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應讓糖業“甜”下去

2008-9-10 15:2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楊達卿
    “1噸蔗糖2700多元,1公斤只有2.7元,比賣白菜還便宜。”這是近日某媒體對國內蔗糖生產市場的報道。制糖業被譽為“甜蜜事業”,但據報道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食糖價格基本4年一個大起大落,食糖已成為我國價格波動較大的農產品之一。今年,同樣又是豐產滯銷,糖農又是最大的受傷者。
    不同的是對問題的處理出現兩種態度:一是保護糖農利益。在今年7月某糖業協會組織座談會上建議加大對市場干預力度,確保廣大糖農利益,避免向農民打白條現象再度出現;二是因制糖業是創收支柱產業,一些地方政府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為保護本地企業還給予產能擴張照顧。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反思過去 “重生產、輕流通”的思維定勢。現在看來,屢屢發生的糧食、棉花等農產品滯銷,提醒我們在農業發展上,同樣要改變“重生產,輕流通”的思路。
    對糖業豐產滯銷問題,建議保護糖農利益杜絕打白條的想法,若無具體的產業政策去推進,就等于給保護糖農的說法打另外一種白條。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是甘蔗、糖制品等流通出去,根本問題是糖業流通體制的完善。
    而為保護本地支柱產業,保護本地產能擴展的做法未必能拯救企業,還可能因為產能過剩造成更大的傷害。這是區域利益的博弈,需要國家宏觀調控。現在廣西、福建、湖南等地區都是制糖重地,糖市上的優勝劣汰,追求著 “剩”者為王——誰能撐到最后不死,誰就是糖市老大。這種競爭必然造成資源浪費,并傷害糖農,更傷及產業。
    要改變這種狀況,一個根本出路是積極建設流通體制,尤其發展專業現代物流,以物流促商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