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長三角區域通關一體化進程在提速

2008-9-30 10: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作為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去年6月啟動一年多的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協作已取得實效:截至目前,長三角地區已有780家企業參與“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進出口貨物3.5萬批次、貨值56.8億美元;長三角地區檢驗檢疫實現了電子信息聯網;海事、邊檢、電子口岸、口岸物流等多個項目合作也取得進展。 
  長三角區域通關一體化正帶來通關大提速。
  “跨關區”一體化  筑就通關高速公路
  3年前,“貨比單快”的尷尬一直是企業面對海關通關的“痛”。談起3年前要經常面對的“貨比單快”局面,一家昆山企業的報關員很是郁悶:“我們是昆山的一家企業,貨物進出大多走上海口岸,然而在海關方面則隸屬于南京關區。因此,貨物流向是“上海—昆山”的直線,而紙面單證的流向則是“上海—南京—昆山”的大圈子,經常出現“貨比單快”的局面:單證未到,貨物就得等待,不但增加倉儲成本,降低物流效率,對在物流速度上要求較高的企業來說,還造成了一系列損失。” 
  現在,這種局面隨著長三角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的推進而徹底改變。
  上午10點收到來自杭州客戶的出貨指令;11點在洋山海關辦結轉關手續;11:30在洋山海關完成加封操作。“從客戶發出指令,到完成貨物出庫,海關通關手續僅需一個半小時,在整個物流過程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葉水福臨江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葉進強對洋山海關的通關“高效率”體驗頗深。
  這是上海洋山海關在長三角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后通關工作現場的一個縮影。
  上海海關副關長卞祖耀向記者介紹,在海關總署的統一部署下,2005年11月21日,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四個直屬海關共同啟動了長三角區域通關改革試點。即對守法企業實施“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海關關區限制,使跨關區通關作業程序從“兩次申報、兩次放行”方式,轉變為“一次申報、一次放行”,消除了因關區設置而造成的物流障礙;有效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營造守法便利的口岸通關環境,促進區域物流的發展等。目前,區域通關改革已從試點階段的四關區,擴展到長江沿線海關關區,包括合肥、武漢、重慶、長沙、南昌海關等關區。與此同時,符合海關規定條件的企業在進出口貨物時,可以自主選擇向屬地海關的任一海關單位申報,在貨物實際進出境地的口岸海關辦理貨物驗放手續。由于手續簡便,通關時間大大縮短,被企業形象地稱為“通關高速公路”。
  為了進一步加快通關速度,不同海關還設定了一些獨具有特色的作法。如,寧波海關在各業務現場設立了“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專窗,由關員對貨物進行優先驗放,做到“隨到隨報隨放”,大大提高了通關速度,在口岸的通關時間平均僅10分鐘,比轉關作業節省1天時間,得到進出口企業的一致好評。
  “單獨實現海關通關一體化,對物流速度的提高作用不大。”上海海關一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以任何一單進出口貨物為例,貨主需要接觸的部門包括海關、商檢、港口乃至貨代、船代等,除了海關實現區域一體化改革之外,其他各個環節也需要實現配套改革。”
  檢驗檢疫“直通放行”  長三角受益
  早在2003年11月,隨著滬、蘇、浙、甬、皖、贛六省市檢驗檢疫大通關聯席會議的召開,長三角檢驗檢疫行政執法一體化工作也隨即展開。
  今年7月22日,國家質檢總局實施檢驗檢疫“直通放行”服務經濟座談會在上海舉行,正式宣告了“直通放行”這項提高檢驗檢疫工作效能的重要舉措和重大監管模式改革制度,將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行。
  國家質檢總局通關業務司司長李元平向記者介紹,出口產品的“直通放行”,是指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出口“直通放行”范圍內的貨物,經產地檢驗檢疫機構施檢合格后,直接簽發通關單,企業可憑通關單在報關地海關直接辦理通關手續,無需在口岸二次申報,口岸檢驗檢疫機構不再實施查驗。符合“直通放行”條件的企業,在報檢時可自愿選擇檢驗檢疫“直通放行”方式或原放行方式。國家質檢總局按照低風險、可控制原則,統一制定可實施出口“直通放行”貨物目錄,并實行動態調整。
  “直通放行”形象地說,就是把過去口岸、內地兩道關口變為一道關口,通關效率將大大提高。
  究竟此項制度實施能為企業節約多少費用?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表示,減負效應非常明顯,每年節省30萬元對中小企業來說不是小數目。他強調,外貿出口形勢嚴峻,這項制度必須執行好,不允許“檢驗檢疫機構爭奪客戶、不檢驗就出證、買賣單證、異地設機構”等情況出現。
  8月份,上海檢驗檢疫局與江蘇、浙江、寧波檢驗檢疫局簽署《長三角檢驗檢疫機構合作備忘錄》,協同落實“直通放行”規定,推進長三角區域檢驗檢疫合作。據上海檢驗檢疫局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為進一步加快進出口貨物通關放行速度,上海檢驗檢疫局正籌備于年內成立審單中心,對申報、報檢數據進行集中審核和統一布控,通過集中管理來規范操作、提高效率。同時,上海檢驗檢疫局還與上海電子口岸開展合作,開展入境貨物檢驗檢疫無紙化申報。目前長三角區域內試行的出口貨物‘產地監裝、口岸驗放’和進口貨物‘直通放行、協作監督’模式正在進一步研究中”。
  信息化助推快速大通關
  長三角區域大通關之所以進展神速,其重要原因是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2005年6月,上海市信息化委員會、江蘇省信息產業廳和浙江省信息產業廳在上海聯合召開了長三角地區物流信息化一體化會議。三方簽署協議,建立長三角物流信息一體化的常設機構,定期開展研究與討論,為加快區域性物流業的發展提供建設性意見和解決方案,為此,上海信息化委員會牽頭開展長三角地區(城市)口岸物流信息化建設需求調研,形成《長三角物流信息一體化合作框架》
  上海電子口岸是上海市政府與國家海關總署共同建設的口岸通關執法管理和相關物流商務服務統一信息平臺,因此,上海電子口岸不僅為上海用戶服務同時覆蓋了長三角各地區的用戶。在上海電子口岸的6萬多家注冊用戶中,外省市用戶所占比例,從2006年的54%升至去年年底的65%,其中,江蘇用戶占37%,浙江用戶占20%,其他省市用戶占8%。目前,上海電子口岸數據處理中心日數據處理能力達到100萬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