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推動我國物流信息化發展進程的重要意義
2008-9-13 0:1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信息化的意義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大趨勢。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制造業先后經歷了機械化、電氣化和信息化三個階段。信息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不僅創造了新興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而且通過滲透和輻射,使機械、冶金、化工、紡織、服裝等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理念都發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變化。進入21世紀以來,新經濟的特征日漸的突出,生產、流通和消費間的運用網絡和組織模式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傳統的物流方式向現代的方式引進,加強中國物流信息化的建設與推進,不僅有利于物流企業自身經營理念和管理體制的變革,而且對其它傳統的物流倉儲、運輸等企業的轉型都有啟示和示范意義。隨著通信、計算機軟件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引用,以及互聯網的日益普及,信息化成為信貸物流的普遍特征,信息化操作和管理是整個物流行業發展對物流企業的提出的必然要求,成為重要的支撐和保證。物流信息化就是在物流的各個環節廣泛引用信息的技術,具體表現在物流信息的商業化、信息數據的數據化和計算機化,信息傳遞的標準化和實施化,信息存儲的數字化等等。從世界上發達國家走過的歷程來看,在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都要向物流信息化的方向發展,我們中國工業化已經基本上到了一個高級的階段,向物流信息化發展,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無論是日本、韓國、美國,都是走過了這樣一個進程。電子信息、自動控制、現代管理、先進制造等多項高新技術,能夠同時調控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有效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加快企業對市場的響應速度,從而大幅度地增強了制造業的競爭力。發達國家的制造業早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就基本實現了信息化,現在正在向高度智能化和網絡化方向發展。目前各主要國家都在大力推進制造業信息化,以維持自己在世界分工中的有利地位。我們必須把握這個大趨勢,并且緊緊咬住,奮起直追。
國際上發達國家在物流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情況
眾觀國外物流信息化:美國在1988年才真正開始走向現代物流,而日本也是在1992年開始的。盡管如此,現代交通體系的建立已經激發了現代物流的活力。在交通信息化的基礎上,國外的現代物流業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交通、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仍然有近二十年的差距。在發達國家的物流發展史中,日本、德國美國是物流信息化發展較快的國家,出現了像不來梅、東京等物流園區典范。德國政府將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與交通干線、主樞紐規劃建設等統籌考慮,在廣泛調查生產力布局、物流現狀的基礎上,根據各種運輸方式銜接的可能,在全國范圍內規劃物流園區的空間布局、用地規模與未來發展。和日本一樣,德國物流園區內的物流企業的現代化發展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視,各種信息化、自動化、電子化的設施和技術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的應用和推廣在促進物流企業發展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和加強了物流園區的主導地位。美國的物流配送業發展起步早,經驗成熟,尤其是信息化管理程度高,對我國物流發展有很大的借鑒意義。美國物流信息配送中心主要靠計算機管理。業務部通過計算機獲取會員店的訂貨信息,及時向生產廠家和儲運部發出要貨指示單;廠家和儲運部再根據要貨指示單的先后緩急安排配送的先后順序,將分配好的貨物放在待配送口等待發運。配送中心24小時運轉,配送半徑一般為50公里。目前國內外對智能交通系統的理解不盡相同,但不論從何種角度出發,有一點是共同的:智能交通系統是用各種高新技術,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提高交通效率,增加交通安全性和改善環境的技術經濟系統。美國交通部長將智能交通系統稱作交通發展的一次革命。據稱,美國每年投入2.13億美元用于智能交通系統的試驗和部署,在其75個大城市中,已有36個城市擁有中等或高水平的智能交通系統,還有10個城市也即將具備。以美國為例:上世紀90年代以來該國電子商務如火如荼地發展,使現代物流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據統計,1999年美國物流電子商務的營業額達到80億美元以上。電子商務帶來的這種交易方式的變革,使物流向信息化、網絡化進一步發展。此外,專業系統的推廣使美國物流管理實現了智能化,提高了整體效果。歐洲的物流信息化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考慮到成本因素,一些跨國公司紛紛在勞動力低廉的亞洲地區建立生產基地。在物流過程中,歐洲物流企業的需求信息直接從顧客消費地獲取;采用在運輸鏈上實現組裝的方式,使庫存量實現極小化。信息交換采用EDI系統,產品跟蹤應用射頻標志技術,信息處理廣泛應用互聯網和物流服務方提供的軟件。目前,電子物流正在歐洲興起。
我國物流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在利用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現代化的交通、物流方面,我國仍處于初期探索階段。相比之下,國外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幫助交通、物流行業實現了脫胎換骨的轉變,實現了高效的運作,在社會和經濟兩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效益。我國目前的商品經濟比較發達,但物流配送明顯滯后。長期以來,商流與物流分割,嚴重影響了商品經營和規模效益。實踐證明,市場經濟需要更高程度的組織化、規模化和系統化,迫切需要盡快加強建設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發展信息化、現代化、社會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流通體系的重要內容。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利用現代化的設施,但目前還不可能達到發達國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現代化程度,只能從國情、地區情況、企業情況出發,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隨著電子商務的日益普及,中國的物流配送業一定會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發展。
實施物流信息化的關鍵因素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中,現代企業物流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現代物流是企業供應鏈中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將物品、服務和相關信息從原始點向消費點有效益地流動以及存儲的計劃、執行和有效控制的過程。現代企業物流信息化,則是適應經濟全球化與市場一體化的要求,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和現代化方式,對物流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對資源進行快速整合,并使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最優集成的管理模式與創新。對于現代物流業來說,信息是未來物流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信息技術是現代物流發展的核心技術,物流信息系統的發展要擺到區域物流發展的重要位置,這是世界物流發展的經驗。專家認為,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本質區別就在于,在現代物流中“信息”是第一要素,它取代了傳統物流中“運力”的第一要素的地位,因此物流信息系統是發展現代物流的支柱。我國企業需要從六個方面加速物流信息化,實現物流現代化,加快物流效益提升。1、加速企業物流市場信息化,構筑網絡物流與物流網絡平臺;2、加速物流關系管理信息化組建企業“鏈型”物流新模式;3、加速物流配送信息化建立企業物流支撐體系;4、加速物流信譽貫通信息化打造企業物流品牌;5、加速定制物流信息化創新企業流程再造;6、加速物流核算管理信息化有效提高企業物流效益。
作者簡介
王凌峰,國際物流學會委員國際電子商務師學會委員國家職業培訓與就業專家師資委員特聘物流講師 中國物流與電子商務專家人才中國物流學會會員 中國物流工程師學會會員中國商業經濟學會會員 作家協會會員職業資格:國家一級物流師國際注冊高級物流師英國皇家4級物流認證國家注冊采購師 國家工業信息產業部電子商務應用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