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管理,短板決定水多少
2008-9-14 3: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企業降低成本的新戰略的要求下,對采購部門這塊短板的培訓被嚴重忽視,只能說企業的高層陷入了視覺盲區,人力資源戰略沒能夠圍繞著企業的戰略來實施,使企業無法提升競爭力。
“木桶理論”都知道,短板決定水多少,要想實力快提高,加長短板才有效。
一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決于構成木桶的那些較長的木板,而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要使木桶能盛更多的水,就要設法加長這塊最短的木板。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木桶理論”。企業的經營管理也是如此,由于企業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因此要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強最弱的部門和環節。然而,為什么許多企業卻看不到這一點呢?
F公司是一家生產型合資企業,在行業進入成熟期后,由于市場增長緩慢,各企業生產能力過剩,價格戰成為了競爭的主要手段,因此,成本控制已經成為市場競爭及生存的關鍵因素,在企業內全方位地降成本就成為一項長期的重點工作。然而,作為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重要一環的采購和庫存管理,在降低成本工作中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原材料庫存居高不下,庫存管理方法落后,物資采購技巧差勁,價格談判被動,對所采購物資的技術質量要求一知半解…,最終導致降成本指標沒有完成,拖了企業的后腿。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仔細分析一下采購部門的人員組成,就可以明白了:一部分雖然為有一定資歷的老員工,但是由于是從專業不相關的崗位上調轉而來的,只會機械地按照計劃部門的要求轉發訂單,沒有創新意識和能力;一部分是憑關系進入公司的,本身能力較差,不能從事技能要求高的崗位工作,最終被上級安排到這個被視為不需要什么專項能力的采購崗位上,則其業績可想而知了;還有一部分是剛畢業一兩年的大學生,在生產現場經過簡單的走馬觀花式的實習后,被充實到采購崗位,由于缺乏有效的傳幫帶,因此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采購部門的人員素質根本無法滿足日常工作的要求,造成問題的原因我們雖然無法解決,但是對于企業來說,通過強化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和技能,還是能夠做到的。然而,令人驚奇的是,F公司從成立以來,從來沒有組織過對采購人員的真正的崗位技能培訓,幾乎是放任自流,則員工的能力提高緩慢,該部門成為木桶中的那塊短板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但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F公司每年都要花重金外聘老師對營銷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安排技術人員輪流赴國外進行技術交流,這種情況的不斷持續,導致木桶的長板更長,而短板依舊,木桶中的水依然是那么多,企業的競爭力不僅沒有提高,而且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逐步陷入了經營困境。
不能說F公司不重視培訓。F公司把公司的資源集中用于營銷和技術等方面,寄希望打造出核心競爭力,以形成競爭優勢。但是,在企業降低成本的新戰略的要求下,對采購部門這塊短板的培訓被嚴重忽視,只能說企業的高層陷入了視覺盲區,人力資源戰略沒能夠圍繞著企業的戰略來實施,使企業無法提升競爭力。如果企業自身無法認識到這一點,就需要借助咨詢機構的外腦進行健康診斷,找出病因,然后通過培訓,增長短板,真正提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