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乘風而起 破浪前行 解讀山西省服務業發展

2008-9-4 15:3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以煤見長的山西,怎樣才能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人們越來越把關注的目光聚焦于服務業。 
    近年來,高速增長的GDP,在給山西帶來欣慰的同時,又罩上了拂不去的隱憂。原因是,服務業這一在現代化進程中日益顯貴的角色,卻在山西省從2002年至2007年占GDP比重一路倒退,從44.5%到35.3%。這意味著經濟增長依靠工業帶動和數量擴張的非良性循環越來越明顯。 
    這一點,山西沒有遮遮掩掩。 
    服務業占比下降,不利于山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因此,從去年年底至今,省委、省政府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四大攻堅”之首,出臺一系列舉措,強力推動服務業發展。一條走三次產業協調帶動經濟增長的道路,正展現在全省人民的面前。 
    今年上半年初見成效。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144.63億元,增長12%,增幅比全國高1.5個百分點。在GDP增幅整體回落1.5個百分點的同時,服務業增幅上升了0.4個百分點。服務業占GDP比重與去年同期比較,基本相當,下降趨勢得到有效抑制。 
    是什么讓山西省服務業在短時間初見成效?與中部省份比較處在怎樣的位置?今后還要在哪些方面繼續改善?帶著這樣的問題,記者開始尋找答案。 
    省委、省政府把發展服務業作為“四大攻堅”之首,擎旗前行 
    ·職能部門為服務類企業發展“松綁”,集合幾乎全省所有的政策優惠 
    ·前7個月城鎮以上投資的增幅同比中,第二產業下降7%,第三產業增長17% 
    無須再佐證。發展服務業的良好時機正等待山西。從某種意義來講,山西渴望“成事在天”的玄機,更懂得“謀事在人”的哲理。 
    去年以來,省委書記張寶順、省長孟學農多次深入基層、深入企業調研服務業的發展情況。今年4月17日,省政府召開全省發展服務業電視電話會議,對全省服務業發展做了全面的動員部署。隨之出臺了《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發展服務業的18個領域,同時建立了全省服務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30多個部門開始協同作戰。一場服務業攻堅戰役打響。 
    省委、省政府出臺15條支持政策和5項保障措施,全力推動服務業發展。如今,15條涉及產業政策、市場準入、深化改革、利用外資、培育品牌、技術創新、加大投入、稅收優惠、城鄉規劃、土地供應、金融支持、就業支持等優惠政策的落實工作全面開展。比如,促進工業企業向服務領域發展,鼓勵煤炭、焦化、冶金等傳統產業的企業向服務領域發展,支持在淘汰落后產能中關閉的企業進入服務行業,扶持資源型城市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并建設區域物流中心等等。 
    相關職能部門也以最快速度反應,省物價局出臺了 《關于對鼓勵類服務業用水用氣與工業實行同價的通知》,發改委、財政、稅務、商務、工商、質監等部門也紛紛為服務類企業“松綁”。 
    全省11個市服務業推進工作也全面鋪開。僅朔州市每年將拿出1億元的服務業發展資金和2000萬元的服務業引導資金。 
    7月31日,山西銀監局、省旅游局共同舉辦了中國太原“中部崛起旅游業先行”首屆高層論壇,全省推出的涉及旅游業的貸款項目50個,金額204.54億元。在會上,32個旅游項目簽約,涉及投資達到150.52億元。8月25日,五臺山風景區很快獲得農行山西分行2.7億元貸款。 
    銀行家們“慷慨解囊”,民營企業家們也看好服務業,紛紛投資轉型或加大對服務業的投資。 
    從統計數據看,今年1-7月現代服務業城鎮以上投資明顯優于傳統服務業,擴張勢頭強勁。現代服務業完成投資378.8億元,是傳統服務業投資的2.38倍,增幅比同期全國平均水平高18.4個百分點。良好的政策環境對服務業投資呈現“洼地”效應,服務業總量擴張趨勢明顯。 
    總體來看,今年前7個月城鎮以上投資中第二產業增幅明顯回落,比去年同期低7個百分點,比同期全國平均水平低10.4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投資538.9億元,同比增長42.7%,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7個百分點,比同期全國平均水平高16.7個點。第三產業帶動經濟增長能力明顯加強,山西省服務業發展攻堅成效開始顯現。 
    至此我們看到了山西對服務業的準確定位,看到了省委、省政府對于發展服務業的科學把握。 
    立足山西實際在旅游和現代物流領域尋求重點突破,潛力顯現 
    ·盛唐物流、山西物產、太鐵物流、盟佳物流、方略保稅物流等一批企業實現跨越發展 
    ·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計完成旅游總收入363.5億元,同比增長25% 
    有人說,山西商貿歷來有優勢,“晉商不至,產無以泄”的局面便是佐證。話似偏頗,但確實是山西貿易流通的地位。如今,山西承東啟西的交通樞紐地位,正以現代化的方式跨越發展,成為山西省重點發展現代物流的原因之一。 
    沒有東部沿海地區地理位置的先天優勢,也沒有發達省市先期發展所積累的技術、人才、管理等“后天”優勢。山西立足實際,把現代物流和旅游作為突出發展的兩大重點領域,同時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消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農村服務業。 
    發展現代物流山西有優勢。一是煤炭、焦炭、電力、冶金等產業規模大,物流需求基礎雄厚;二是基礎交通條件良好,全省貨運總量居全國前列。 
    山西盟佳聯合物流有限公司就是從這一優勢中起步的。今年,盟佳公司與鐵道部快運公司、太鐵物流公司聯合推出山西省到廣東的物流專列。專用于煤、焦、鐵之外的高端產品及農副產品等貨物運輸。據測算,利用專列運送的農副產品,運輸成本比汽運低50%以上,農民每種一畝蔬菜瓜果通過專列可節約運費700多元。現代物流對于山西的意義,體現在盟佳身上只是冰山一角。 
    目前,山西省明確要建立以太原為中心,以大同和侯馬為主要節點的物流格局,重點發展太原、大同、運城、侯馬、長治、晉城六大物流園區,建設陽泉、朔州、晉中、忻州、呂梁五個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龍頭項目。今年,一批像盛唐物流、山西物產、太鐵物流、方略保稅物流等實力較強的物流企業同盟佳一樣,實現了跨越發展。 
    近年來,山西省旅游業發展較快,旅游總收入增幅連續4年超過30%,去年,旅游總收入相當于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10%,已經進入了快速的增長期。 
    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多、宋遼以前的木構建筑最多等8個全國之最,充分體現山西歷史底蘊和人文積淀深厚。如今,旅游業作為發展服務業的突破點之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計完成旅游總收入363.5億元,同比增長25%。 
    在旅游業方面,山西省已從加強重點項目的帶動、示范作用的角度,列出了旅游業的重點建設項目;并提出旅游線路建設與文化建設相結合的需要,用文化產業嫁接旅游業;規劃建設復合型旅游目的地;進一步加快旅游交通建設,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 
    平遙縣致力旅游創優,全面推進旅游及相關服務業,在世界文化遺產和國際平遙攝影大展兩個國際品牌的雙重拉動下,國家4A級旅游景區總數達到7處,成為全國4A級景區最多的縣級城市。 
    綿山風景區、皇城相府景區等一批旅游資源,吸引了煤炭企業積累下的大量資本。這些企業借助省委、省政府倡導的產業轉型時機,大力開發旅游景點,不斷完善旅游產品,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在旅游業和現代物流業兩大重點領域迅猛發展的同時,另外16個領域也別開生面,各具特色。機場新站、高速鐵路、高等級公路建設日新月異,高潮迭起;通信、郵政、金融從城市漸漸滲透到鄉村,網點遍布,網絡密集;星級酒店與購物中心不僅占據了太原的各個黃金地段,而且在其余10市遍地開花;傳統的餐飲業也不斷煥發新的活力,飯菜品種花樣百出,服務模式推陳出新;文化創意呼聲漸高,科技轉化比例漸增,社區功能日漸顯現,中介機構趨于規范。特別是在廣大農村,面向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的銷售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文化服務、衛生服務等,也越來越城市化,越來越現代化。 
    如今,18個服務業領域的重點工作進展順利,即使占比較小的文化產業,上半年也完成投資20.6億元,同比增長75.9%。 
    事實表明,山西省發展特色服務業潛力顯現。 
    認清服務業發展態勢在機遇面前做好充分準備,任重道遠 
    ·國際產業向中國轉移、東部沿海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兩個“轉移”帶來難得時機 
    ·重點面向生產者的服務業,抓住工業化進程加快的機遇,實現二者互動發展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服務業呈現總量規模增大、投入增加、貢獻加大的態勢,在中部地區處于較快發展位置。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9.9億元,增長23.4%,增幅在中部六省中排第1位。 
    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增幅在中部六省中排第1位。 
    交通運輸業發展較快,實現貨運總量在中部六省排第1位。 
    在服務貿易業領域,實現進出口總額75.9億美元,增長44.4%,在中部六省中排第3位。實現出口48.4億美元,增長64.5%,在中部六省中排第1位。 
    …… 
    同時,我們也看到,今年上半年,在與中部省份的對比中,山西省服務業發展的問題不容忽視。投資嚴重不足;利用外資水平較低;財政結余過多,不利于公共服務業的建設和發展…… 
    我們面臨的形勢是,現代服務業國際轉移呈現明顯加快的趨勢,我國將成為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的重要地區。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對內對外開放,在更深層次和更廣范圍開展服務業的區域分工與合作,大力吸引國際服務業向山西省轉移,擴展服務業發展空間,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即使在國內,山西省也迎來了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良好時機。 
    在兩大重點發展領域,要解決旅游產業 “有點缺線、有景點缺活動”的問題,必須使旅游與文化有機結合,從體制創新入手,打破部門分割、各自為戰的局面,形成大旅游、大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格局。 
    現代物流作為新興的生產性服務業,已成為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山西省物流業發展潛力巨大。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立規劃、監督和協調機制,實施靈活有效的財稅和土地政策,是做大做強物流業的根本措施。同時需要鼓勵生產和流通企業分離外包物流業務,擴大社會化、專業化的物流需求。政府應該研究制定促進企業物流外包的政策措施,引導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轉化。 
    從山西省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工業與服務業的互動發展上,還需要加快推進。省委聯系的高級專家王春暉認為,下一步山西省生產服務業需要努力的方向:首先要研究生產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發展的對策;其次加快引進培養、建設服務業人才高地,包括信息咨詢、電子商務、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中介服務等行業的人才;第三要整合資源,打造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并建立為制造業服務的研發平臺以及法律、工程、融資、信息、物流和政策支撐體系;第四要逐步完善政策配套,積極鼓勵外資和民間資本向生產性服務業轉移,并加強資源整合,組建服務業大集團和企業,爭創服務業大品牌,帶動服務業整體發展。 
    省委、省政府把 “以發展服務業為突破口,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列為 “四大攻堅”之首,彰顯了服務業在推進山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中的突出地位。半年多時間回頭看,我們看到了成效,看到了不足,更看到了希望。我們相信,只要全省上下齊心協力不放松,服務業發展平均每年增長一個百分點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山西的服務業一定能越級而上,上到更高水平。記者岳晉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