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鞋等外貿企業變身出口中介尋活路
2008-9-10 13:0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出口增速放緩令外貿行業“雪上加霜” 變身出口中介 小企業尋活路
與國外做生意,在普通市民看來是一個很光鮮的行業,賺的可都是外匯。然而記者近日調查了解到,受美國次貸危機、全球經濟發展放緩、出口退稅降低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今年國外訂單明顯減少,產品出口利潤萎縮,外貿行業正面臨困難的時刻。
據了解,佛山是個外向型制造業基地,家電、家具、陶瓷、服裝產品遠銷歐美等地,大大小小的外貿公司多達上千家,其中八成以上為小型外貿公司。在出口困難面前,實力雄厚的大公司為化解經營困境,將業務延伸至實業生產,實現自產自銷,從而提高出口利潤,小型外貿公司則面臨倒閉危險。
新聞提示
據海關部門的統計,今年1~7月一般貿易陶瓷、服裝、玩具等7大類傳統產品合計出口21.45億美元,僅比去年同期增長一成,增速大幅下滑了25.7個百分點。
在品種上,箱包、塑料制品、鋼鐵制品出口明顯下降,紡織服裝、鞋類和玩具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出口形勢嚴峻。出口增速大幅下滑,這對于外貿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
現狀:外貿“受凍”小公司難分一杯“羹”
“現在外貿行業的發展出現兩極分化,大公司發展壯大,而小公司則沒飯吃,”佛山市一家外貿公司的負責人王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以來,全球經濟發展整體放緩,佛山作為“世界工廠”的出口受到重大影響,外貿行業遭遇"寒冬",佛山外貿公司主要以小型為主,出口的主要業務也是陶瓷、服裝、玩具等傳統產品,但這些產品出口都大幅下滑,外貿行業也相應"受凍"。
除了今年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外,對小型外貿公司更為不利的是,出口業務逐漸呈現規模化,出口業務普遍集中于大公司,小公司很難再分得一杯“羹”。有關負責人介紹,以鞋類出口為例,截至目前,佛山市一般貿易出口鞋類的公司有102家,總數較去年同期減少22家,但是,出口值超過100萬美元的企業有20家,數量上與去年一樣沒出現變化。
據有關部門統計,在鞋類出口大幅下降的形勢下,這20家公司共出口鞋靴增長近三成,占鞋類出口總值的比重接近八成,減少出口或者停止出口都是小型的公司。
調查:大多小型外貿企業徘徊"生死線"
記者從佛山外經貿局了解到,目前,佛山純粹經營外貿業務的公司有1000多家,但八成以上屬于小型甚至微型公司,最小公司就是一臺電話、一臺傳真機、幾名業務員。
隨著出口權審批放松,很多大型生產企業都擁自己的外貿部,原先的外貿公司多數只負責接訂單、代理報關等業務,已不再具有優勢。再加上今年外貿行業"遇冷",加速了一些小型公司倒閉的速度。
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外貿企業目前已進入困難時期,訂單大幅減少,多數企業面臨倒閉的邊緣,尤其是占了八成多的小型外貿公司。“訂單減少既有外部經濟環境的原因,也有公司自身平臺過小的原因”,華源進出口公司負責人王先生表示,規模較大的生產企業都選擇與大型外貿公司合作,小公司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記者對佛山二十多家小型外貿公司進行調查,九成以上的公司表示,如果大環境沒有轉好,極有可能會在近期選擇關閉。“參加展會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很多業務都是在網上找的,客戶關系不夠穩定。”華源進出口公司負責人王先生說。
外貿業發展 面臨"四座大山"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受經濟放緩、人民幣升值等多方面影響,外貿公司現已走到了一個發展的瓶頸,正面臨“四座大山”。
難題一:訂單大幅縮水。這是外貿公司目前最大的難題,多數公司訂單減少40%,個別公司甚至達到六成以上。
難題二: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越來越多的生產商有自己的出口權,有實力、產品好的公司一般不大喜歡與外貿公司合作。
難題三:成交率非常之低。很多外貿公司開展業務的平臺小,平臺小是因為實力比不上生產商,有實力的采購商直接從生產商訂貨,小公司只能從網絡上找客戶,客戶不穩定成交率低。
難題四:出口利潤受擠壓。受人民幣升值影響,以美元結匯的外貿行業利潤相對降低,而產品提價國外客戶并不買單。
出路:嘗試"代理制"當出口中介
據華源進出口公司負責人王先生分析,即使未來出口恢復增長,專業的外貿公司也不可能再過"好日子"。"長期以來,外貿公司的經營模式是從國外拿訂單,然后在國內收購產品出口,改變經營模式是繼續生存的唯一出路。"王先生說。
“生產企業雖有出口權,但并不專業”,王先生說,生產企業如果自己包辦出口,要聘請一批業務員,在業務不多的情況下并不劃算。“不少小型外貿公司負責人表示,將從“收購模式”轉變為“代理模式”,外貿公司對報關、結匯等外貿程序比較專業,公司利用這些"專業優勢”為生產企業服務從而賺取代理費,也就是外貿企業在出口業務中只承擔中介服務,不參與貨物的實際買賣。
另一方面,雖然出口遇冷對大型外貿公司的沖擊并不明顯,但不少企業未雨綢繆,轉向投資實業生產。廣東智拓公司本來也是一家以經營外貿業務的公司,最近該公司成立自己的家具生產基地,還注冊了自己的品牌,一方面可以保證貨源穩定,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產品出口利潤。
支招:開拓新興市場可獲政府資助
佛山市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外貿公司遇到的問題,近日省里出臺了扶持外貿行業的政策,已決定增加今年扶持外貿專項資金2.3億元,其他職能部門也會后續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出口7大傳統密集型商品的一般出口貿易將獲得退稅征退差資助。
上述負責人表示,不排除一些實力不強的外貿公司在此次出口"寒冬"期內倒閉,但這也是市場自然調節的結果,符合正常優勝劣汰的規律,政府不可能扶持每一家公司順利渡過難關。
“外貿公司要化解困境,關鍵還是在于自身調整”,該負責人建議,首先公司可精簡人員提高效率,從而降低經營成本;其次是外貿接單方式多元化,包括參加展會、網上貿易等;此外,還可嘗試開拓中東等新興市場,“目前有5000多萬元資金是專門用于資助新興市場開拓”。這位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