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三個對接"贏取融入北部灣開放開發主動權
2008-9-1 12: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靈山縣緊緊抓住《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的歷史性機遇,深入貫徹市委“以港興工,三化互動”發展戰略,突出“三個對接”, 加快融入北部灣開放開發,贏取發展主動權。
發展思路對接謀取發展良好態勢
為了適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的新形勢,貫徹市委“以港興工,三化互動”發展戰略,推動科學發展、加快發展,該縣結合改革開放的實際,進一步理清了全縣的發展思路:以工強縣,三化聯動,把靈山打造成為北部灣承接產業轉移基地、物流集散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基地、城鎮化建設示范縣,構建富裕文明和諧新靈山。在此思路的指引下,該縣通過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完善工業項目推進的工作體制和服務機制,壯大規模工業企業和發展特色支柱產業等強力措施,全縣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1至7月,全縣新開工項目75個,續建項目64個,完成投資7.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32億元,增長40.37%;財政收入3.26億元,增長13.8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56億元,增長30.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19億元,增長25.03%;全縣引進國內協作項目21個,合同金額14.39億元,同比增長53.2%,引進到位資金5.35億元,同比增長20.25%。
發展規劃對接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
按照《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對靈山縣的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和發展重點,該縣組織有關部門編制完善城鄉建設規劃,重點抓好城鎮體系規劃,重新修編了縣城、陸屋、武利、檀圩、石塘、太平、沙坪等城鎮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城鎮功能定位。縣城按照南進西拓的思路,重點編制了新城、沙路、官屯、將軍鋪、梓崇、新洲等新區開發和竹園村、環秀公園、百貨大樓等舊城舊村改造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公交、燃氣、園林綠化、住房建設、排污排水等專項規劃,進一步提高了規劃設計水平,拓寬了城市框架,集約利用了土地,完善了設施功能,適應了欽州市、欽州港加速發展的輻射。為了加快工業化進程,該縣工業區總體規劃開發“一區三園七片”面積共30平方公里,在工業園區的建設中,突出加快了陸屋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的建設,以承接欽州港大項目、大企業的一些下游項目、下游企業、下游產業鏈,并接受欽州港臨海大工業、大項目、大企業對靈山發展的帶動、輻射作用,全縣的發展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
體制機制對接增大經濟發展容量
為了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和發展環境融入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該縣有重點地不斷推進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一是加快了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把縣政務服務中心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的重點和示范窗口,營造“重服務,高效率、零障礙”的政務環境。今年1月1日至7月24日,縣政務中心平均每天辦理事項約581件,提前辦結比率為93.79%。二是積極推進投融資機制創新,搭建投融資平臺。組建了工業區管理委員會、縣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推進 “一區管多園”管理模式和發展模式,通過獨資、合資、入股等方式,積極探索民間資本參與工業園區建設,并制定了一些有利于項目引進、土地審批、園區發展等政策措施,強化園區的項目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能力,增強園區對欽州港臨海大工業項目下游企業和東部產業轉移的吸引力。三是推進土地利用機制的創新,著力緩解工業化、城鎮化建設與土地資源制約的矛盾。該縣成立了土地儲備審批委員會和土地儲備中心,建立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增強政府對土地供應的調控和保障能力,目前縣土地儲備中心已經收購儲備土地400多畝。同時,通過清理閑置低效利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收地”、通過盤活破產企業和關停淘汰企業“換地”、通過舊城改造“騰地”、通過鼓勵集約用地“節地”、通過盤活國有農林場“增地”,使經濟發展容量進一步增大。(勞乾益 何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