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價為何漲跌兩難?
2008-9-25 11:1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吳鋼
自8月中旬以來,美元加速上漲,原油 “接力”暴跌,銅市亦爽快地打開下跌空間,而LME鋅則橫盤在1800美元 (每噸,下同)附近,漲跌幅度不大,同時國內鋅價則 以 14000 元 為 軸 心 , 在13800~14600元做單擺運動。上周五,國內市場的強烈上漲欲望在雷曼 “破產門”事件的扼殺下,再次回到震蕩區間。鋅價為何難以大幅漲跌,筆者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因為鋅價 “春水向東流”的跌勢,礦廠減產消息層出不窮。Intec關閉澳洲Helyer鋅精礦項目,因鋅價較低且生產成本上漲。這是在澳洲因價格下滑、成本上漲以及不利的匯率導致近期關閉、減產和裁員的第四座鋅礦。美國鋅生產商Horsehead控股公司將削減鋅Monaca鋅冶煉廠的產量,以提升公司收益能力。加拿大HudBay公司受鋅價較低、運營成本持續上漲、該礦的地質狀況以及總體的通膨壓力影響,公司已經決定巴爾馬特礦無法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運轉。關閉Balmat鋅礦,僅保留一小部分員工維持在工作崗位上。公司稱,關閉該礦不會損失大量的成本。不過預期今年鋅產量將在12萬~15萬噸目標區間的低端。這些連綿不斷的礦商減產消息為鋅價提供了支撐,尤其是LME鋅價。
其次,受到冶煉產能不斷擴張、上游資源量供給遭遇金屬價格持續低迷的影響,進口鋅精礦加工費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進口貿易商多數反映目前進口鋅精礦現貨供應偏緊,僅維持長單供應量。進口礦出現緊張的原因一是國外的礦山不斷傳出關停的消息,二是礦商惜售。鋅價下跌,礦商價格也隨之下降,拋售熱情不高,這也是為什么價格越跌,向下的空間就越狹窄。而一旦價格上漲,因對鋅市依然看淡,拋售熱情受到激發,價格再次回歸原位,鋅價區間震蕩也是由這種市場心理所注定。
第三,從持倉情況來看,盡管LME鋅的持倉有所增加,維持在22萬手以上,但是滬鋅的成交量及持倉水平還不足以發生大行情,最新持倉量不足14萬手,而滬鋅所有合約最高持倉量曾達到20多萬手,成交量則在去年的 “11.22”連續3天跌停事件中達到58萬手之多。當前看來,要啟動行情似乎還需要資金更多的支持。
然而,既然礦商減產,鋅精礦加工費下跌,為什么鋅價又難以上漲呢?這還是基本面所決定的。國際鉛鋅研究小組 (ILZSG)和全球金屬統計局 (WBMS)分別稱,今年1~6月期間全球精煉鋅市場供應過剩7.2萬噸和過剩過剩5.3萬噸。而從庫存看,僅顯性庫存就增加了不少,LME鋅一年時間增加了10萬多噸,而滬鋅增加了近4萬噸,社會庫存沒有統計數據,因2007年的大幅擴產,料數量一定不少。
這些社會存量那么大,即使存在減產現象,料在短期內也難以形成供應緊張的局面,從而推動價格上漲。
而國內的小冶煉廠雖然不少關閉,但是一些大冶煉廠卻依然在增產,這些和月度公布的產量增加相符。據筆者所知,河南豫光30萬噸電鋅二期10萬噸工程 (10萬噸)已于今年8月8日正式投產;陜西商洛5萬噸/年鋅冶煉裝置也已投產。中國最大的鋅冶煉產商——株洲冶煉集團 (ZhuzhouSmelterGroup)稱,在該公司冶煉設備升級改造工程年底完工投產后,該公司鋅冶煉產能將增加20%或10萬噸。據稱,升級改造工程包括水循環工程、減排設施和新的鋅再生冶煉產能項目。目前,該公司鋅冶煉產能為50萬噸,估計今年的鋅產量料為40萬噸。像江銅這些企業也在繼續擴產,后市鋅產量依然會很難減少。
從國內這些大冶煉企業對低價鋅的態度可以看出,盡管日子比較難過,但是比起長期低價運行的長痛, “置之死地而后生”即行業洗牌的 “短痛”則是他們樂于接受的。如此推測,鋅價的低迷時期還將延續,而如果沒有一個像樣的反彈,不引起拋售熱潮,那么鋅價難漲難跌的尷尬地位依然很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