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急拋171億大單 設備商暗中謀變
2008-9-1 10:5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眼看著CDMA網的用戶在不斷流失,中國電信一天也不想拖。”電信專家、飛象網CEO項立剛對本報記者說。在他看來,中國電信正在熱火朝天進行著的CDMA網絡招標,正說明了電信現在的積極態度。
7月22日至8月9日,中國電信陸續發布了2008年第一期移動網絡(CDMA網)建設的招標公告。其中包括業務網工程、核心網工程和無線網工程。
到目前,業務網工程的招標工作已經基本結束,核心網和無線網的招標正在進行之中。
電信急攻
就在中國電信10月1日將正式接手C網的前兩個月,急切地拋出了171億元的采購大單。據業內人士透露,因為看到了中國聯通7月22日公布的6月份CDMA用戶數只增加了2.4萬戶,擔心在C網交割期空白時間越長,客戶的流失會越嚴重。
在2008年5月啟動的電信業重組中,明確了將原本屬于中國聯通的CDMA網劃歸給中國電信的整合路徑。上述兩家運營商7月達成協議,將于10月1日正式接收。
在6月至9月這段空當,CDMA網的老東家中國聯通幾乎放棄了CDMA業務的宣傳和推廣,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GSM的發展上面。
8月20日,中國聯通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7月底,聯通CDMA移動電話用戶累計達4275.6萬,相比較6月底的4316.9萬用戶,整個7月聯通C網用戶減少了41.3萬。
此前,中國電信為了加速交接流程,做足了準備工作。從6月份開始,中國電信就全業務運營思路以及CDMA未來的發展方向與CDMA的終端廠商頻頻接觸;隨后,中國電信以董事身份正式加入了CDMA發展組織(CDG)。中國電信表示,這一加盟是為了全面做好CDMA網絡的運行和服務。
在尋求國際發展組織幫助的同時,中國電信還廣發“英雄帖”,擬在全國范圍內招聘420名移動網絡優化人員,以加強人才儲備。
據了解,目前中國電信正在搭建新的系統,包括計費、結算、支撐等,但不包括經營分析和渠道代理商管理,目標是在11月具備獨立放號能力。
另外,中國電信也正在考慮擯棄CDMA過于技術化的稱呼,希望在接收C網以后配合我的e家、商務領航等現有品牌,不再以資費作為劃分用戶群的標準。
人員的劃轉也正在進行之中。上述人士稱,8月底、9月初將基本完成對于C網專業人員的劃轉。
早在宣布以1100億元人民幣收購CDMA網絡之初,中國電信總經理王曉初就表示,電信與聯通在談判時對C網的價格分歧較大,電信覺得1100億元的價格偏高,由于不想進行無休止談判所以盡早落實了交易,“提早幾個月取得C網,差價可以用利潤賺回來”。
華為認錯
據中國電信披露,將在未來三年內投入800億元發展C網,按照計劃,C網的首期擴建投資為279億元,涉及到81個重點城市CDMA擴容。
本次招標是第一期工程,價值為171億元。
國泰君安的報告顯示,在原先中國聯通主導的CDMA設備市場,華為所占的市場份額最小,只有2%;中興為最大的設備供應商,占據了32%的份額;其他分別是摩托羅拉23%、阿爾卡特朗訊22%、北電17%。
“之前華為始終將業務重點放在GSM網絡和WCDMA網絡上面。”一位電信業人士說,“聯通籌建C網時相對弱小,所以華為并沒有注重國內CDMA市場。易主為中國電信之后,華為認識到了之前的策略性失誤和搶奪這一領域的重要性。”
華為、中興、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朗訊、福建富士通、漢銘、東軟、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七家參與了此次業務網招標。從招標結果來看,華為、中興各占約據40%的市場份額,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朗訊約占20%。
整個招標過程處于隱秘狀態。然而,“地板價”、“地窖價”、“自殺價”、“零報價”等消息的不斷涌現,讓這次招標有了如同菜市場交易一般討價還價的諧趣。
來自參與招標人士的消息,為了扭轉之前的策略性錯誤,華為首先引爆了價格戰。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朗訊、北電和中興通訊的報價在140億~70億元之間,華為則報出了不到7億元的超低價;緊接著摩托羅拉對多達15個地區報價給出了“零報價”,一舉刷新了華為的“地獄價”;最后中興索性在深圳報價“-152萬元”,即不但不收費,還贈送價值152萬元的設備。
其實,華為對即將到來的中國電信C網擴容機遇覬覦已久。據悉,2007年年底以來,華為在天津、上海、蘇州、廈門等中國東部沿海市場頻頻突破,替換多家國外廠商的CDMA設備,近年來華為在海外也頻頻替換這些國外廠商的老舊CDMA設備,全球CDMA市場格局變化已有多時。
另外,在這次招標中,各家設備商敢于拼價格的關鍵所在:“電信行業是一個附加值很高的行業,設備商前期低價銷售設備虧的錢,可以從日后的服務、設備維護和升級補,這一塊的利潤空間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