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統助推物流發展
2008-9-10 15:3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紀壽文
智能運輸系統(以下簡稱ITS)是在較完善的道路設施基礎上,將先進的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傳感器技術和系統工程技術集成運用于地面運輸的實際需求,建立起全方位、實時準確、高效的地面運輸系統。ITS強調的是系統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務的廣泛性,其實質上是利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的運輸系統進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種信息化、智能化、社會化的新型運輸系統。隨著智能交通系統運用的廣泛化,對現代物流發展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ITS與現代物流
運輸是現代物流的核心功能,配送是現代物流直接面向客戶的末端環節。在經濟全球化和全球能源價格上漲的大趨勢下,快捷、高效、低成本的運輸和配送服務需求進一步強化。ITS技術肩負著實現運輸現代化的使命,這一要求使ITS技術和現代物流活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ITS技術主要應用于現代物流中的貨物運輸和配送活動,其給現代物流活動帶來的變化表現為通過提高運輸的效率和安全性來實現物流的效率化和最優化,最終達到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目的。在這一技術支持下,形成物流貨源信息采集、貨運車輛監控、配送優化調度管理、網上運力資源管理、無線倉儲管理等多種信息技術集成的一體化現代物流業務運營管理體系。
例如,在運輸和配送過程中,往往由于車輛駕駛員對路網中的交通擁擠、交通事件(如災害、事故、重大事件的交通管制等)等動態信息不能及時獲取,導致貨物在途中的時間延長以及道路的通行能力急劇下降,從而出現時間延誤、成本上升、效率下降、服務水平降低等一系列問題。通過對ITS的動態交通信息發布和誘導技術,及時有效地為駕駛員提供實時的交通信息。
駕駛員可以通過ITS的車輛路徑優化技術,對車輛進行實時的配送路徑規劃和誘導,選取動態交通狀況下最合理的運輸路線,使他們避開擁擠的路段來盡快完成運輸和配送任務,從而實現物流的暢通。同時,也有助于提高路網的通行能力,減少交通阻塞的發生。通常在同樣的情況下,通過動態誘導的駕駛員平均比未被誘導的駕駛員要少用10%的行駛時間。
又如,利用ITS的GPS/GIS車輛定位監控技術,物流管理者通過車輛跟蹤和定位可實時地對在途貨物進行監控,使其容易實現對物流的全程跟蹤,利于保證運送貨物的安全性,也利于對駕駛員進行監督。此外,當在途中車輛或貨物出現意外情況,或者臨時更改配送任務時,通過基于GPRS的車輛優化實時調度技術,能使物流管理者根據監測到的信息迅速作出應對決策,實現實時優化調度管理。
ITS應用現狀
國際上公認的ITS的服務領域包括:先進的交通管理系統、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商用車輛運營系統、電子收費系統、公共交通運營系統、應急管理系統、先進的車輛控制系統。
美國是應用ITS較為成功的國家之一。據報道,目前ITS在美國的應用已達80%以上,而且相關的產品也較先進。美國ITS應用在車輛安全系統 (占51%)、電子收費 (占37%)、公路及車輛管理系統 (占28%)、導航定位系統(占20%)、商業車輛管理系統 (占14%)方面發展較快。
日本早在1973年就開始了對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日本的ITS主要應用在交通信息提供、電子收費、公共交通、商業車輛管理以及緊急車輛優先等方面。目前日本已有超過2000萬的汽車導航系統用戶。
國內ITS的研究與應用也在蓬勃發展。國家科技部在2001年組織了全國的數十位ITS專家制定 “中國ITS框架體系”,交通部的國家IT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98年制定了未來20年我國ITS的發展戰略,國內數所高校已成立了ITS研發中心。目前國內每年都有大量的ITS相關課題的研究、學術會議,各種刊物會議上關于ITS的學術論文的數量增加很快。在國內典型城市進行了ITS示范工程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在ITS技術方面,衛星導航技術在汽車運用上得到了較為廣泛地應用,國內約有20%的汽車都安裝了相關的衛星導航系統。城市交通信息的采集、發布和交通流誘導技術正在大中型城市開始得到應用。
未來,ITS中的車輛駕駛安全技術、危險事故應急救援和疏導技術、貨運網絡優化調度技術等技術會得到充分的重視,并且各種技術之間出現了信息融合、集成的特點,ITS呈現出人、車、路一體化發展的趨勢。
(作者單位: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