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于構建全省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的意見》眾所矚目

2008-9-29 12: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的歷史任務。2007年、2008年的中央、省委1號文件均對健全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
     省商務廳按照國家商務部和省政府的要求,組織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和“農超對接工程”,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擴大內需,取得了明顯成效。
     最近,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構建全省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進行具體部署。
     撬動農村市場,找到開啟農村市場的“金鑰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應該說,《意見》的出臺眾人矚目。為此,日前本報記者采訪了省商務廳周先旺廳長(以下簡稱“周”),請他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記者:當前出臺《意見》有何意義?
     周:當前,我省農業農村經濟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要實現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正確處理好農業生產和農村流通的關系、小生產與大市場的關系,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進程。流通業發展滯后,是影響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也是影響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因素。不實現農村流通現代化,就沒有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城鄉協調發展。因此,加快構建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搞活農村商品流通,繁榮農村市場,把我省建成中部乃至全國重要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現代物流基地,是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特別是2005年商務部啟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雙百市場工程”以來,我省農村現代流通業發展較快,市場主體日益多樣化,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流通業態逐步完善,市場日趨繁榮活躍。但受“重生產輕流通”、“重城市輕農村”等傳統思想的影響,全省農村市場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網絡拓展不夠,有規模、有實力、著力參與農村流通的龍頭企業不多等問題,農村消費不安全、不方便、不經濟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要轉變這一狀況,除了我們主管部門和相關企業繼續努力做好工作以外,迫切需要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加大力度推進全省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的建設。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農村市場體系建設。2007年4月,我省黨政代表團考察了江西、安徽的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情況,并于當年6月,省政府在仙桃召開了全省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現場會議。時任省長羅清泉同志到會就積極發展現代流通、健全農村市場體系作了重要指示。2008年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均對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并認真貫徹執行文件精神。出臺這個文件,進一步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三農”工作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高度重視。
     記者:《意見》旨在著重解決農村市場體系建設中的哪些問題?
     周:《意見》旨在通過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培育市場主體,規范市場秩序,完善市場機制,努力實現全省農村現代流通業的跨越式發展。為此,《意見》明確了“十一五”時期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工作目標,即積極培育一批機制靈活、管理先進、面向農村的大型農村消費品和農資流通企業,扶持一批貿工農一體化、內外貿相結合的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初步形成以鄉村零售網點和集貿市場為基礎,以大中型批發市場和連鎖配送中心為骨干,以大中型農村流通企業為主體,農產品、日用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協調發展,城鄉市場相互融合、內外貿易緊密聯系,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齊全、制度完善、管理規范、組織化程度較高的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
     記者:為確保這些目標的實現,省商務廳作為全省商品流通的主管部門,擬采取哪些舉措?
     周:為了保證這些目標的實現,省商務廳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意見》明確的四個方面工作重點,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一是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村市場流通主體。鼓勵大中型流通企業進入農村商品流通。支持其進行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資產重組,鼓勵各種資本參與流通企業改組改造。支持和鼓勵具有競爭優勢的農產品流通企業和供銷系統,實現規模擴張。支持和鼓勵農民進入農村流通領域。加快培育農產品運銷專業戶和農村經紀人隊伍。鼓勵農民以農產品的生產經營為紐帶,組織各類協會、商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支持農民合作社開展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信息、技術、培訓等服務。加快建設全省農產品出口供應基地板塊。
     二是加快建設農村四大流通網絡體系。充分發揮各類流通組織優勢,建設農村消費品流通網絡。全面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進一步推進城市連鎖超市向農村延伸。繼續推進“一網多用”,加強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單位的戰略合作,使更多的電信產品與服務落戶農家店。進一步落實農家店在藥品、郵政用品、文化用品的經營政策,擴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網絡功能。在有條件的鄉(鎮)、村探索建立集日用品消費、農資銷售、文化消費于一體的綜合性商貿服務中心。
     健全農產品流通網絡。努力建設以大型批發市場為龍頭、產地批發市場為核心,以各類農產品經銷商隊伍為主體、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為輔助、供應出口為補充,具有區域特色的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農產品流通網絡體系。充分發揮“雙百市場工程”的引導作用,大力發展農產品區域性批發市場、縣域批發市場和產地批發市場,形成功能完備、高效暢通、覆蓋全省、輻射周邊省(市)的現代農產品流通網絡。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使更多的優勢農產品進入跨國公司的采購供應鏈和國際營銷網絡。繼續實施“農超對接”工程,把“農產品與超市”、“林產品與超市”、“本地超市與洋超市”的對接活動延伸到市(州)和農產品產地。
     健全農資流通網絡。積極發展農資連鎖經營,建立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新型營銷體系。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資承辦企業為龍頭,充分發揮供銷社農資流通企業的骨干作用,鼓勵各類投資主體進入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領域,盡快形成多種所有制并存、覆蓋面廣的農資流通網絡。督促和指導農資流通企業將農資銷售與服務緊密結合起來,開展配送、加工、采購和技術服務及農機具租賃等多樣化服務。
     建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服務網絡。按照“退市進郊、退路進場”的要求,合理規劃布局,加強再生資源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場建設,將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延伸到社區、鄉村,建立集回收、加工、綜合利用處理為一體的服務網絡體系。
     三是創新農村現代流通方式,完善信息服務體系。大力倡導農村流通領域物流設施和裝備的自動化、業務流程和服務規范的標準化、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化。積極探索大宗農產品的網上交易、票據交易、會員制交易等交易形式,規范大宗農產品中遠期合約和票據交易行為。鼓勵電子商務與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相結合,提高電子商務應用水平。
     加快推進農村流通信息化建設。積極實施以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的“信福工程”。整合我省現有各種農村信息化資源,建設湖北新農村商務信息網,使之成為收集和發布農業政策、農產品價格及供求情況、國際標準等“三農”信息的重要平臺。
     加快構建農村市場運行監測網絡。建立生活必需品、重點流通企業、重要生產資料、重要商品供求和節日市場供求等市場運行監測體系以及農資價格監控體系。抓好突發事件和市場異常波動情況下商品物資的組織調運,保證市場供應,維護市場穩定。
     引導農村流通企業加快建立和完善連鎖經營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安全可靠、高效有序的連鎖配送體系。
     四是強化農村商品質量監管,確保消費安全。嚴格實行農村消費品、農資的市場準入制度,建立消費品、農資的進銷臺帳制度,形成質量可追溯體系。建立覆蓋農村的電子質量監管網絡,保障消費品(特別是農村食品)、農資的質量安全。
     記者:為實現目標,確保上述舉措的有效推進,我省拿出了哪些政策措施?
     周:為了扎實有效地推進全省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建設,《意見》明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省政府決定,在整合相關資金的基礎上,省財政設立“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建設專項資金”,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采取貸款貼息和補助等方式,主要用于農村日用消費品、農業生產資料的連鎖經營和配送中心、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冷藏和低溫倉儲冷鏈系統、農村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及糧食購銷網絡改造和倉儲設施建設等。各地財政也要給予相應的配套扶持。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對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的承辦企業,“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的承辦企業,以及農業部定點市場,積極給予綜合授信貸款。支持符合條件的流通企業開展票據融資業務,在商業匯票承兌、貼現等方面予以傾斜。流通企業以自有不動產、動產進行抵(質)押貸款,有關部門要做好資產權證確認和相關服務工作,盡量給予優惠和便利。對已納入國家開發銀行信貸重點支持范圍的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建設項目,各地要將其納入信用合作平臺,各級擔保公司要積極提供擔保等等。
     三是實行稅收扶持政策。除《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通知》(鄂政辦發[2006]28號)規定的優惠政策外。對一般納稅人從農業生產者購進免稅農產品,憑收購發票按13%的稅率計算進項稅額抵扣,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農產品,憑普通發票按13%的稅率計算進項抵扣;對承辦企業從農業生產單位購進農產品的,應從農業生產單位開具普通發票,作為進項稅額抵扣憑證;對承辦企業和農產品連鎖經營試點企業建設的冷藏和低溫倉儲、運輸為主的農產品冷鏈系統,可按國家規定實行加速折舊。
     四是支持企業擴大經營范圍。有關部門支持連鎖龍頭企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承辦企業和農家店經營藥品、卷煙制品、音像制品、書籍報刊,開展代理、代售電話卡、郵票、信封、明信片等業務。對納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的農業生產資料承辦企業,工商、農業、供銷等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其擴大農資經營范圍。
     記者:為了確保構建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取得理想成效,怎樣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周:為了確保全省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建設取得良好的成效,《意見》明確要求各市、州、縣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建設的領導,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努力營造良好的環境。
     一是進一步清理有礙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建設的規定,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促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農村商品市場體系的形成。各級商務、財政、國土資源、交通、工商、物價、質監、藥監等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共同做好農村商品流通環節中的各項工作。
     二是要認真編制縣、鄉(鎮)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發展規劃,避免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按照村莊布點規劃和村莊整治建設規劃的要求合理布局,建立高效的農村流通網絡。
     三是要簡化證照辦理程序,嚴格收費管理和檢查。
     四是公安、交通、城管、安監等部門要依法對企業配送運行提供通行便利。國土資源部門要優先安排農村市場網點建設用地。涉及的通信、用電等方面的問題,有關部門和單位要予以支持解決。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