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從內河奔向海洋

2008-9-20 10: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長江上的“藍色心臟” 
  陽邏開發區正一步步實現自己的振興之夢。它的深水良港優勢,終于從潛在變成了現實。
  提及陽邏開發區,少不了這些數字:12公里的深水岸線,港口常年水深15米,四季通航5000噸級船舶。
  這使得陽邏港成為長江中下游上起宜昌,下抵湖口2000多公里中,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但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陽邏開發區的發展并不盡如人意。
  時光流轉。進入21世紀,陽邏開發區開始在交通部的《長江干線航道發展規劃》和省委、省政府“水運振興工程”中,在武漢市“十一五”規劃、長江航運中心建設中,頻頻出現。
  此時,陽邏港已經形成了東港區、西港區、老港區和龍口港區,是長江中游最大的集裝箱轉運港,是規劃中的長江航運中心的核心部分。
  最早進入陽邏港的,是當時中港合資的武漢國際集裝箱轉運有限公司,一期2個泊位已運營4年,年吞吐能力達40萬標箱,吸引湖南、河南、陜西、安徽等外地外貿出口集裝箱在此中轉。
  4年后的今天,轉運中心已有了武漢水運口岸第一家公用型保稅倉庫,正在申報A類的保稅物流中心和保稅港,加上即將投入使用的陽邏口岸聯檢大樓,形成了陽邏港對外出口的大通關體系。
  2008年5月,省委書記羅清泉提出,跨越武漢、黃岡、鄂州三地,打造武漢新港。這為陽邏開發區翻開了新一頁。未來的陽邏港,是新港的核心區,是集納了多種專業港口,使用現代技術,實現中國中部物流中轉的現代港、國際港和樞紐港。
  在“千萬標箱,億噸大港”的藍圖中,武漢新港首批將啟動16個項目,陽邏開發區就占了7個。其中,武鋼江北加工中心碼頭今年10月投入運營;陽邏集裝箱轉運中心二期4個泊位明年建成,年集裝箱吞吐能力可達120萬標箱;亞東水泥第2泊位正在建設,平煤集團首批5個泊位煤炭碼頭即將動工,國家稻米交易中心糧食碼頭、為西門子、阿海琺等世界500強配套的重件碼頭,都在近期開始打樁。
  這些現代化碼頭的建設,將初步形成陽邏港區7000萬噸吞吐能力,500萬標箱的規模。
  通江達海,正是陽邏開發區努力的方向。它將為長江中游乃至中國中部,造就一顆通向海洋的強勁的“藍色心臟”。
  中部的物流樞紐
  在一位航運業人士看來,陽邏開發區的港口,將不僅是提供裝卸功能的碼頭,還是對資源重新配置的第四代新型港口,是連通中國內陸與世界經濟的重要紐帶。“港口的繁榮,帶來的是武漢、湖北乃至中國中部的經濟社會興盛。”
  這一憧憬所依托的載體,就是吐納資金、商品、信息的物流產業。
  發展物流產業,陽邏開發區可謂得天獨厚。公路,有武漢市外環高速、陽邏長江大橋與滬蓉、京珠高速公路貫通;鐵路,有京廣鐵路專用線延伸而至,距京九鐵路新洲站也僅30公里;航空,經外環高速至天河機場僅30分鐘車程,陽邏機場距工業園區僅5公里。而到2020年,長江中游航道水深常年水深達6米,萬噸級輪船可自由進出武漢。
  依托港口及立體交通優勢,今天的陽邏開發區,正重點發展以港口物流為主的現代物流業,依托鐵、水、公、空交通網絡,形成港口疏運、多式聯運的物流基地,借各類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發展起集裝箱運輸、配送、加工制造等臨港產業。
  目前,陽邏開發區正重點建設四大物流中心。
  它們包括:年吞吐鋼材2000萬噸,集鋼鐵交易、加工、倉儲和運輸為一體的華中鋼材物流中心;全省最大煤炭配送基地,年吞吐煤2000萬噸的陽邏煤炭配送中心;全國四大糧食物流中心之一,年中轉糧食700萬噸的國家稻米交易中心;由五大功能區組成,集倉儲、包裝、進出口貿易、電子商務等為一體的陽邏國際商貿物流中心。
  陽邏開發區有關負責人介紹,開發區將大力培植和引進第三方物流企業,形成若干具有現代功能和運營模式的物流企業集團,爭取在2010年將四大物流中心全部建成,實現200億元交易收入、70億元工業增加值的目標。
  業內人士分析,天然的地理優勢,正在建設的物流設施以及中部崛起、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政策推動,在不久的將來,陽邏開發區將成為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物流樞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