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出口大轉向:瞄準國際新興市場
2008-9-4 10: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對新興市場的出口,對江蘇省出口增長的貢獻率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一”。 江蘇省統計局9月1日發布的外貿出口數據表明,今年前7個月,全省對東盟等新興市場的出口快速增長;在24.6%的出口增速中,對新興市場出口拉動了7.9個百分點,貢獻率為32.2%。
但是傳統市場出口盡顯疲態,美、日市場對江蘇進出口增長的拉動作用近于零。江蘇省統計局人士指出,江蘇全年出口增幅的下降將可能大于進口增幅的下降,進一步優化出口結構實屬當務之急。
傳統市場貢獻趨零
歐盟、美國、日本及中國香港一直是名列江蘇前四位的出口市場,次序雖有微調,總體格局不變。前幾年,江蘇每年都有約65%的出口集中在歐美、日本和港澳地區。
近年來,江蘇雖然在推進外貿市場多元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主要貿易伙伴多為“老面孔”。江蘇省統計局的于利東指出,外貿市場相對集中對進出口穩定增長的不利影響已經有所體現。
據江蘇省統計局測算,今年一季度,江蘇與美國的雙邊貿易增長對江蘇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0.72%,而去年同期為20.4%;江蘇與日本的雙邊貿易增長對江蘇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1.0%,而去年同期為13.9%;江蘇與歐盟的雙邊貿易增長對江蘇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25.0%,而去年同期為28.9%。
江蘇省外經貿廳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分析,全球經濟放緩導致國際市場需求萎縮,訂單明顯減少,這是出口下滑的重要原因。
于利東直陳:美、日對江蘇進出口增長的拉動作用近乎為零,短期內不可能有大的改變;歐盟對江蘇進出口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有所下降,且如果受美國經濟拖累,歐洲出口下滑,歐洲經濟也會受影響,進口市場必然萎縮,歐盟在年內對江蘇進出口增長的拉動作用可能將進一步下降。
江蘇省分管外經貿工作的副省長張衛國在不久前的一次外貿工作會議上強調,在深度開拓傳統市場的同時,要積極開拓新興市場。
轉戰新興市場
根據江蘇省統計局的數據,今年前7個月,江蘇出口增幅最快的地區是拉丁美洲,出口63.2億美元,同比增長63.9%;其次是對俄羅斯出口,總額為16.2億美元,同比增長59.9%;對印度出口的增速也不相上下,為58.7%,金額29.5億美元。
此外,江蘇省對東盟出口124.6億美元,同比增長39.6%;對非洲出口28億美元,同比增長46.7%;對俄羅斯出口16.2億美元,同比增長59.9%。
“對各個新興市場的出口都大幅超過了全省外貿出口的總體增速。”江蘇省外經貿廳的人士告訴記者,這樣的勢頭從今年年初就開始顯現:省外貿企業對發達國家出口增速明顯下降,但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出口卻始終保持較快增長,成為拉動全省出口增長的“新引擎”。
江蘇省外經貿廳辦公室負責人9月2日對記者表示,對新興市場出口增長強勁,主要是企業自發行為,是國際貿易市場自發調節的結果。
江蘇省一位從業十多年的外貿人士分析,新興市場國家市場需求旺,技術壁壘少,而我國產品有很強的競爭力,很容易搶占先機、站穩腳跟、打響“品牌”,為中國企業提供廣闊的市場和投資機會。
對新興市場出口的強勢,也從江蘇農產品外貿方面體現出來。今年上半年,江蘇農產品對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分別出口2910萬、3131萬和1829萬美元,出口增幅分別為103.1%、62.3%和61%。對波蘭和俄羅斯分別出口2206萬美元和2189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15.4%和128%。目前江蘇農產品(15.40,-1.71,-9.99%,吧)第一大出口市場日本,在市場份額中所占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25%下降到18.2%。
“江蘇要通過對新興市場經濟體出口的較快增長,積極消解對歐美貿易的頹勢。”江蘇省統計局資深分析師劉興遠說。
為了鼓勵外貿企業擴大出口,江蘇還在金融方面進行助力。如通過出口信用保險,帶動一般貿易出口。其中有近90%的出口為非信用證業務。
江蘇省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所一位專家分析,出口信用保險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增強防范和抗御風險的能力,解除出口的后顧之憂,還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開拓新市場、發展新客戶、爭取新訂單。
據江蘇省政府不完全統計,江蘇企業通過這一方式已累計獲得了十數億美元的出口融資支持。(李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