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寒流襲擊“世界超市”義烏
2008-9-22 10: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西方幾乎沒有人聽說過中國東部浙江省的義烏。但是,這個擁有200萬人口的城市卻是世界經濟的中轉中心。世界市場在這里接觸,全球經濟的商品流在這里匯合,然后重新流向世界各地。
義烏是中國最重要的商業城市之一,專門批發廉價商品——義烏是超市的超市。批發商場離市中心不遠。
大型數據最能說明義烏發生了什么。新批發商場2003年落成,大約5.8萬家商號和工廠在這里開設了銷售店,每天吸引著全球數萬名買主前來尋找便宜貨。
在義烏,出口經濟還遵循絲綢之路時代的原則:商人們穿梭于市場大廳,全力討價還價。只是在運輸的時候集裝箱取代了駱駝。義烏的商品應有盡有,而且比其他任何地方都便宜。蒼蠅拍、鉛筆、鴨舌帽和圣誕樹彩球。
有一個廳專門賣可吹氣的玩具。入口處掛著大幅標語:“小商品的海洋,購物者的天堂”。這是一個非常恰當的描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帶領我們參觀商品海洋的市政府官員陳旭兵(音)說。
但是,今年義烏的情況與以往有很大不同。中國出口開始減速。10日,中國商務部宣布,今后將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僅今年上半年就有6.7萬家公司不得不關門大吉。發生了什么?“本來正值旺季。”慕女士說。前些年,黃金周在初秋就開始了。度完暑假的外國人帶來長長的訂貨單。那曾是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
誰想及時得到圣誕節貨品,最遲必須在9月訂貨,因為集裝箱到達漢堡港至少需要4周。為了完成緊急的供貨任務,許多工廠加開夜班。這種繁榮景象已經成為過去。多年來生意還沒有像現在這么差。慕女士說:“現在的營業額能達到去年的一半,我們也高興了。”
尼克是最先來到義烏的外國人之一。他原本叫尼克·古爾納尼,但是在義烏幾乎沒人能叫出他的印度名姓。因此他的名片上只印了尼克。從20年前起,尼克就開始穿行亞洲做生意。4年前,他來到義烏。尼克說,過去幾年的生意一直很好。今年出現了轉折。“我的營業額減少了10%至20%。”他說。人民幣在過去幾年相對于美元升值了20%。
尼克拿了一個訂書機放在寫字臺上。“兩年前它的價格還是6.5元,”他說,“現在至少8元。”在世界市場上,這一價格變化已經足夠引起一部分商品流發生轉移。尼克一籌莫展地說:“我不知道5年后的情況將是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