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品牌戰略促進農業快速發展
2008-9-27 1: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隨著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與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北京市順義區在市農業局支持下,在區農委、區種植中心的共同努力下,以農產品品牌包裝評比為切入點,實施品牌戰略,開拓市場,加快一產向二、三產業發展進程,分別在2005、2007年舉辦了兩屆農產品品牌包裝大賽,農產品包裝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成為人們普遍看好的“朝陽產業”。通過舉辦農產品品牌包裝評比大賽,2005、2007年共推出了優秀農產品品牌27個,據統計,2005年13家獲獎企業獲獎前經濟效益1.5億元,獲獎后2.3億元,增長60%,2007年14家獲獎企業獲獎前效益為3.2億元,獲獎后效益為4.3億元,增長35%。雖然效益增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包裝的因素不可忽視,這幾年,我們在農產品包裝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績有目共睹。在看到包裝工作不斷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在農產品包裝重視程度、投入力度、科技創新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何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包裝的質量和檔次,應該做到一個堅持,實現六個突破,加強四個結合。
做到一個堅持即堅持“品質是基礎,包裝是重點,市場是導向,效益是核心”的原則。現在,農民對農產品包裝認識的反差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有人過大地估計了包裝的作用,認為“貨賣一張皮”,只要包裝好,東西就不愁賣,甚至出現了一些包裝挺好看,而里面的農產品質量并不好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農產品的銷售。有的農民則認為只要農產品質量好,包裝無所謂,這兩種認識都不利于市場競爭。我們在發展農產品包裝過程中,一定要以良好的產品質量作為基礎,根據市場需求,適度包裝、科學包裝,從而實現農產品的最大價值。
實現六個突破一是包裝投入有所突破。不少企業、干部與農民對于農產品包裝的重要性認識逐年有所提升,但是,包裝投入的嚴重不足仍然成為困擾農產品包裝的重要問題。在農產品開發方面花錢不少,但真正花在農產品包裝開發方面的錢卻并不多。各鎮、各企業、各單位要在包裝專業人才引進、新包裝開發、鎮級財政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二是包裝材質有所突破。突破過去以紙質材料為主的包裝材質的局限,開發利于環保的竹制材料,利于回收的塑料材料。三是包裝造型有所突破。包裝造型上改變以方形為主的模式,利用竹制、木質材料的韌性,開發簍狀等包裝,達到美觀、實用的效果。四是品牌知名度有所突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我們要通過電視、廣播、網站、報紙等多種宣傳媒體,加強順義優質農產品的宣傳力度,樹立消費者買順義農產品就是買健康、買品味、買檔次、買時尚的理念,徹底改變順義區農產品“有名品、無名牌”的窘境,擴大順義優質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促進農民增收。五是包裝文化內涵有所突破。在包裝上,一定要體現一定的文化內涵,展現地域文化和農耕文化,給人以視覺享受、精神愉悅。六是包裝科技創新有所突破。農產品包裝、配送可模仿性很強,一旦有更新穎的包裝,舊包裝就會被淘汰。因此,我們不能因循守舊,要時刻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根據他們的需要,來不斷更新我們的包裝。
加強四個結合一是農產品包裝與方便消費者相結合。一方面,在包裝上要方便消費者攜帶,既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消費者拿著不覺得不方便。另一方面,要把農產品的營養價值、食用方法體現在包裝上,方便消費者購買、食用。二是農產品包裝與方便進市場相結合。農產品包裝開發一定要與進入市場相結合,這是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要注意條形碼、產品追溯等方面的要求。三是農產品包裝與方便物流配送相結合。農產品物流終究不同于工業物流和商業物流,具有自己的獨特性。農產品大眾生產、大眾消費的特點及產品較小的差別化程度,使得物流鏈上各組織主體之間相互選擇的余地很大,這很容易造成物流鏈的動蕩;同時,農產品的易腐易爛的鮮活特性要求物流時間盡量縮短。而農產品物流也是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方向,農產品包裝開發上要適應物流的特殊要求,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四是農產品包裝與精細加工相結合。依托加工企業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將我們的農產品,通過加工企業的深加工,配上包裝,形成優質副食品,開袋即食即用的方便產品,方便消費者,促進農產品升值。(作者系北京市順義區副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