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不如大“實”
2008-8-6 14:1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洪厚興
據報道,北京一家公司花錢請到了一位物流行業 “大師級”培訓師來為員工進行為期3天的現代物流培訓,然而大多數員工卻對培訓的結果感到不滿。
既然請的是 “大師級”培訓師,員工為何還對培訓結果不滿?原來,倉儲部的員工關心如何進行倉儲、分銷中心選址等實用性問題;運輸部的員工想知道如何解決運輸中的突發事故,比如發錯貨了,途中遇到動貨或貨被人做了手腳該如何處理。但 “大師”只是大談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等概念性名詞。 “大師”高深的供應鏈理論與員工對具體實踐指導需求相去甚遠。
企業緣何要花錢請 “大師”為員工培訓?原因不外乎看重 “大師”的理論指導,以為請來 “大師”,員工的業務素養就能提高。這似乎有些盲目。員工確實需要培訓,但是高級管理層需要,還是一線實戰需要?對每個層次的需求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然后對癥下藥,而不能籠統地找 “大師”。
近年,由于物流熱帶動物流培訓熱,這招來一些濫竽充數的培訓者渾水摸魚。但物流業是個實踐性跟強的行業,但一些企業請來的所謂培訓 “大師”,也許是 “半路出家”,沒有在物流企業實踐經驗,培訓只有紙上談兵。大談空洞理論,對實踐毫無幫助, “大師”不如實踐者。如此花錢請 “大師”,就有些 “戴斗笠撐傘——多此一舉”。
物流企業開展培訓,提高員工理論水平是件好事。但培訓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對于高級經理也許需要補充更多理論,但對實戰性很強的一線員工,更要注意操作性的培訓;其次,企業培訓要注意多樣化,不一定都請外來 “大師”,也許企業內最好的實踐者即最好的 “大師”——企業可開展內部員工的傳幫帶,相互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