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鎳金屬瘋漲狂跌走勢原因探索
2008-9-23 11:4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許保見
2006年后鎳價走勢步步攀升,且漲勢加速,到2007年中,倫敦LME鎳金屬價格達到了最高峰,2007年5月鎳金屬的現貨月均價和3月期貨月均價分別為$52160.83和$49104.64,創出歷史最高點。從2007年6月開始,鎳金屬價格開始快速下跌,不論是3月期貨還是現貨價格均出現大幅跳水。2008年8月初LME鎳金屬的現貨和3月期貨價均跌破$18000。關于鎳金屬價格走勢的瘋狂上漲和快速下跌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這個問題值得認真思索和探討。
一、快速沖頂后的價值理性回歸
從2006年12月開始一直到2007年5月份鎳價的瘋狂上漲,雖然需求形勢不錯,但已經不能用成本、價值和供需關系來解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國際投機資金操縱,價格走勢失控。從2007年6月份開始,國際投機資金陸續撤離鎳金屬市場。
二、國際經濟形勢惡化,需求萎縮
實際上,需求的變化往往是主導產品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當需求形勢惡化的時候,往往面臨著價格走低。
前幾年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加大了對包括鎳金屬在內鋼鐵及原材料的需求,短期內鎳金屬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再加上國際炒家的炒作,國際國內鎳價走高。但從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暴露開始,作為鎳需求最大的“中國因素”也開始出現不銹鋼市場需求疲軟的情況,對鎳金屬的需求相對于鎳金屬供給的增加明顯不足,供需矛盾加劇,促成了鎳價步步走低。
三、面對高鎳價,鋼廠開發新不銹鋼品種
面對不斷瘋狂上漲的鎳價,在下游需求難以接受的情況下,國內各大不銹鋼鋼廠開始全力研究、開發不含鎳的新不銹鋼品種,而對用鎳較多的300系不銹鋼實施減產,減少了對鎳金屬的需求。
四、開發新的鎳資源,增加了鎳金屬的供應量
由于鎳金屬價格暴漲,世界各大礦業公司開始加大對鎳金屬的勘探,同時在各地擴大產能,增加鎳金屬的供給。
在2006年鎳鐵的高爐規模化生產實踐成功以后,從2007年開始中國各地的煉鐵廠和鐵合金廠開始轉向生產利潤較高的鎳鐵。據統計,中國2007年和2008年以鎳鐵形式存在的鎳金屬量達到約8萬~9萬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對鎳的需求。
鎳金屬價格的瘋漲,也加大了全球對氧化鎳礦的開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鎳金屬的供給。氧化鎳礦的冶煉成本雖然比硫化鎳礦的冶煉成本高很多,但鎳價的大幅上漲掩蓋了這種成本差距。全球對氧化鎳的開采又增加了全球鎳的供給,從而加速了鎳金屬價格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