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平泉實施五大工程做強勞務經濟

2008-9-18 16: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日獲悉,平泉縣現已轉移農村勞動力20.7萬人,其中在外務工總量7.3萬人,年創勞務收入5億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半壁江山"。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勞務經濟,確立了"輸出勞動力,引回生產力"的勞務經濟新理念,強力實施基礎保障、技能提升、就地轉移、域外輸出、回歸創業五大工程,實現了勞務輸出組織有序化、信息網絡化、培訓基地化、輸出集團化、服務綜合化、扶持制度化,先后被省、市評為勞務經濟示范縣。 
    基礎保障重服務 
    該縣實施基礎保障工程,完善勞務經濟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促進勞務經濟上水平、上層次、上規模。通過出動宣傳車、召開座談會、安裝大屏幕顯示器、電子觸摸屏等方式加大宣傳的同時,在電視臺開辦了《勞動保障專欄》,更廣泛地宣傳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政策和法規、權益保護等方面知識,宣傳外出務工創業、自主創業、返鄉創業等不同類型的典型,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及時發布用工信息150多條近2萬份;為了維護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開通維權熱線,設立了外出務工人員辦事處,配合當地有關部門,調查處理勞務糾紛,并啟動"雙百日維權"行動計劃,成立5個檢查組對全縣所有用工單位進行排查,共追討農民工工資91萬元,簽定勞動合同3500多份,補繳社會保險200多萬元;為解決外出務工人員后顧之憂,該縣強化幫扶服務,從今年起開展了勞務派遣業務,為務工者代收養老保險費950萬元,工傷保險費14.7萬元,醫療保險費9.2萬元,失業保險費3.4萬元。 
    技能提升強素質 
    該縣按照"以培訓促輸轉、以技能促就業"的思路,建立以縣就業培訓中心為龍頭,職業教育和民辦培訓機構為主體,鄉鎮引導性培訓為基礎的培訓機制,大力實施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該縣把"訂單式培訓"作為重中之重,創造性地推出"先找崗、再培訓、后就業"的勞務經濟新模式。為了拿到可靠的"訂單", 3名經驗豐富的干部,常年深入北京、內蒙古等地效益好、規模大、用工規范的用工企業,了解企業用工要求,并適時簽訂用工協議。目前,僅向華北石油管理局就輸送"訂單"技術人員5000多人次,其中4000余人的月工資在1800元以上,實現了用工、培訓、輸出的有機結合;結合農村勞動力轉移意向,將培訓內容列成"菜單式"表格,通過"集訓課堂"、"田間課堂"、"示范課堂"、"網絡課堂"、"流動課堂"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截止到今年8月份,共開展各類培訓班200多期,大批外出務工人員正在由"體力型"向"技能型"、"知識型"轉變;此外,圍繞市場需求開展"儲備式"培訓,培訓大量熱門、搶手專業的人員,進行充分備案儲備,一旦市場需要此類急需人才,第一時間占領勞務市場。 
    就地轉移促產業 
    隨著產業的快速發展,該縣把發展勞務經濟的著眼點放在本地用工上,讓更多的勞動力"離土不離鄉、務工不出縣"。該縣以"工業強縣"為主戰略,推進新型工業,著力培育壯大承德燕塞汽車城、紅山工業園區、華北物流公司等支柱產業,就地轉移了一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輻射半徑300多公里、輻射人口1000多萬、可容納300多家商戶的承德燕塞商貿有限公司,僅2007年就直接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為先導,發展省市縣三級龍頭骨干企業30家,籌建各類農產品專業市場8座,壯大了食用菌、設施菜、林果、畜牧養殖四大主導產業,形成了以貿、工、農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經濟,帶動了近14萬勞動力實現就地轉移就業;以城鎮建設為契機,以橡膠壩公園、西山公園、市民廣場等數十個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強了臥龍、南五十家子等中心集鎮建設,吸納了大量富余勞動力進入建筑、裝修、物業等從業隊伍,形成了"閑時務工、忙時務農"的靈活就業新形式。 
  域外輸出樹品牌 
    該縣在發展勞務經濟工作中,通過建立勞務輸出基地擴大輸出途徑、打造勞務品牌推進勞務輸出的形式,使勞動力由數量擴張向"數""質"并重轉變。近年來,該縣主要以開發大型穩固的勞務基地為目標,先后創建了勝利油田、中原油田、大港油田等15個大型勞務輸出基地,并派專人到北京園林局、香河工業園區等用工單位進行定期、不定期回訪, 加強聯系和溝通,對輸出人員進行全程跟蹤服務,與北京、天津、任丘、唐山等地40多家用人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按照"突出特色輸出,樹立精品意識,強化品牌戰略,打造勞務經濟"的工作思路,堅持以"抓特色、創品牌,抓質量、上檔次"為重點,初步形成了以"培訓型、技能型、長期性、基地型、服務型"為特色的平泉勞務輸出品牌。如今,"石油鉆井工"、"平泉保安"、"平泉服務員"已經成了叫響全國的優秀勞務品牌。與此同時,不斷延伸輸出觸角,積極嘗試向國外輸出勞動力,今年上半年有85名農民工已遠赴蒙古國從事石油鉆井工作,年創勞務收入350多萬元, "出國務工"正逐漸成為勞務經濟的新亮點。 
    回歸創業謀發展 
    該縣大力實施"引鳳還巢"工程,吸引外出務工者回鄉二次創業。通過向外出務工人員發放《致平泉籍務工人員的一封信》、春節期間舉辦務工人員聯誼會、座談會、制作播放平泉發展專題片等形式,向外出務工人員和在外工作人員宣傳家鄉變化,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反哺"平泉,形成 "掙了票子,換了腦子,回家辦起了廠子,帶富了一大片子"的外出務工與回鄉創業雙向流動的良性循環機制;對返鄉創業者大開綠燈,勞動保障、工商、物價、稅務、財政等部門,在手續辦理、稅收減免、環境保障、場地、資金、信息等方面給予傾斜和照顧,最大限度鼓勵外出務工者帶著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和市場信息返鄉創業;利用區位、資源、人文等優勢,先后建成設施菜生產基地、食用菌生產基地、林果生產基地、礦產采選基地、華北物流園區、紅山生態工業園區、遼河源契丹文化產業園區等特色產業,搭建了廣闊的創業舞臺。兩年來,返鄉創業人員728人,創業投資2015萬元,創辦企業55家,帶動1.5萬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了就地轉移,實現了從"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乘法轉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