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資源能源類商品供應偏緊
2008-9-3 1:1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 (記者吳欣)據人民日報消息,商務部房愛卿部長助理就資源能源類商品供應及生產資料的供求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由于從統計局公布的數字來看,我國CPI已連續3個月回落,人們紛紛猜測下半年以平衡為主的市場供求格局會不會改變?生產資料會不會出現供不應求?針對此問題,房愛卿表示:商務部日前對下半年600種主要消費品和300種主要生產資料市場供求狀況作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市場供求總體平衡意見比例小幅下降,供過于求意見比例小幅上升,并與少數生產資料品種供應偏緊并存。
他說,這說明我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及消費需求變化在商品市場得到體現。總的判斷,伴隨國家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發揮,市場出現的結構性矛盾將會繼續得到緩解,供求基本平衡的大格局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在談到 “今年以來我國 ‘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總量下降,而資源性產品進口量繼續增加,這是否意味目前部分資源性能源類商品供應偏緊狀況有所好轉?”這個問題時,房愛卿說:下半年300種主要生產資料中,有15種產品出現供應偏緊可能。具體品種有動力煤、煉焦煤、無煙煤等。
由于資源能源的稀缺性和分布不平衡性,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在投資增長較快、大宗商品需求較旺、國際市場價格不斷攀升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部分資源性能源類生產資料在一定區域和時段會顯現供應偏緊。從長遠看,隨著節能降耗措施深入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新能源開發利用,我國能源資源類商品供應偏緊狀況也將逐步緩解。
除此之外,房愛卿還談到了國內市場價格問題。他表示,國際能源、礦產品和基礎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國內需求穩步增長,成品油、電價和鐵路運價調整一定程度增加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在這些因素影響下,下半年生產資料價格將高位運行,給控制物價過快上漲帶來一定壓力。 但是,受農產品市場供給源源增加,CPI翹尾因素逐步減小,工業消費品市場競爭激烈,國際原油價格高位回落等因素制約,預計下半年價格水平總體將高位趨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