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用背景
長期以來,假冒偽劣產品成為社會的毒瘤,侵害廣大名優企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保護企業和消費者利益,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國家和企業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用于防偽打假。在物流行業,我國物流的效率低下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據有關機構介紹,物流成本占了我國GDP的21%左右,而先進工業國家的這個比率僅在8%左右。要提高物流的效率,使其在GDP中的比值降低到先進工業國家的比率,路途十分艱難,但RFID技術在物流領域應用,將是一種提高物流效率的有力手段。由于Wal-Mart和Metro兩大全球零售商巨頭率先提出在其零售管理中首先使用RFID技術,一時間,RFID技術成為國際、國內各種媒體追蹤報道的焦點,此外,業界的市場分析公司紛紛做出統計和預測分析報告,顯示RFID到2007年有望增長22%,并且這種增長速度在逐年加快。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加工廠,所以中國將是未來RFID應用最具潛力和發展前景的市場。
二、建立RFID數字化監管方案的必要性
RFID技術被稱為二十一實際最具成長性的信息技術之一,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國必須實施有效的技術發展戰略,加快RFID技術的自主創新,才能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 建立防偽物流數字化監管方案是經濟全球一體化的需要
建立防偽物流數字化監管方案,可最大限度的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有效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保護企業和消費者的權益。
(二) 傳統防偽物流方案存在諸多問題
傳統防偽物流方案存在的問題是:信息不實時、有局限性;數據傳遞存在著一定泄密或丟失的危險,不能建立覆蓋全過程的動態數字化防偽與物流監管流程。
(三) RFID為建立完整的數字化監管方案提供了技術支持
根據電子標簽芯片中具有唯一ID號的特點,結合在線條碼數據采集設備、讀寫器和RFID打印機技術,可實現倉儲管理、物流管理、監督銷售以及防偽打假等諸多功能。
三、系統主要硬件構成

四、電子標簽與條形碼的對應

五、RFID防偽物流數字化監管的工作原理
根據數據加密算法原理,將產品代號、生產批號、有效日期和其它變量數據進行加密運算處理,可以生產數字化監管編碼,為防偽與物流管理應用建立基礎數據庫。將數字化監管編碼通過加密程序寫入RFID芯片中,并把包含ID號的數字化監管編碼通過廣域網或局域網存入中心數據庫。數字化監管編碼與RFID讀取技術可連接各種信息,滿足企業管理各個環節數字信息的共享,建立從生產商、物流到客戶之間完備的防偽物流數字化監管方案。
六、方案優點
1、服務對象更加廣泛,服務的內容更加豐富;
2、實現了靜態信息和動態信息的有機結合,為相關企業管理、物流防偽、經銷商、消費者甚至政府監管部門提供更多的防偽物流與數字化監管的功能;
3、很強的可擴展性和兼容性,可以與企業的ERP系統進行連接,實現數據信息的交互與共享,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