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服務業:長三角轉型的紹興機遇
2008-9-25 2:4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位于府山西路的新華印刷廠,因為喝上了“騰籠換鳥”的頭口水,幾個月來頻繁地見諸于報端。
借市區二環線內工業企業提升、轉型、搬遷工作的東風,“新華印刷”10余畝面積的原地塊,將依托周邊的商業氛圍,建造經濟型連鎖酒店。
在紹興市區二環線內這方相對逼仄的空間內實施“提轉搬”,政府除了鼓勵都市型工業企業繼續做大做強外,更大的著眼點在于優化產業規劃布局,騰出更多空間發展現代服務業。
不僅僅是“提轉搬”。今年以來,鼓勵發展總部經濟、主輔分離、外包經濟等政策密集出臺;物流基地建設、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等產業平臺也正在全力謀劃實施。發展現代服務業,成為今年紹興政經場合的一個強音。
承接機遇
2008年9月16日,新華社轉發一則中國政府網的消息。消息稱,醞釀了幾年之久的國務院關于推進長三角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意見,在這天正式公布。
12大塊、42條的《指導意見》,不僅指明區域發展路徑,最重要的是為長三角城市群今后五年乃至十五年確定了中長期發展目標。
在這份長達1萬多字的指導意見中,“現代服務業”在其間占據了極大分量。單從中長期目標看,《指導意見》提出,整個區域在2012年的發展目標之一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比重明顯提高”,在2020年要實現“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這標志著,從現在開始,國家對長三角區域的發展戰略規劃將由‘以制造業為主’逐步調整為‘以服務業為主’。”市經貿委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對紹興、浙江乃至整個長三角區域,都是一次難得的戰略機遇。
9月18日,紹興市委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會上,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建明博士,以轉型升級為題作了一場輔導報告。沈的論述,從一個側面對長三角區域規劃的意圖,給出一個很好的注腳。
“由一產向二產、三產逐步邁進,直至產業趨于平衡,是貫穿于整個工業化進程的必然規律。”沈建明說,轉型升級的實質是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產業,不斷提高人均附加值,創建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是題中之義。現代服務業,是完成這一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
其實,在去年3月,國務院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服務業發展總體方向和基本思路,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兩個文件,強調同一個主題,但目標要求明顯不同。”市發改委社會發展處處長宋偉江說,“城市化進度、產業水平以及人均收入等指標,決定了長三角區域相比其他地區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這些規劃、意見的出臺,對區域內城市發展現代服務業將帶來新的機遇。”宋偉江說,長三角區域城市勢必將成為承接國內國際服務業轉移的中心,“當前,確立錯位發展優勢,提升產業轉移的承接實力,是紹興結合自身產業特色搶抓機遇的當務之急。”
“齊飛”效應
客觀地說,紹興目前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并不高,一些指標甚至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來自統計部門的數字顯示,2007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665億元,同比增長14.1%,占GDP的比重為33.9%,比全省和全國分別低6.5和5.2個百分點。結構層次上,生產性服務業以交通、金融為主,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分別僅占3.9和13.3個百分點,多數生產性服務企業規模偏小。
沈建明的報告中,也從另一層面作出印證。他認為,紹興經濟在當前嚴峻的形勢下暴露出的脆弱性,很大一個原因是過度集中在低附加值、低端產業為主的業態,從而導致缺乏成本傳導能力和市場話語權。
周邊地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態勢逼人。近鄰杭州,依托區位優勢和城市規模,2005年的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已超過了千億,幾年里現代物流、金融、商務、會展尤其是文化創意等產業形成了一定發展規模。在今年5月該市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大會上,杭州確定了服務業增加值年增15%以上的目標,同時提出生產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樓宇(總部)經濟等今后六大發展重點。寧波充分利用了港口城市優勢,現代物流業集聚程度很高,同時近年來在外包服務業和電子信息產業上也頗有建樹。目前,該市從事服務外包的企業達到119家。
市經貿委一位負責人說,“遵循了附加值和節能減排兩大原則的現代服務業,是紹興在現有發展基礎、資源條件和生態環境承載力等條件下,實現轉型升級很好的載體。產業發展迫切性,已十分明顯。”
“黃酒集團、浙江加多寶、中成控股一年付給外地物流企業的運輸費用就超過一個億。”今年初,市財政局一份有關生產性服務業現狀的調查報告,則從紹興產業現狀提出了發展現代服務業蘊藏的巨大潛能。
“就紹興實際而言,提高三產發展水平并不是簡單的弱化二產,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借力本土產業優勢尋求兩者的結合點,達到二、三產業‘齊飛’的效果。” 市財政局副局長潘旺明告訴記者,“這是現代服務業對于紹興工業轉型升級的意義所在。”
同樣的信息,在市政協今年完成的一份課題報告中也有充分表達。在提出紹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優勢、重點外,報告著重指出了現代服務業對延長現有產業鏈、發展外向型經濟以及促進產業融合上的作用。
升溫加速
事實上,在這兩年中,紹興一直沒有停止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腳步。
但不容置疑,真正的發力,還是始于今年。記者粗略統計,今年截至目前,政府連續出臺的包括“提轉搬”、總部經濟、主輔分離、服務外包、物流業等在內的有關現代服務業發展綜合性和專項政策超過了10個。
這些政策扶持力度之大,內容之細,和具有的前瞻性眼光,讓人對這一產業在紹興的發展前景充滿憧憬。如加快外包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不僅提出打造全省主要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的目標,鎖定了軟件開發服務外包、物流服務外包、金融服務外包等五大發展重點,還設立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對培訓、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給予政策扶持;加快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方面,新政提出紹興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發展重點,并在市本級設立每年不少于2000萬元的引導資金;加快物流企業發展的意見規定,重點物流企業自經營之日起,形成的地方財政貢獻每年按比例給予扶持,同時可享受一系列貼息、獎勵政策……
今年夏天,“震元制藥”董事長戚樂安,也親身感受了這座城市發展服務業的熱度。
同翁小平的“新華印刷”一樣,“震元制藥”也是列入“提轉搬”工作的首批可轉型企業。不同的是,“震元制藥”很早就想“騰籠換鳥”,現在生產原料的廠房早已搬遷完畢,可按原來的規定,工業用地不能搞三產,“‘籠子’騰空了,‘鳥’卻進不來”,這一直讓戚很郁悶。但按“提轉搬”實施意見規定,符合一定條件的原工業企業用地,可興辦現代服務業,戚樂安如今已經拿到了酒店的“準生證”。
熱度還來自多個職能部門的務實作風。在“震元制藥”轉型中,發改委的現場會開到了廠里;權屬認定中有分歧,國土局副局長大熱天里多次上門踏勘;職能部門聯合舉行的政策解答會,在幾個月里開了數次……“提轉搬”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的報告稱,目前65家搬遷(關停)企業已經有64家得到權屬認定,基本完成了房屋實測,評估工作正在有序展開;19家可轉型企業,6家提出轉型設想,4家企業的轉型報告已經批復。
來自市發改委的消息,由紹興市汽運集團和黃酒集團、中成集團等企業參股,總投資預計超過4億元的新型物流基地組建方案已經制定完成。這個規劃位于袍江新區的新物流基地,將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方案規劃建設,總用地達到500畝,面積將達到80000平方米。目前,相關方面正著手協商物流公司組建工作。
另據記者了解,全市已有15家企業成功實施主輔分離;各服務業集聚區的建設將在不久啟動,80只、總投資300多億的全市服務業重大建設項目正在全力推進……
好消息,源源不斷傳來。可以肯定,紹興現代服務業發展已經轉入了快車道。
來源:紹興日報 作者:張陸龍 倪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