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30年交通事業為新疆改革開放鋪就快速發展之路

2008-9-25 3: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998年至2008年十年間,新疆交通建設總投資達576億元,為前十年的7.2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廳黨委書記、副廳長王新華
中廣網烏魯木齊9月23日消息(記者張雷 董虹 羅成)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民族廣播中心維吾爾語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新疆記者站與新疆交通廳聯合策劃組織的系列采訪活動——《改革開放30年——天山南北公路行》啟動,9月1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廳黨委書記、副廳長王新華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聯合采訪組專訪,暢談改革開放30年新疆公路建設、客貨運交通事業的發展情況,描繪新疆交通事業近期發展藍圖。
記者:改革開放30年,新疆各項事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0年來,新疆公路建設的情況及投資規模如何?
王新華:回顧新疆交通發展歷程,以1978年改革開放為發展起點,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8——1988年,新疆交通發展的起步階段。1978年,新疆公路總里程只有2.4萬公里,其中黑色瀝青路面僅有5800公里,除國道312、314線為瀝青路面外,其他國省干線公路大部分以砂礫路面為主。全疆汽車擁有量僅有4.16萬輛,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客運班線只通到縣,絕大多數鄉鎮不通客運班線,貨運車輛不足,難以滿足貨物運輸的需要。
這十年是新疆公路建設的起步階段,主要靠國家投資,十年投入公路建設資金約4.7億元。這一期間完成的公路建設項目主要有:G315線茫崖至和田段、天山獨庫公路、G216線北屯至大黃山三級公路、G312線昌吉至呼圖壁二級汽車專用公路等。
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新疆實現了一級公路“零”的突破,建成了當時西北第一條一級公路??烏魯木齊至八一鋼鐵廠東岔路口段和烏魯木齊市迎賓路、人民路兩座互通式立交橋。到1988年,新疆公路總里程達到25406公里,黑色瀝青路面達到11189公里,是1978年的1.93倍,主要的國省道基本實現黑色化路面。1988年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1.43萬輛,是1978年的2.75倍,公路運輸緊張局面得到一定緩解,但從公路運輸的總體來看,仍然遠遠不能滿足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出行的需要。
第二階段:1988——1998年,新疆交通發展的騰飛階段。1988年以來,是新疆交通發展的騰飛階段,這一階段公路建設開始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重視,其重要性也逐步為全社會所認識;高速公路及其他高等級公路的迅速發展,改變了我區公路事業的落后面貌;公路建設籌資渠道走向多元化,逐步扭轉了公路建設資金短缺的狀況。
1988至1998十年,新疆交通建設總投資完成達80億元,為前十年的17倍,其中國家投資約為70億元。新疆公路通車里程突破了自1978年以來一直在2.3萬-2.5萬公里之間徘徊的局面,1998年公路總里程達到32762公里,黑色化瀝青路面達到22485公里,分別是1988年的1.29倍和2.01倍。
這期間完成的建設項目有:G312線星星峽至吐魯番二級公路、G314線托克遜至榆樹鉤二級公路、巴楚至莎車公路等。吐-烏-大、烏奎高速公路的相繼開工建設,標志著新疆公路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為新疆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高等級公路創造良好的氛圍。
公路運輸發展迅速,1998年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5.2萬輛,是1988年的3.08倍,全疆客運班線基本能夠滿足旅客出行的需要,貨運市場全面放開,個體運輸戶大量涌現,首次出現運力大于運量的局面。
第三階段:1998年至今,新疆交通發展的沖刺階段,這一時期新疆交通事業高速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小草湖-和碩、和碩-庫爾勒、奎屯-賽里木湖、庫爾勒-庫車、喀什-和田等高速和一級公路的相繼建成通車和開工建設,對加速西北國際大通道的形成、強化南北疆的聯系、加快新疆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標志??農村公路的大規模建設,更是揭開了新疆公路建設史上新的一頁,成為新疆公路建設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建設質量最好的時期。
1998年至2008年十年間,新疆交通建設總投資達576億元,為前十年的7.2倍,其中國家投資約200億元。公路通車里程更是連續突破5萬、10萬大關,達到14.52萬公里,黑色化瀝青路面達到43536公里,分別是1998年的4.43倍和1.94倍,特別是高速公路通車歷程突破1000公里。2007年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82萬輛,是1998年的2.33倍。
公路建設與交通運輸已不僅僅局限于規模的增長,而開始追求整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強調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在堅持繼續擴大交通數量規模、優化運輸結構、提升交通運輸效率的同時,積極開展和諧交通的建設,更加重視環保、節能,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會貫通于現代交通業的特征定義中;堅持以人為本,把安全生產放在交通發展的重要位置;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推動新疆現代交通業的快速發展。新疆已初步形成了以烏魯木齊為中心,以國道干線為主骨架,環繞并穿越準噶爾和塔里木兩大盆地,輻射地、州、市、縣、鄉和農牧團場,東聯甘肅、青海,南接西藏,西出中亞、西亞各國,北達蒙古國的干支線公路交通網。
同時在這一階段,啟動了農村公路的建設,經過近十年的大規模農村公路建設,我區鄉鎮通公路率達98.6%,建制村通公路率達73.5%。全區1020個鄉鎮(場)有974個通了油路,占95.5%;9667個行政村(隊)有4175個通了油路,占43.2%。

30年來,新疆公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680多億元。

王新華接受采訪
記者:請您談談交通事業在新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給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所帶來的變化?
王新華:一是交通對自治區經濟社會的貢獻率大大提升。交通建設首先是一個啟動經濟、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和吸納就業的過程。交通建設帶動了機械、冶金、化工等多個相關行業的發展,加快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思想觀念、時空觀念,增強了效率意識、開放意識、競爭意識和市場意識,促進了社會進步。從長遠效應看,交通建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30年來,新疆公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680多億元,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以來至改革開放前22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的約88倍。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其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交通行業本身。據初步測算,僅2002年至2007年,5年全區交通行業投資所帶來的全社會交通投入累計達1000億元以上。以2007年的數據分析,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3400億元,其中交通行業完成產值265.13億元,直接創造增加值98.37億元, 交通行業對自治區當年GDP的直接貢獻率達2.89%,帶動或推動相關行業創造增加值580億元,對自治區GDP的間接貢獻率17%。交通建設每完成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就直接創造就業崗位約1400多個,帶動其他相關行業創造就業崗位約3300多個。交通行業生產經營活動直接創造就業崗位約41.2萬個,對自治區就業的直接貢獻率達4.6%。
從服務于石油開發、區外物資進疆和鋼鐵生產的需要到服務于自治區發揮地緣優勢、優勢資源轉換和新型工業化、建設社會主義新疆,新疆交通對改善自治區的投資環境、促進資源開發利用、保障國防安全、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是交通服務保障向多元化發展,更好的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隨著一大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入運營,高等級公路快速延伸,運輸網絡初步形成,綜合運輸能力顯著提高,交通運輸不僅在量的增長上,更在質的提高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貨運由單一的解放牌、東風牌汽車向大型車、大噸位、重型車方向發展;客運由過去單一的普通客車向高檔豪華客車、臥鋪車、中巴車、小臥出租車方向發展。形成了快速客運、旅游運輸、快件運輸、零擔運輸、集裝箱運輸、特種運輸多種方式并存的運輸體系,為旅客和貨主提供了安全、便捷、多樣化的服務,公路運輸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綜合運輸體系快速發展和完善,公路運輸的基礎性地位進一步增強。
全疆民用汽車保有量由1978年的4.16萬輛發展到2007年底的82萬輛。由1978年3.15萬輛載貨汽車、0.62萬輛載客汽車發展到2007年底的20.61萬輛經營性貨車、4.42萬輛經營性客車;旅游運輸車輛2335輛,出租汽車14010輛。
目前,新疆客運班線由1978年前只到縣一級發展到2935條,其中:跨省班線30條、跨區班線596條,跨縣班線680條,縣內班線1629條。鄉鎮客運班車通達率99.9%,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70%。2007年,完成營業性道路運輸客運量2.63億人次、旅客周轉量242億人公里;貨運量2.68億噸、貨物周轉量366.2億噸公里。4項指標分別是1978年的33、22、6、11倍。大大推動了全區道路運輸市場向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方向發展。
三是農村公路建設實現路站運一體化發展,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力保障。1978年農村公路尚未列入國家計劃,基本都是由當地農民以民工建勤方式修建的土路或便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當時農村公路的真實寫照。2000年以來,國家高度重視農村經濟發展,隨著國家不斷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交通廳審時度勢,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解決三農問題大局出發,把加快農村公路建設作為繁榮農村、發展農業、富裕農民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作為一項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先導性和基礎性產業來抓,不等不靠,做出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決定,實行國省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并舉的方針。
在時間緊、任務重、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新疆交通廳于2000——2007年向銀行舉債完成農村公路投資104億元,建成大批“惠民工程”和“得民心工程”。切實把農民增收之路鋪到了家門口,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之路修到了家門口,把推進城鎮化進程之路通到了家門口,讓農民兄弟走上了油路和水泥路。
截至2007年底,全疆農村公路里程達到12萬公里(含兵團),鄉鎮通公路率達98.6%,建制村通公路率達73.5%。全區1020個鄉鎮(場)有974個通了油路,占95.5%;9667個行政村(隊)有4175個通了油路,占43.2%。改善了268個鄉鎮及2370個建制村的通行條件。
同時,按照國家、自治區的統一安排,穩步推進農村公路養護改革,加快農村交通路站運一體化進程。從1978年開始試運行農村班線客運到2004年開始大規模修建農村客運站,經過近30年的建設,至2007年底,全區農村客運站點已達421個,農村客運車輛達14871輛,占班線客運車輛總數的63%。全區有842個鄉鎮、6148個行政村通了客運班車,鄉鎮客運班車通達率達99.9%,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達70%,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改變了長期以來,農村公路缺乏系統規劃,布局不完善,通行能力低,缺乏技術指導,建設力度和質量控制差,重建輕養,失養嚴重,農村公路建設滯后于農村經濟發展的局面。
四是交通對外交流合作得到空前發展,為國家和自治區向西開放戰略提供有力支撐。1978年新疆尚未開通口岸,涉外運輸一片空白。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到1983年新疆開放了紅其拉甫、霍爾果斯、吐爾尕特3個公路口岸,交通廳抓住機遇,不斷深化對外區域、雙邊、多邊交流,推動上海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交通運輸領域的合作,促進國際道路運輸的快速發展。
至2007年,新疆已有邊境一類陸路口岸15個、二類口岸12個。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企業66家、運輸車輛2373輛。先后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5個周邊國家開通直達國際道路客貨運輸線路101條,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列全國各省區之首。2007年,完成出入境客運量103.08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7237.57萬人公里;進出口貨運量259.20萬噸,貨運周轉量59152.65萬噸公里。國際道路運輸的快速發展,對促進我區與周邊國家經濟貿易往來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國家和自治區向西開放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全區有842個鄉鎮、6148個行政村通了客運班車,鄉鎮客運班車通達率達99.9%。

全區有842個鄉鎮、6148個行政村通了客運班車,鄉鎮客運班車通達率達99.9%。
記者:新疆公路建設使各民族人民生活發生了重要變化,今后新疆公路建設發展有哪些規劃?
王新華:新疆交通廳黨委經過認真研究,提出十一五后三年交通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十七大和國務院32號文件的部署,樹立“大交通”的理念,以做好“三個服務”為目標,以加快交通發展為主題,以文化建設為引領,以加強黨的建設為保障,以調整交通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自主創新、完善行業管理為重點,充分發揮公路交通在綜合運輸體系的基礎和骨干作用,促進自治區交通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不斷提高“三個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現代交通業建設步伐,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基礎保障和交通服務。
今后3年交通發展的工作思路是:緊緊圍繞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全力構建兩大網絡(以高速公路、干線公路為骨架,以農村公路為基礎的公路網絡;以現代客流、現代物流為方向,面向國際的運輸網絡);著力打造三個通道(對亞歐的國際戰略通道、對內地省區的東西通道、對區內的南北疆通道);努力提升交通運輸服務保障能力(通行保障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突發應急處置能力、信息服務能力);加快發展交通運輸產業(加快優化運輸布局,加大運力結構調整,提升運輸樞紐等級,發展大型物流企業,形成現代物流中心);構建大交通格局(大網絡、大流通、大市場、大產業),努力建設新疆現代交通業。
今后3年交通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公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在100億的基礎上,每年增長力爭不低于18%。重點建成星星峽-吐魯番、喀什-和田、獨山子-庫車等公路。開工建設一批國道、省道、國邊防和口岸公路。農村公路重點加強不通公路的鄉鎮、行政村公路建設。支持自治區資源區、旅游區、開發區、工業園區等重要經濟區位的建設。3年公路建設總規模3.3萬公里,其中國省干線8360公里,農村公路2.5萬公里。公路鄉鎮通達率99.8%、行政村通達率98.7%;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6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的目標。到2010年,新疆公路網總里程達到16.8萬公里。
同時,完善運輸樞紐布局與功能,加強綜合客運、貨運樞紐和場站建設,推進物流園區建設。完善煤炭、石油、礦產、農副產品、集裝箱等專業運輸系統。加強科技、教育、安全、應急保障等支持保障系統建設。提高基礎設施使用效率,實現我區交通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道路運輸服務保障水平明顯增強,單位運輸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交通產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取得明顯成效,現代交通業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基本適應自治區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需要。
王新華:到2020年,新疆公路網發展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建成連市接縣,通鄉達村,東聯西出,高效快捷,總里程二十萬公里的全疆公路網;自治區首府與各地州市首府及兵團師部全部以高速公路連通,里程達5400公里;各地州市首府與縣(市)、兵團師部與重要團場全部實現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連通,實現中等以上城市間500公里當日往返,1000公里當日到達;縣到鄉鎮和鄉鎮到行政村、團場和連隊的通達率基本達到100%。農村公路以三級和四級公路為主?h鄉道路鋪裝基本達到次高級路面以上。
全面建成“三橫兩縱兩環八通道”公路網主骨架,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天山北坡經濟帶高速公路環線和以喀什為中心的高速公路環線基本形成。南北疆沿兩大盆地邊緣高速和一級公路組成快速通道,農村路網基本完善,公路網總體布局全面建設完成,確保公路建設適當超前于經濟發展需求,極大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為新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保障。到2020年公路網總里程達到20萬公里(2007年14.52萬公里,下同),其中高速公路5400公里(1009公里),一級公路4300公里(933公里),二級公路12300公里(8472公里),三級及以下公路17.8萬公里(13.48萬公里)。初步預計2010-2020年需要完成建設總投資1100-1200億元。
王新華:綜上所述,30年來,新疆交通事業實現的,不僅是公路從少到多、高速公路從無到有、運輸由單一到多元的跨越,更是觀念、決策、實力的跨越。這一串串寫在新疆廣袤土地上的數字,記錄下新疆交通跨越式發展的歷程,記載了新疆交通人矢志不渝、艱苦創業的足跡。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全面實施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新疆交通事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新疆交通人將緊緊抓住機遇。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做好“三個服務”為宗旨,團結一致、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以更加堅定的理想信念,以更加振奮的精神狀態,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以更加頑強的工作作風,努力開創交通工作新局面,為新疆的交通建設再續華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疆現代化的交通網絡將凸現在世人面前,成為新疆人的驕傲,筑就新疆經濟騰飛的跑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