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減少鋼材出口抵制淡水河谷提價
2008-9-19 10:3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面對巴西淡水河谷突然提價,否則就不發貨的威脅,中國鋼鐵企業已經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組織下應對。昨天在京舉辦的“中國鋼鐵并購重組論壇”期間,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透露,中國的鋼鐵生產企業剛剛舉行了會議討論取代巴西鐵礦石的途徑,并會控制鋼材產量和出口。 上周,淡水河谷正式向亞洲的鋼鐵企業提出將年度鐵礦石價格提高到與歐洲鋼廠相同的水平,該公司稱,其對亞洲客戶的各種鐵礦石供應價較目前針對歐洲客戶的售價低11.0%~11.5%。16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致函的方式表示強烈的反對,同時也組織國內鋼鐵生產企業和國內礦石生產部門召開了一次專題會議,研究應對巴西鐵礦石漲價的方案。
昨天,沙鋼集團副董事長賈祥??對《第一財經日報》證實,中國鋼鐵企業的船只目前到巴西后,如果不同意提價,都無法裝貨而僵持在巴西港口,不過,由于沙鋼從巴西進口的鐵礦石只占生產的一部分,而且企業目前還有一部分港口庫存,因此生產還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羅冰生昨天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目前約有8000萬噸鐵礦石積壓在港口,這些鐵礦石庫存可滿足兩個月的使用。
不過據記者了解,有些國內的鋼廠由于生產設備和工藝問題,一直是需要巴西礦來配礦,因此這次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組織召開的會議就討論了如何解決這些鋼廠鐵礦的長期來源問題。比如從技術方面進行調整,擺脫對巴西鐵礦石的依賴,還有盡快增加國內礦的供應和替代作用。
“巴西淡水河谷的這種單方面違背長期合同提高鐵礦石價格的做法很不明智,我們肯定要堅決抵制。” 羅冰生昨天表示,這樣也勢必促使中國利用國產礦增產,減少對進口礦的需求。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新創介紹,從技術角度看,國產礦是可以通過選礦來代替巴西礦,只是此前國產礦開采的速度還不夠快。
不僅是中國,全球的鋼鐵企業都在積極尋求拓展上游市場,直接掌控礦石資源。昨天的會議上,全球最大的鋼廠安賽樂米塔爾集團副總裁昂杜拉就透露,公司通過不斷收購礦山企業和資源,將在2012年達到1.2億噸的礦山產能,成為繼傳統的三大礦山企業之后的世界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
羅冰生進一步指出,如果巴西方面仍然堅持破壞傳統貿易規則,中國可能會通過減少鋼材產量和出口來迫使對鐵礦石的需求下降。“目前全球鋼鐵的增量都來自中國,如果中國控制鋼材產量和出口,必然帶來鋼鐵增量的下降,這樣的發展趨勢也會對以后的國際鐵礦石價格有調節作用。”
由于原材料等成本的上升,1~7月鋼廠的成本上升了60%,鋼價卻從6月開始不斷下降,雙重壓力下的國內鋼廠被壓縮了盈利空間,虧損面也在擴大,導致大量鋼廠停產減產。7月份的鋼、生鐵產量已經低于6月份,8月份又低于7月份,環比逐月下降的現象是多年來少見的。這種狀況也已經帶來了鐵礦石現貨價格的下跌,目前國內鐵礦石價格已經從6月份的高位每噸降低了200元~250元,進口印度的現貨礦價格也已經與巴西運到中國的長協礦價格接近。
羅冰生預計,除了目前鋼材的需求不暢,未來國內鋼鐵的出口也不樂觀。“7月、8月鋼材出口大增的原因一是國際市場需求供不應求,二是國內外市場價差在擴大,第三是擔心政策調整的心理因素,我相信國家對鋼材出口還有進一步強化的可能,不可能放松,因此未來鋼材出口不會像7月、8月份這么大的量,目前鋼廠簽訂的出口合同也已經不是很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