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中國大企業有點“虛胖”

2008-9-26 11:4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新智囊
    目前的大企業扶持政策集中在規模的擴張上,通過扶持政策做大企業容易,不過做強大企業則很難。
    近年來,入選“財富”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數量快速增加,排名不斷提升。這給中國人帶來很多驕傲。但是,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大企業與國際大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ROA)與資本收益率(ROE)相比,大都低于國際大企業的平均水平,品牌競爭力較弱,全球化水平較低。通過國際比較,可以發現中國大企業的形成機制、國際競爭力與國際其他國家的差別,而這種差別,正是中國大企業大而不強的原因。
    近幾年,在資源、能源行業,政府不斷牽頭整合大企業。2004年,贛州市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對全市鎢業整合的決定》和《贛州市稀土礦山整合工作方案》,將88個合法稀土礦山企業整合為一個企業。2007年初,國務院批準了由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聯合簽發的《對礦產資源開發進行整合的意見》,開始整合煤、鐵、銅、鉛、鎢等15個重要礦種行業。中國已開始整合分散的煤炭企業,計劃到2010年,形成6億~8億噸級和8~10個5000萬噸級大型煤炭企業集團,使大型煤業集團煤炭產量占全國煤產量的50%以上。在許多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中,國有重點企業長期承擔著政府賦予的重要職責,逐漸成長為大企業。中糧集團50年來通過不斷收購和整合,已經形成了全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實力雄厚的食品生產商和多元化經營集團,1994年以來一直位列 “財富”500強。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承擔了全國新線鐵路的1/2以上的承建和建設,累計設計了全國3/5的鐵路網鐵路干線。
    目前,中國的大企業主要通過拆分、重組、政府職能剝離以及自身擴張等方法形成。具體方式是:
    第一,將原屬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剝離、改制和企業化,實行政企分開,培育出大企業。1988年,中央政府撤銷了主管石油工業的石油部,將其改組成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1998年,更名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原中國電信、中國國家電力公司等超大國企都是原行業主管部門改制而來。
    第二,按照產品領域、地域或者職能,將原有的超大型國有企業進行拆分。2000年,中國政府以“廠網分離”的辦法對原統管中國電力的國家電力公司進行重組,分成負責電廠的發電集團和負責電力傳輸、配電等業務的國家電網公司。1995年4月,中國郵電部成立中國郵電電信總局,即為中國電信,后分別在2000年和2002年,中國電信被兩次拆分,最終形成現在的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
    第三,以大型國有企業為核心,將相關領域的大批小型國有企業進行合并重組。1983年,中央政府將原來分屬石油部、化工部、紡織部管理的39個石油化工企業合并,成立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即現在的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上汽集團、一汽集團、五礦集團等企業則通過大量地兼并國內外其相關類型企業,以及建立資產優質的合資公司等形式,成長為大企業集團。
    第四,一些企業借助龐大的中國市場與政府支持,加快擴張進入全球市場,最終形成大企業。中化集團、中國人壽等集團公司依賴多年來在國內巨大市場所占據的壟斷地位,逐漸成長為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企業。中糧集團、中遠集團、中國建筑總公司等通過多元化、國際化發展成為大企業。為了促進中國大型企業的成長,中央政府采取注資、補貼、低息貸款等直接的經濟扶持手段,直接注資或財政補貼是其中的一種,比如中央政府在1998年發行2700億元特種債券,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隨后在1999年又從國有商業銀行剝離1.4億元不良資產。2003年,中央政府動用外匯儲備,分別向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注資225億美元,將兩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下降到5.12%和3.08%,接近國際標準。2005年和2006年,中石化分別得到中央財政一次性補貼100億元和50億元,以彌補中石化的政策性虧損。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