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透視中國 海運成本上漲傷及中國出口幾何

2008-9-17 10:2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的制造業和出口所面臨的危險似乎不那么可怕,外國公司不會輕易離開中國   在陸地上,高油價造成了運動型轎車失寵,迫使汽車制造商改變生產線;在天空中,燃料成本壓力使得航空公司紛紛提高票價并削減航線;在海洋里,海運費上漲會不會冷卻中國的出口?
  幾周前,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經濟學家杰夫·魯賓和本杰明·陶在發表的備忘錄稱,制造業向中國大量轉移的趨勢可能已經開始逆轉。40英尺標準集裝箱從上海至美國東海岸的海運費,已經從2000年的3000美元漲到現在的8000美元,昂貴的運輸成本可能會使利潤率原本微薄的中國出口商無利可圖。如果油價和海運費持續在高位徘徊,對于目前將生產環節放在中國的許多西方公司來說,在本土或者鄰近的國家生產也許更劃算。
  “這可能會使全球貿易格局發生劇變”,摩根士丹利倫敦首席貨幣經濟學家史蒂芬·簡認為,“高昂的海運費甚至可能葬送目前東亞的出口帶動型經濟模式,由于中國大陸向歐美出口的大量成品,其零部件是從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進口的,顯然,運輸成本(在可承受范圍之內)是這種區域生產模式得以運轉的重要因素。”
  2008年上半年,中國的出口增長率放緩至21.9%,年初這個數字是27.6%。制造業和出口中心地區廣東省,出口增長率由年初的26.4%急速下降至13%。
  但筆者認為,就算有制造企業會從中國撤離,也不會是大批量的。最近的統計數字只是說明中國的出口增長步伐在放緩,而不是出口量在下降。海運費上漲只是一方面原因,2008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升值約7%,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政府不鼓勵廉價商品出口,外國進口需求下降,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中國的出口增長率放緩。
  已經有跡象表明,中國官方正在重新考慮對廉價商品制造商的政策。8月1日,財政部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將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稅率由5%提高到11%。成千上萬的小工廠倒閉讓中國政府擔憂,此舉意在幫助廉價商品的制造商。
  中國大多數出口商使用FOB原則(即離岸價,賣方在裝運港船上交貨),理論上,海運費上漲應由大洋彼岸的買方承擔,但在實際運作中,買方肯定會要求賣方分擔部分成本。進口大戶,比如沃爾瑪,還會迫使海運公司降低費用。
  一家美國建筑材料公司的上海分部總經理說,“總體來看,與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相比,海運費對出口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在通常情況下,中國制造,出口美國的一雙鞋的零售價中,海運成本只占3%-4%。
  另外,將生產環節搬出中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全球最大的摩托車和自行車頭盔制造商韜略運動器材公司(Strategic Sports),在廣東設有兩個工廠,公司創始人諾曼稱,“如果不在中國生產,那我就不得不在我的主要銷售市場北美和歐洲設立新廠,未來海運成本可能會下降,而歐美的勞動力成本則不會。”
  所以,中國的制造業和出口所面臨的危險似乎不那么可怕。沒人知道油價在下個月是達到200美元還是降至100美元以下,外國公司不會輕易離開中國。一家電子設備公司的高級經理說,“海運成本高漲給了我緊迫感,激發我們更有效率、更具競爭力。”
  倘若油價達到200美元,對于中國的出口商和全球的許多公司,后果無疑都將是災難性的。但如果說海運成本上漲會引起世界經濟劇變,就是危言聳聽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