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在全國交通樞紐地位將逐步確立
2008-9-25 16: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9月17日,安徽省與鐵道部共同簽署《加快安徽鐵路發展戰略合作會議紀要》,正式啟動北京至銅陵至福州高速鐵路通道、廬銅鐵路、寧安城際鐵路項目建設,這對我市來說是功在當代、造福未來。屆時,這些鐵路與已開通運行的銅九鐵路、滬銅鐵路等一起,使我市形成緊密連接東、西、南、北的鐵路大通道,由此確立我市在華東鐵路網中的重要樞紐地位。銅陵港作為溯江而上最后一個可停靠萬噸輪的港口,加之已開通運行的合銅黃高速、沿江高速以及在建或即將開工建設的銅宣高速、銅無巢高速和梅龍機場等,將全面提升銅陵在全國交通網中的交通樞紐地位,并將建成安徽交通樞紐的核心區、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試驗區和示范區,真正實現與長三角的無縫對接。
在激烈競爭中勝出
“一條過江鐵路的意義是什么?不僅是天塹變通途,不僅是城市的標志;一條過江鐵路改變的將是一個城市的歷史。”市發改委副主任都述奇回答記者提問時感慨萬千。
新一輪思想解放大討論后,我市更加積極地用實踐行動來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要與長三角無縫對接,通過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環境等優勢,建成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試驗區和示范區,為銅陵率先崛起拓展更大的空間,進而更好地促進我市率先崛起、跨越發展。
銅陵市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區位地緣環境、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與長三角有緊密的經濟社會聯系,承接長三角產業和資本轉移,是潛在條件最充分,最有前景的地方。
拉近銅陵與長三角的時空距離,將潛在優勢轉變為現實優勢,切實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尤其加速鐵路建設成為市委、市政府決策重點。北京至福州高速鐵路通道從京滬高速鐵路蚌埠站引出至合肥提案一經提出,其下一步線形走向立即引起沿江各城市主要領導的高度關注,競爭異常激烈。在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未雨綢繆,精心謀劃,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數上北京,幾進鐵道部匯報工作,鐵路途徑銅陵,線型直,相比其他城市,我市條件得天獨厚,而且對安徽“兩山一湖”旅游能夠帶來更大拉動作用。因此,鐵道部在進行北京至福州高速鐵路通道線形選擇中,最終確定在銅陵建過江通道,并將銅陵納入北京至銅陵至福州高速鐵路通道,同步建設銅陵公鐵兩用大橋。銅陵再次贏得了難得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按建設規劃,廬銅鐵路銅陵公鐵兩用大橋上方按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建設,催生出一條銅陵通往無為至巢湖的高速公路,下方按四條鐵路復線建設,由此打通銅陵南北鐵路通道,構筑銅陵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網絡。更為重要的是,建設廬銅鐵路,不但開辟了銅陵第二條過江通道,為六安至銅陵至黃山創造了直接的客貨運條件,使得北方的煤炭等重要物資能夠快捷運往銅陵,為銅陵實現跨江聯動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使銅陵更好地融入長三角,鐵道部同時加快了寧安城際鐵路建設的前期工作,確保年內開工建設。寧安城際鐵路將與滬寧、寧杭城際鐵路聯成一體,形成一個運力強大、便捷高效、節能環保的快速客運網,建成后每天通過銅陵站的城際客運列車將達48對,銅陵到南京運行時間不到1小時,到上海運行時間僅為2小時多。
立體交通樞紐呼之欲出
北京至銅陵至福州、廬銅、寧安城際等多條干線鐵路建成后,銅陵將處在國家東西交通大動脈和安徽南北交通大動脈“十”字交匯點,加上長江黃金水道中溯江而上的最后一個可停靠萬噸輪的港口,以及合銅黃高速、沿江高速、銅宣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使得銅陵成為800里皖江中緊鄰長三角最具活力的城市,并成為其聯結廣大中西部地區重要的交通紐帶。同時,正在籌建的距銅陵僅有24公里的九華山梅龍機場,更為銅陵交通增添了騰飛的翅膀。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長三角政府會議觀察員和南京經濟協作區成員的銅陵,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條件,已經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高度關注。經上海鐵路局、省發改委和南京鐵路辦事處共同商定,寧安城際鐵路建設指揮部設在銅陵,將進一步增加我市人流、信息流和財稅流,提高了我市的城市形象和品位。
四條高速公路在銅交匯,高速鐵路連接南北東西,梅龍機場近在咫尺,加上銅陵區域內“六縱六橫”的干線公路,銅陵水陸空立體式交通樞紐呼之欲出。便捷的交通將使我市通過廣泛參與長三角分工合作,實現產業、區域和企業全方位接軌。借助外力,通過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我市建設成為現代制造業的配套基地、開發開放的產業延伸基地、特色農產品供應基地、長三角旅游休閑基地和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等將成為現實,銅都大地也必將更加繁榮多姿、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