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網助推長三角“擴容” 區域一體化升級
2008-9-15 16: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8年,長三角鐵路建設進入快速發展的高潮期,覆蓋上海、南京、杭州、寧波、臺州、合肥、安慶等地的18項鐵路建設工程項目計劃動工,這將推動長三角“擴容”,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升級,長三角的服務和輻射功能將有新的定義。
2008年,上海鐵路局迎來了鐵路建設的新高潮,年內擬動工建設的項目達18項,數量前所未有。2008年續建項目剩余投資規模約153億元,鐵道部下達的新開工項目投資規模約1810億元,投資規模空前。擬開工項目大多為客運專線或城際鐵路,建設標準較高。
今年7月1日,倍受關注的滬寧城際鐵路全線動工,預計將于2010年7月1日前通車運營。建成后的滬寧城際鐵路作為客運專線,將承擔沿線各城市、主要中心城鎮之間的旅客運輸任務,兼顧少量跨線客車,輻射區域范圍更廣,旅客運輸量將明顯增加。
杭(杭州)甬(寧波)客運專線、寧(南京)杭(杭州)鐵路、寧(南京)安(安慶)城際鐵路等一批高等級鐵路,也在有序推進前期工作,有望年內開工建設。
甬(寧波)臺(臺州)溫(溫州)鐵路建設與溫(溫州)福(福州)鐵路建設齊頭并進。在甬臺溫鐵路建設中,重點工程鳳凰山隧道、烏巖山隧道、太坤山隧道、寧波特大橋、甌江特大橋目前均已完工。房屋工程于今年5月份全面開工。寧波段、溫州段自今年8月開始鋪軌,到年底兩段對接全線鋪通。
上海鐵路局局長吳強表示,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年旅客發送量和增長幅度均居全國之首,動車組的開行數量和旅客發送量也位列全國第一,這主要是源于長三角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區域一體化發展帶動了客流、物流的快速流動,交通運輸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盡管鐵路建設迅猛發展,但運輸能力較需求而言仍顯不足。吳強告訴記者,目前鐵路運輸還存在長短途運輸不能兼顧的現象,將來中短途巨大市場一旦開發出來,鐵路的客運、貨運量將出現幾何式增長。
在土地、能源、資金壓力下,長三角擴容成為其內在發展需求。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的《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長三角的區域范圍已由“16城市”擴容至“上海、江蘇和浙江的全部區域”。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孫章說:“鐵路本身就有跨越地區的特性,它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重要的基礎設施。區域經濟的發展要求生產要素快速流動,因此,交通和通訊的發展是前提。目前,長三角的路網布局主要聯系的是16個城市,將來還要向蘇北、浙南延伸。長三角擴容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使然,而鐵路建設將為其提供強力支撐。”
記者從上海鐵路局了解到,上海鐵路局管內的鐵路建設已經突破了長三角地區,開始向周邊城市延伸。合(肥)寧(南京)鐵路是我國首批開工建設、第一條以時速250公里開通的客運專線,2007年12月全線基本建成,于2008年4月18日開通運營。8月1日,合寧線首次開行5對動車組列車,其中合肥至南京2對,合肥至上海3對,合肥至上海最快只需2小時59分。
合(肥)武(漢)鐵路是我國首批設計時速超過200公里的客貨共線鐵路,全長約24公里的金寨、紅石埂、紅石巖三座隧道,采用當今世界先進的無砟軌道技術,全線計劃年底基本建成,屆時,合肥至武漢的行車時間將由目前的8個半小時縮短為2個小時。
今年7月1日,銅陵至九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從而結束了南京至武漢沿江沒有鐵路的歷史,先期開通貨車,9月將開通客車。
孫章說,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積極推進重大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增強區域發展支撐能力。長三角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2007年其經濟總量突破5萬億元,占全國經濟總量的20%以上,因此提高長三角地區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在全國具有戰略意義。而長三角周邊地區參與泛長三角區域的產業分工,對于促進長三角新一輪區域發展的意義十分重大。鐵路建設將推動長三角強化服務和輻射功能,充分發揮對周邊地區、長江流域及其他地區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