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國道都汶路全段恢復通行能力
2008-9-3 12: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因地震中斷交通100多天的213國道映秀至汶川段恢復車輛通行,標志著通往震中的最便捷通道213國道都江堰至汶川段全面恢復通行能力。
汶川大地震致使213國道都江堰至汶川95公里(其中都江堰至映秀39公里,映秀至汶川56公里)公路嚴重受損,87座橋梁不同程度被損壞,全線交通中斷。從成都到汶川只有132公里,但這段路中斷后,運送救災物資的車輛須繞行700多公里才能到達汶川、理縣、茂縣,且途中要翻越兩座海拔高度超過4000米的大雪山,數十萬災區群眾盼望著這條路盡快搶通。
5月12日至17日,在交通運輸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四川交通部門和部隊官兵奮力拼搏,搶通了都江堰至映秀39公里“生命線”。剩余的映秀至汶川56公里是一塊堅硬難啃的骨頭,共有52座大中型橋梁(28座跨越岷江)不同程度受損,其中7座垮塌(3座跨越岷江)、1座被掩埋、25座嚴重受損已成危橋。映秀至徹底關段18.5公里公路受損尤為嚴重,出現幾十處大型巖崩、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質災害和上百處路基邊坡高危點,總塌方量超過8000萬立方米。
據四川交通部門有關人士介紹,搶通映秀至汶川段主要有三大難題。一是映秀岷江上游2公里處(老虎嘴)近70萬立方米山體滑坡,形成堰塞湖,淹沒公路近2公里,淹沒深度達十多米。堰塞體致使水流改變方向,頂沖下游公路,造成近500米公路全毀。該堰塞湖的處置是搶通全路段的第一個控制性工程。二是跨越岷江的徹底關大橋垮塌三孔共90米,橋墩和橋臺完全毀損。汛期無法在岷江圍堰修筑橋墩,短期內不能恢復該橋;謴蛷氐钻P大橋是搶通全路段的第二個控制性工程。三是搶通工程量十分巨大。沿線滑坡體、崩塌體點多、線長、量大,滑坡體密度達每公里19處,多數滑坡體高度在700米以上。
汶川人民急需災后重建經濟線。面對艱難險阻,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5月26日起,在以四川省委副書記李崇禧為指揮長的指揮部的精心組織指揮下,四川交通部門發揚抗震救災精神,急災區重建之所急,采取從汶川到徹底關、從映秀到徹底關兩頭夾擊的方式,決戰56公里被毀路段。
在最艱難的映秀至徹底關路段,交通、國土等部門和成都軍區工兵團合力艱苦奮戰,攻克了一個個難題。他們大戰老虎嘴,開挖100米長爆破洞,一次耗費炸藥30噸,成功實施中國公路建設史上“第一爆”,迫使岷江主河道移到河床中央,在幾十米的絕壁上爆出路基,平均高度降低5米左右;他們科學攻關,用眾多大力千斤頂多位同步均勻用力,為變形大橋做“手術”,成功復位三座大橋,破解了世界難題;他們決戰岷江,架設一座國內最大跨徑60米的裝配式戰備公路鋼橋,跨越岷江,走到了會師點。
與此同時,搶通隊伍采取超寬清方和線路繞避方式,破解泥石流難題;加固截流堤,清挖泄流渠;重點突破,搶險塌方和應急搶通并舉并重,現場計量支付加快進度;為公路抗震設計設立新標桿,修建地質災害避讓通道,全力恢復或超過都汶路原有功能;加強交通管制,確保搶通路段有序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