容易造成國內外鋼材市場許多重大關系的嚴重失衡。”
不過長遠來看,鋼鐵出口退稅再調整仍勢在必行。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專家陳克新認為,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主要是基于減少貿易順差和限制“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耗能和資源性)產品出口,是一貫的導向,這更可能帶來鋼鐵行業的結構性調整和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