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停減產進行時
2008-9-23 11:5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孫春艷
素有一切工業之母之稱的鋼鐵降價,只不過是經濟寒冬來臨的又一預兆。
鋼鐵業的寒冬早露端倪,只是沒想到來得這么快。
在經歷了1至7月份的持續上漲后,8月份,鋼鐵價格出現了高臺跳水。其中尤以碳圓鋼材為最,從6400元/噸的高位一路下行至4800元/噸,下跌30%。
在8月1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召開的2008年第三次信息發布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指出,下半年,國內市場鋼材價格總體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但是上漲空間明顯壓縮,要注意防止由于供需關系變化引發價格的大幅波動,尤其是在第四季度。
“由下游需求萎縮引發的這次鋼鐵業的寒冬,較之1998年的那次更嚴峻。”
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南鋼)總經理楊思明博士對記者說。
需求下跌致減產
“在8月份,南鋼主動減產15%,效益損失在1000多萬元。” 楊思明說。
和所有鋼鐵企業一樣,今年1至7月份,南鋼的日子很好過。
由于鐵礦石和煤炭等原材料成本的上升,鋼材價格一路猛漲,南鋼的利潤也因此陡升。
今年上半年其利潤總額達到了23億元,這半年的利潤距去年全年的利潤,只差5億元。
但到了8月份,以碳元鋼材為代表的鋼材品種紛紛出現大幅價格下跌,累及所有的鋼材品種隨之降價。
南鋼降價之后,銷量并沒有上升。8月22日,南鋼召開緊急會議商量減產,9月份的產量定在44萬噸,自動減產達7萬噸。
楊思明介紹,按照現在的價格,公司長材產品虧損最多達到800元/噸。減產會損失一部分客戶,但南鋼還是決定生產部分虧損產品,以保住眼前的市場。
下游企業的減產是南鋼減產的直接原因。南鋼新產品研發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王一平介紹,在他的老客戶中,多數出現了利潤縮水。
“這一輪困難是從最終用戶的最終需求引發的。我們的下游用戶減產甚至停產,尤其浙江的加工企業因資金、勞動力成本等原因無法出口。短期內無法改變這一局面。”楊思明說。
為了保住客戶,楊甚至要求他的銷售人員采取盯人戰術,把單子接回來。而公司的高層,則開始帶領銷售和研發隊伍直接走訪用戶。
南鋼的做法并非孤例,長三角一些小的鋼鐵企業甚至被迫停產。
而杭鋼和淮鋼則提前進行停產檢修。
據了解,在河北邯鄲地區,有近1/3中小型鋼鐵生產企業停產或半停產。唐山停產的鋼廠則達到了一半。
調整需2~3年
鋼鐵行業目前的現狀只是整個經濟的冰山一角,宏觀調控長期累積的結果。
只不過,國家的緊縮性政策具有滯后性,調控效果在制造業身上剛剛顯現。社科院經濟所宏觀室主任張曉晶對記者表示。
過去幾年,鋼鐵業50%的消費來自房地產業。
當前房地產業的不景氣首先抑制了建筑用鋼材的需求。同時,作為鋼鐵消費大戶的汽車業,已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銷售較前些年疲軟。
國家在宏觀調控上應考慮度的問題。現在房地產行業面臨僵局,短期是否回落很難預計,不過對過去幾年的高位上行的短期調整在所難免,這段調整期估計需要2~3年,鋼鐵業也要經歷著新一輪調整期。張曉晶說。
鋼鐵業界也認為,鋼鐵行業總會有周期性和季節性波動,但這次是由下游的需求引起的,與之前的狀況明顯不同,需要做好長期迎接困難的準備。
鋼鐵工業素有一切工業之母之稱,對整個工業發展影響甚大,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工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鋼鐵產品的主要用途在兩大類,一類是工程建筑業,另一類是機電制造業。由于鋼鐵在工業領域的重要作用,其價格對整個工業產業鏈影響巨大。目前,鋼材價格下行已經反向傳導到焦炭和鐵礦石身上。
國家的緊縮性政策在下半年已經略有松動,比如在今年8月,人民銀行已同意調增2008年度商業銀行信貸規模。
鑒于小企業融資的主力銀行主要是地方金融機構,本次調增采用區別對待的方式,對全國性商業銀行在原有信貸規模基礎上調增5%,對地方性商業銀行調增10%。
“預計國家會出臺放松信貸和促進投資的政策,來刺激經濟。但考慮到通脹等因素,力度不會很大。”張曉晶說。
鋼鐵業洗牌在所難免
與房地產的寒冬一樣,洗牌也成為鋼鐵業的主題詞。
大的鋼鐵企業在此次價格下降中顯然占據優勢。比如首鋼、寶鋼、唐鋼、南鋼都有自己鐵礦石生產廠,與國外有長期的鐵礦石合同,因此較之小企業容易抵御此次困難,再加上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相對較高,產品國外有一部分的銷量,受此次下跌的影響要遠遠小于小鋼鐵企業。
比如南鋼,與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均有訂單往來,直接和間接產品有35%銷往國外。
在市場處于低迷的時候,一向是企業兼并的好時機。事實證明,也只有身體強健的企業,才能度過寒冬。
“很多鋼鐵企業都在洽談,國內鋼鐵企業的重組步伐將進一步加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表示。據羅冰生介紹,國務院今年年初已經批準了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和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
湛江鋼鐵基地項目獲批意味著寶鋼集團、廣鋼、韶鋼聯合重組的步伐加快,而防城港鋼鐵項目也意味著武鋼與柳鋼的實質性重組。
而在此輪洗牌中以兼并重組面孔出現的企業有:寶鋼集團與八一鋼廠聯合重組、并與邯鋼集團合資建設邯鋼新區;鞍本集團與凌鋼聯合重組、并合作建設朝陽新區;武鋼集團與昆鋼聯合重組;馬鋼集團與合鋼聯合重組;華菱集團與無錫鋼廠聯合重組等等。
“經濟處于下行通道,鐵礦石由去年的300元/噸漲到了1000元/噸,焦炭也由去年的1000元漲到了2500元以上。即使沒有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鋼鐵業的洗牌也在所難免。”
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黨委工作部副部長王敏對記者說。
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是鋼鐵企業兩極分化的結果。
據楊思明介紹,中國是鋼鐵大國,但并非鋼鐵強國,一些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主要依靠國際進口。這導致鋼鐵業的整體競爭力不足,小企業產品單一、產品附加值低,產品沒有競爭力。
“在我看來,還希望宏觀調控更緊一點,借此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小鋼鐵企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利于鋼鐵產業未來的發展。”楊思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