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四大途徑大力發展生態產業
2008-9-19 15: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建設山水花溪,打造宜居城市,把花溪區建設成為貴州省最適宜居住的城市、全國一流的居住區、世界有影響的特色居住區。
發展文化產業
把文化產業作為花溪區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支點”和開拓游客市場的動力支撐,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發展文化產業的精神,以全國和全球眼光認識和發展文化產業。
制定《花溪區支持投資經營文化產業的優惠政策》,具體落實以城補文的各項措施,建立公共財政扶持文化產業的專項資金,加強花溪區文化產業辦公室的職能,支持投資企業獨立投資、經營一批歌舞劇院、音樂廳、院線、文化娛樂等文化產業基礎設施,提高文化產業投資經營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
制定《貴州大地之舞文化有限公司發展計劃》,支持貴州大地之舞文化有限公司進入文化產業市場,發揮政府聯系企業、整合舞蹈界有關資源的橋梁紐帶作用。
發展旅游產業
在2008年,編制完善《花溪區旅游業發展計劃》,建立賓館酒店、特色餐飲、娛樂設施、旅游商品的區域布局和指導發展計劃,制定相應的《花溪區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擴大公共財政支持旅游業的專項發展資金。
明確政策措施,支持大地之舞國際協作體以大地之舞計劃為紐帶,實施《花溪區旅游業傳媒體系建設計劃》,不斷開拓花溪區旅游業的市場。
編制《花溪區旅游商品發展計劃》,制定《花溪區支持發展旅游商品的政策措施》,強化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花溪示范基地辦公室的職能,把花溪區建設成為貴州省旅游商品集散地。
深化花溪公園、天河潭風景區、青巖古鎮的旅游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改革,支持花溪國際旅行社成為花溪區旅游業的市場運作平臺,積極參與貴陽避暑季系列活動。
在2008年,制定實施《花溪區旅游行業管理五年計劃》,強制推行旅游行業標準化管理,重點整治景區景點環境和旅游行業秩序,提高旅游行業服務水平。
強化花溪區旅游行業管理委員會職能,健全行業管理系統。
發展綠色工業
抓緊編制完善《貴州清華紫光科技園控制性詳細規劃》,進一步明確科技園的定位,嫁接貴州省級的支持運作平臺,強力推進科技園基礎設施建設,組建科技園管委會,加快以技術創新、人才培訓為主要內容的研發孵化基地建設,把科技園建設成為花溪區綠色工業的“火車頭”和“發動機”,輻射帶動東部工業中心的建設。
在2008年,配合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編制完成《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小河———孟關產業帶發展規劃》,建立聯合開發的體制機制,啟動產業帶的建設。
在2008年,制定《花溪區支持集聚綠色工業要素的政策措施》,擴大公共財政支持綠色工業的專項資金比例,落實以城補工的各項政策措施,建立鄉鎮街道辦事處之間在南環線經濟圈內跨區域聯合發展綠色工業和農產品市場的體制和機制,發揮花溪區的比較優勢,重點發展以集聚要素、加強研發、孵化集散為主要特色的工業總部經濟。
編制《花溪區發展現代物流業規劃》,以改貌集裝箱貨場、穗黔物流基地為依托,把湖潮火車站作為縱深發展空間,建立連接龍洞堡航空城交通樞紐的物流平臺,努力發展現代物流業。
制定《貴州天篷綠色工業投資有限公司發展計劃》,完善花溪區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花溪區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功能,支持貴州天篷綠色工業投資有限公司進入市場,發揮政府聯系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
提升傳統優勢工業。更加重視節能減排、資源整合、科學發展、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市場營銷、產品研發,做大做強以化工、機械、建材等為主導的傳統優勢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