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現代物流大發展助保稅區轉型升級

2008-9-4 15: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5年,福建省廈門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廈門現代物流園區,由象嶼保稅區一期、二期、保稅物流園區、東渡港區、航空港工業與物流園區等五部分組成,面積約9平方公里,授權保稅區管委會管理。其功能定位為依托廈門東渡港、高崎國際航空港的便利條件以及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的特殊政策優勢,實現海陸空聯動,發展保稅與非保稅物流,國際物流與區域物流互動的現代物流產業,使之成為海峽西岸重要的現代物流園區。

  去年,廈門市委、市政府又決定按照“四個統一”(統一區域、統一政策、統一功能、統一監管)的原則,通過資源整合、政策疊加和功能延伸的方式,將象嶼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及東渡港區整合發展(下簡稱“三區整合”)為海峽西岸的一個兼備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口岸通關等功能的物流高度集聚的綜合保稅區。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區、試驗區,廈門現代物流園區充分發揮獨特的功能優勢、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引領現代物流快速發展。

  一、象嶼保稅區1992年10月15日由國務院批準設立,總面積0.63平方公里。迄今累計設立企業1100家,引進外資8億美元,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近200億美元,地方財政收入15億元。區內企業主要從事保稅倉儲、分撥、配送和國際貿易、轉口貿易業務,保稅物流的業務量始終占保稅區業務總量的90%以上,其比重居全國15個保稅區之首,成為發展保稅物流的典型。

  二、保稅物流園區

  2004年8月,國務院批準廈門設立保稅物流園區,面積為0.7平方公里,一期0.3平方公里于2005年12月21日驗收,2006年3月正式運營。園區可開展“國際采購、國際配送、國際貿易、國際中轉”等業務,實行境外貨物“入區保稅”、國內貨物“入區退稅”政策。在全國保稅物流園區中首創“憑艙單提貨入區”模式,真正實現“區港聯動”;探索海陸空鐵“多式聯動”不斷延伸園區集散腹地;簡化保稅貨物流轉手續,實施“分批出區、集中報送”、“聯程轉關”、“保稅聯動”等模式,創造了“90分鐘”的全國最快通關速度,提高通關效能。如今,園區已有BAX、中外運裕利、YCH、以星、東方海外等數十家企業入區運作,進出區貨值已累計達85億美元。

  三、東渡港區岸線長約5公里,目前有生產性深水泊位20個,正興建的泊位8個。2007年集裝箱吞吐量達241萬標箱,貨物吞吐量2868萬噸,是廈門口岸的主力港口和海峽兩岸試點直航口岸。

  四、保稅區二期工程面積1.55平方公里,系填海造地而成,2007年底,園區市政、通訊等基礎設施,倉庫、堆場及國貿碼頭21號泊位等經營設施提前一年半竣工投入使用,F代碼頭、港務碼頭、閩臺中心漁港將于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園區主要開展非保稅物流和城市物流配送業務。

  五、航空港工業與物流園區

  廈門國際航空港物流園區位于航空城北片區,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園區依托廈門國際機場,主要開展城市配送、高附加值產品的國內外中轉、國際物流、航空產品生產、航空維修業務等。目前正在抓緊推進建設,預計2009年建成投入運營。

  六、推動保稅區的

  轉型升級“三區整合”工作得到海關總署等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推進十分順利,預計今年9月可完成。實行“三區整合”,設立綜合保稅區,各項政策功能和區位優勢將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有利于加快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促進海峽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服務祖國統一大業。

  今天的現代物流園區已發展成涵蓋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東渡港區、保稅區二期及航空港物流園區“五個片區、多種業態”聯動發展的多元化、綜合性的新型經濟區域。我們將本著“又好又快、和諧發展”的宗旨,建設發展好現代物流園區,助力廈門市在海西建設發展中的中心城市的地位與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