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儲存保管的作業方法
2008-9-20 1: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儲存保管的作業原則
(一)作業原則
1.效率的原則
倉儲的生產管理的核心就是效率管理,實現最少的勞動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品產出。
2.經濟效益的原則
實現利潤最大化則需要做到經營收入最大化和經營成本最小化。
3.服務的原則
倉儲企業進行服務定位的策略:
進入或者引起競爭時期:高服務低價格且不惜增加倉儲成本。
積極競爭時期:用較低的成本實現較高的倉儲服務。
穩定競爭時期:提高服務水平維持成本不變。
已占有足夠的市場份額處于壟斷競爭(寡頭):服務水平不變,盡力降低成本。
退出階段或完全壟斷:大幅降低成本,但也降低服務水平。
(二)、倉儲管理人員的基本要求
1倉庫管理人的基本素質要求
(1)具有豐富的商品知識。
(2)掌握現代倉儲管理的技術。
(3)熟悉倉儲設備。
(4)辦事能力強。
(5)具有一定的財務管理能力。
(6)具有一般的管理素質。
2倉庫保管員的職責
二分區分類作業
(一)商品分區分類儲存的意義
1.商品分區分類儲存的概念
倉庫商品的分區分類儲存是根據“四一致”的原則(性能一致、養護措施一致、作業手段一致、消防方法一致),把倉庫劃分為若干保管區域;把儲存商品劃分為若干類別,以便統一規劃儲存和保管。
2.倉庫的分區分類與專倉專儲的主要區別
(1)倉庫階性質不同。
(2)儲存商品的種類多少不同。
(3)儲存商品的數量多少不同。
(4)儲存商品階性質不同。
3.分區分類儲存商品的作用
(1)可縮短商品揀選及收、發作業的時間;
(2)能合理使用倉容,提高倉容利用率;
(3)有利于保管員熟悉商品的性能,提高保管養護的技術水平;
(4)可合理配制和使用機械設施,有效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操作程度;
(5)有利于倉儲商品的安全,減少損耗。
(二)商品分區分類儲存的原則
倉庫分區分類儲存商品應遵循以下原則:
1.商品的自然屬性、性能應一致
2.商品的養護措施應一致
3.商品的作業手段應一致
4.商品的消防方法應一致
(三)商品分區分類儲存的方法
由于倉庫的類型、規模、經營范圍、用途各不相同,各種倉儲商品的性質、養護方法也迥然不同,因而分區分類儲存的方法也有多種,需統籌兼顧,科學規劃。
1.按商品的種類和性質分區分類儲存
2.按商品的危險性質分區分類儲存
3.按商品的發運地分區分類儲存
4.按倉儲作業的特點分區分類儲存
5.按倉庫的條件及商品的特性分區分類儲存
三貨物規劃和統一編號作業
(一)貨位編號的要求和方法
1.貨位編號的要求
(1)標志設置要適宜
(2)標志制作要規范
(3)編號順序要一致
(4)段位間隔要恰當
2.貨位編號的方法
(1)倉庫內儲存場所的編號
(2)庫房編號
(3)貨位編號
(二)商品分類及編碼的原則、方法
1.商品分類的原則、方法
商品的分類是指為滿足某種目的和需要,根據商品的特征、特性,選擇適當的分類標志,將商品劃分為不同類別和組別的過程。
(1)商品分類的原則:
科學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
實用性原則;
可擴性原則;
兼容性原則;
惟一性原則。
(2)商品分類的方法:
①按商品的用途分類:可將全部商品分為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兩大類;若將生活資料繼續按用途分類,又可分為食品、醫藥用品、紡織品等等。
②按商品的原材料分類:這種分類適用于原材料的種類和質量對商品的性能和品質影響較大,或起決定作用的情況。
③按商品的加工方法分類:若生產工藝不同,生產出的商品特性、品種也就不同的商品可使用這種分類方法。
④按商品的主要成份或特殊成份分類:有的商品其特性、質量、用途,往往是由其主要成份或特殊成份所決定,則可采用該種分類方法。
⑤按其他特征分類:譬如按商品的形狀、尺寸、顏色、重量、產地、產季等分類。
2.商品編碼的原則和方法
商品編碼,又稱商品貨號或商品代碼,它賦予商品以一定規律的代表性符號。符號可以由字母、數字或特殊標記等構成。
(1)商品編碼的原則:
唯一性原則;
簡明性原則;
標準性原則;
可擴性原則;
穩定性原則。
(2)商品編碼的種類:商品編碼以所用的符號類型分為:數字代碼、字母代碼、字母一數字代碼、條形碼共四種。其中,最常用的是數字代碼和條形碼。
(3)商品編碼的方法:商品編碼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種:
①層次編碼法:是按照商品類目在分類體系中的層次、順序,依次進行編碼,主要采用線分類體系。
②平行編碼法:以商品分類面編碼的一種方法,即每個分類面確定一定數量的碼位,各代碼之間是并列平行的關系。例如:服裝的平行編碼法如下表所示。若是全毛淑女西裝,其編號為(AHl)。編碼時可全部用字母或全部用數字編碼,也可同時用字母、數字進行編碼。
服裝面料式樣款式服裝面料式樣款式
全毛(A)男士裝(I)西裝(1)毛絳(C)童裝(1II)連衣裙(3)
全棉(B)淑女裝(H)大衣(2)絲麻(D)嬰兒裝(Iv)襯衫(4)
③混合編碼法:是層次編碼法與平行編碼法的結合運用。
四堆碼與苫墊作業
(一)堆碼作業技術
1.堆碼的要求
(1)對堆碼場地的要求。
(2)對堆碼商品的要求。商品在正式堆碼前,須達到以下要求:
①商品的名稱、規格、數量、質量已全查清;
②商品已根據物流的需要進行編碼;
③商品外包裝完好、清潔、標志清楚;
④部分受潮、銹蝕以及發生質量變化的不合格商品,已加工恢復或已剔除;
⑤為便于機械化作業,準備堆碼的商品已進行集裝單元化。
(3)堆碼操作的要求
①安全。
②合理。
③方便。
④整齊。
⑤節約。
2.貨垛安排
(1)貨垛“五距”的規范要求。貨垛的“五距”指:垛距、墻距、柱距、頂距和燈距。
(2)貨垛可堆層數、占地面積的確定。
(3)貨垛底層排列。
(4)貨垛的基本形式。為適應不同商品的性能、外形和保管要求,貨垛的形式可以各異。箱形商品的堆垛通常有以下四種基本形式:
重疊式;磚砌式;縱橫交錯式;中心留空通風式。
(二)苫墊作業技術
1.苫蓋技術
(1)苫蓋目的。為了防止商品直接受到風吹、雨打、日曬、冰凍的侵蝕,存放在露天貨場的商品一般都需苫蓋。
(2)苫蓋材料。通常使用的苫蓋材料有:塑料布、席子、油氈紙、鐵皮、苫布等,也可以利用一些商品的舊包裝材料改制成苫蓋材料
(3)苫蓋方法。苫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垛形苫蓋法、魚鱗苫蓋法、隔離苫蓋法、活動棚架苫蓋法。
2.墊垛技術
墊垛就是在商品堆垛前,根據貨垛的形狀、底面積大小、商品保管養護的需要、負載重量等要求,預先鋪好墊垛物的作業。
五保管作業流程
(一)倉儲業務作業的概念
倉儲業務作業是指從商品入庫到商品發送的整個倉儲作業全過程。主要包括入庫流程出庫流程和庫房管理等內容。
(二)倉儲業務作業的全過程
倉儲業務作業全過程所包含的內容:商品驗收入庫作業、商品保管作業、商品盤點作業、呆廢商品處理、退貨處理、賬務處理、安全維護、商品出庫作業、資料保管等。其作業流程大體上如下圖所示。
退貨
財務
入庫
儲存
出庫
儲存條件控制
儲存期限管理
超期商品管理
盤點管理
核對出庫單
檢驗質量
核對實物
(三)倉儲業務作業的要求
倉儲業務作業是一項技術要求高,組織嚴密的工作,必須做到及時、準確、嚴格、經濟。
1.及時
2.準確
3.嚴格
4.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