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積極應對可能性能源危機

2008-9-18 15:4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吳欣
    當前中國已成為煤炭、鋼鐵、銅等資源的世界第一消費大國,繼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電力消費大國,隨著中國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生產所需的主要能源和初級產品的供求格局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資源尤其是以石油為主的進口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逐漸顯現,國內PPI數據的逐月攀高更加劇了人們對離我們越來越近的能源危機的擔心。
    能源危機是否會真的爆發?
    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累計進口原油9053萬噸,同比增幅超過自兩位數達11%,由此中國首次成為世界第二大原油進口國。近期,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蔡鳳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經接近一半。
    研究表明,一個國家如果要保持石油供應安全為主的局面,石油凈進口率絕對不應超過50%,超過50%就屬于石油供應不安全,理論上應該控制在30%以內。可見中國的能源戰略調整已經到了不可不正視的地步。
    世界能源金融大會主席、中國金融網總裁何世紅先生表示,由于國內儲量有限,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能源需求和價格快速增長以及對環境問題的擔憂與日俱增,國家能源安全已不能簡單地僅考慮能源供應,它還包括了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問題的關注。新的國家能源安全的關注點正日益成為各國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金公司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受奧運影響,中國八九月份的石油需求將有所放緩,短期內會導致市場上供應過剩的局面加劇。但是第四季度需求將會反彈,中國的石油需求在中長期仍將支持國際油價。
    事實上,目前中國尚未成為國際油品市場的重要的參與者和決策者,自身對外依賴度過高,必然會受制于人,加之08年以來地緣政治(如近期的俄格局勢的惡化)的不安定、石油進口來源單一以及國際原油價格的熱錢炒作和攀升,都使得我國的石油進口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經濟前景尚不明朗的當前更是平添了幾分變數。
    開源節流沉著冷靜積極應對可能的能源危機。
    日益嚴峻的能源問題對能源安全研究和管理決策提出了挑戰。但解決問題的關鍵專家都提出了相似“藥方”。具體來說,可以從供求兩方面雙管齊下。
    首先,應逐步拓展能源供應來源,提供可靠穩定的能源供應渠道。何世紅建議,當前要著重考慮三件事,一是加強石油儲備;二是適度放開競爭,增加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發言權;三是適度放開油價。
    其次,轉變“三高一低”的粗放經濟發展模式,堅定采取能源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合理戰略。北京交通大學教授、中國綜合能源工程學專家徐壽波提出,一是經濟引導產業能源依賴的多樣性。二是大力宣傳現代廣義節能新觀念,倡導節能全民節能的“綠色生活”。采取相應的產業政策甚至行政手段以引導合理消費。如調整汽車燃油稅以及9月即將實行的汽車消費稅等。此外,各級部門單位應全面落實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率先履行各項節能環保措施。
    “雖然,國際能源市場仍然處于動蕩不安之中,國內經濟形勢仍很嚴峻,但我們只要沉著冷靜、積極應對就可以妥善化解這一困局。”何世紅對此很有信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