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耀琪、唐聯彬

白云機場(10.69,0.10,0.94%,吧)成為花都經濟引擎 戚耀琪 唐聯彬 攝
本報記者 戚耀琪 通訊員 唐聯彬
探營4
廣東現代
產業體系建設
在珠三角諸市縣中,花都的制造業并非數一數二。然而2005年落戶花都的新白云機場,讓花都率先走出傳統制造業的經濟老路,大氣魄地重新規劃起全區的發展戰略。而占地2843畝、總投資約3.7億美元的聯邦快遞亞太區轉運中心確定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則是該區空港經濟騰飛的又一個標志事件。
機場成最強經濟引擎
“將來撐起花都經濟的就是這兩個部分,一個是汽車城,一個就是空港城。空港經濟不僅是運輸物流這么簡單,在規劃中我們有高新科技,產業配套,第三產業的服務區。”花都區區委書記潘瀟對記者說。
據介紹,花都空港經濟區規劃了包括空港國際物流園區、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配套產業園區、機場高新科技產業基地、機場商務區等四大區,形成一個足足36平方公里的空港經濟區。
2007年,白云國際機場客運量全球排名進入前30名;貨運量全球排名上升至22名,新白云機場已成為我國連接世界的客、貨集散三大中心之一。目前白云機場航空網絡覆蓋面不斷擴大,2007年國際航線接近60條,國內航線120多條,從廣州出發可直達國內110多個城市,國外50多個城市。機場能量的輻射,讓花都所倚重的機場經濟開始有了實質的飛躍。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由于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投入運營、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亞運會召開等因素影響,2010年白云機場國際航線將達到100條左右,國內航線將超過130條,客運量、貨運量排名有望進入世界前20位和15位。白云機場綜合樞紐的地位將進一步突顯,強有力地支撐空港物流業發展。
機場,鐵定成為花都經濟得以長盛的一個聚寶盆。
打造“孟菲斯模式”
區委書記潘瀟放言,花都將用10—15年時間真正成為亞洲先進的制造業基地,用15—20年的時間打造出亞洲一流的航空物流基地。歷史國際經驗表明,只有構筑大型貨運空港區,才能形成一個對航空依賴較強的產業集群。
一項由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美國坎貝爾-希爾航空組織共同完成的研究顯示:到2010年,聯邦快遞位于花都的轉運中心將為中國經濟帶來110億美元的直接產出。這一數字2020年將升至630億美元。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的進駐,就能為白云機場新增60萬噸以上的貨物吞吐量。這相當于白云機場2004年全年的貨運吞吐量。
這是亞洲唯一也是除美國本土外最大的貨運轉運中心,落戶后產生的強大物流引擎作用和帶動效應,將帶動空港指向性強產業集群的快速形成,并將大大推動花都乃至華南地區的經濟脈動。花都對此做了一個形容:打造中國的孟菲斯。
據了解,聯邦快遞所在的美國孟菲斯市與花都的境況相似,也是一個人口不多的農業縣市,但是因為速遞業的發展,孟菲斯已從一個農業區發展成為田納西州最大的城市。“打造孟菲斯模式,并非只是建個聯邦快遞轉運中心,對于花都而言,是要借助這個平臺,打造一個新的經濟體。”龍永圖這樣指路。按照這樣的思路,花都已開始實施“機場帶動物流,物流帶動產業”的發展戰略。
構建臨空產業體系
今年1-7月,花都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56.24億元,同比增長14.0%,一個交通發達、宜商宜居的現代化城區正在逐步成型。總投資40億元的香港合和新城與中國知名的三家航空公司以及兩個五星級酒店等項目相繼落戶。根據預測,今年花都區在空港物流相關產業方面的收入增長將達到200%,明年增長趨勢更加強勁。
省委政策研究室今年通過調研,作出了空港經濟是廣東未來經濟發展新引擎的結論。為了打造現代化空港城,花都也花足了心思。爭取設立廣州空港綜合保稅區,這樣一來,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空港經濟園區就有了更多的勝算。力爭把現在已經有的空港經濟發展規劃,納入到廣州市的大規劃當中。最終,花都就是要積極構建一個以現代物流、飛機維修、電子、生物制藥為重點的臨空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