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服裝出口東盟步伐逐漸放緩
2008-9-19 10: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隨著東盟各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我國紡織服裝對其出口也快速發展。但今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陰云不散,歐洲經濟增長乏力,新興經濟體普遍遭遇通脹壓力。在國際需求疲軟的大環境下,我國對東盟地區的出口將呈現怎樣的趨勢? 盡管在亞洲金融危機后,東盟地區的經濟增長出現了較大波動,但自2002年以來,東盟各國經濟呈逐漸復蘇態勢。2007年,在強勁投資和需求的推動下,東盟國家經濟繼續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越南、泰國的經濟增長率分別達6.3%、6.3%、7.7%、7.3%、8.3%和4.8%。快速的經濟增長水平和旺盛的相關工業消費需求帶動了東盟對紡織品服裝的進口需求,也加快了我國紡織品服裝對東盟地區的出口增速。據我國海關統計,2007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對東盟地區出口額達109.24億美元,同比增長達53.23%,高于同期對全球的出口增速34.12個百分點;同時,2007年東盟地區對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增長貢獻度也由2006年的5.02%提高到13.32%。這些數據都表明了東盟地區已成為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重要增長點。
2008年,在國際市場需求疲軟的總體環境下,我國對東盟地區的出口表現又是怎樣?它會否繼續成為我們行業的出口亮點?
走勢:增速下滑
總體看來,今年一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對東盟出口仍然保持了48.13%的高增長,該增速較同期我國對全球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高出了28.66個百分點。可見,在本年一季度,東盟地區仍是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亮點所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增速水平呈不斷回落態勢。至今年上半年,我國對東盟地區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已經跌落到了15.95%,僅比對全球的出口增速高出4.84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地區的服裝出口增速跌落尤甚,已呈負增長態勢(-18.48%),較之一季度35.88%的出口增速下滑了54.36個百分點。
原因:四點因素
那么為什么會呈現一個滑落態勢?主要是受以下幾點因素的綜合影響。
首先,受東盟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自從去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后,全球都面臨著經濟增長率下滑、通貨膨脹率提高的困境。盡管有分析人士認為東盟地區從十年前的金融危機中吸取了教訓,對本次次貸危機的影響有充分的抗御和消化能力。但是畢竟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程度不斷深化的時代,任何一個非封閉的經濟體,只要不是在閉循環的經濟圈內自我供需調劑,就必然會受到全球化的波動影響。況且東南亞許多國家更是依賴出口來帶動經濟增長,這就意味著必然會跟隨全球需求的漲落而起伏。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有關報告顯示,東南亞地區在2008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將為5.7%,較2007年的6.5%下降0.8個百分點。在經濟增速下滑的同時,通脹壓力也成為東盟多數經濟體需面臨的重要問題,2008年東南亞地區的通貨膨脹率將比2007年高出1.7個百分點。由食品價格、交通支出的高漲而帶來的物價上漲必然會擠壓消費者的衣著支出,從而影響了東盟地區的相關消費產品的進口需求,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國對東盟地區服裝出口增速下滑尤為突出的重要原因。
其次,受東盟相關產品出口增勢回落的影響。
越南、印尼是東盟的重要紡織品服裝出口國。尤其是越南,在今年美國對全球紡織品服裝進口需求減緩的態勢下,仍然保持了對美出口的較高增長水平。據美國海關統計,在今年一季度,美國從東盟地區的紡織品服裝進口增長達5.51%,高于同期從全球進口增速9.35個百分點,其中從越南進口的紡織品服裝增速更是高達29.44%,占美從東盟進口同類產品的30.94%。而由于越南本國的產業鏈不完整,需要從我國進口相關的前道產品進行配套支撐,由此今年一季度我國對越南的紡織織物出口增長速度明顯加快。但隨著越南地區的經濟波動逐漸傳導至其制造業,也影響了其相關產品的出口。至2008年上半年,美國從越南進口的紡織品服裝增速下降到了23.86%;同期,我國對越南的紡織織物出口增速也有所下降。
可見,中越紡織業之間這種特殊的產業競合關系恰恰成為(今年一季度之后)越對美服裝出口與我對越織物出口增速波動節奏基本一致的合理解釋。所以,隨著美國對東盟地區的紡織品服裝進口需求逐漸下降,我國對東盟地區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也隨之波動。
第三,受去年出口基數逐漸增高的影響。2007年,東盟地區經濟發展走勢良好,通脹水平較低,個人消費需求增長較快,對紡織品服裝的進口需求自然也隨之提高。另外,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降稅計劃”的逐步啟動,2007年,東盟部分國家從我國進口紡織品的稅率有顯著降低,如泰國的紡織品平均稅率較2006年下降6.3個點,馬來西亞較2006年下降5.8個點,越南較2006年下降0.6個點。具體東盟主要國家紡織品降稅步驟如圖3所示。關稅貿易優惠的實施必然會促進東盟地區對我國紡織品服裝的進口需求,這也成為2007年我國對東盟地區出口紡織品服裝逐漸釋放的重要原因。這就持續推高了我們的對比計算基數,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今年以來我國對東盟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對比走勢。
第四,受“走出去”步伐推進的影響。隨著我國“走出去”戰略的不斷推進,對東盟地區的海外投資項目逐漸增多。據有關部門統計,2006年我國對東盟10國非金融類投資流量達到了33575萬美元,是2003年的2.81倍。
盡管沒有確切數據說明這些投資中有多少是用于紡織行業,但據有關媒體報道目前到越南、柬埔寨等地投資建廠的中國紡織企業已近千家。隨著這些企業在東盟地區所建工廠的逐漸成熟,東盟的紡織服裝本土加工能力將不斷提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東盟從我國進口相關產品的需求。
未來:不甚樂觀
2008年下半年,東盟經濟環境受國際大環境影響,將不復2007年的快速增長之勢,東盟的個人服裝消費需求在通脹壓力難以緩解的形勢下或將繼續受到節制。同時,東盟對國際市場的紡織品服裝出口也將繼續受整體國際需求環境的影響而減速,也將影響其對我國紡織品服裝的配套進口需求。此外,再綜合考慮比照基數等因素,2008年下半年我國對東盟市場紡織品服裝出口形勢不甚樂觀,同比增長走勢可能繼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