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從容展現區域優勢
2008-8-5 14:4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跨國企業“扎堆”,不僅帶來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集聚,也加速了傳統制造業的升級。
●作為我國重要的輕工業生產基地,上海長期以來形成的日化、家電、自行車、食品等產業鏈,也成為其吸引跨國企業的獨特優勢。
&
nbsp;落戶上海,是因為那里人才密集、信息資源豐富,也是因為后WTO時代政策優勢正在變弱。
孫為民最近一直在上海、廣東清遠兩地間奔波,他要把自己的公司從清遠搬到上海浦東,這幾天正在為選址問題忙碌著。
從事日用洗滌品研發的孫為民告訴記者:“盡管上海的商務成本較高,并且日化產業規模也小于‘我國最大的化妝品制造基地’清遠,但是,上海卻有著獨特的優勢,即國際知名品牌匯集、專業人才密集。特別是在內銷乏力、出口放緩的當下,對于急于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優化出口結構的企業來說,上海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人才密集信息量大
“國內90%以上的化妝品廠都以生產洗發、護發類,沐浴類產品為主,而產品配方和生產工藝基本相似,沒有獨特優勢,缺乏創新。”孫為民向記者坦言,“正因為缺少技術優勢,隨著行業發展速度放緩,許多潛在的問題接踵而來,如人才流動嚴重、品牌延伸失敗、惡性價格戰內耗實力等”。盡管的企業銷售額仍然持續增長,但他說缺少技術優勢使得他的利潤受到了嚴重擠壓。
孫為民最新看上的地方位于浦東的張江高科技園區,他告訴記者,那里的科技、研發基礎比較好,而且也有不少日化企業和相關科技研究所,便于日后合作!澳壳叭蚧瘖y品前三十名都已進入中國市場,其中絕大部分在上海設有營業機構,這也間接提高了上海產日化產品的質量”。
和孫為民一樣,不少跨國公司也受到上海獨特的區位、管理、人才等優勢吸引,選擇將公司的中國研發中心,甚至是亞洲地區的研發中心落戶于此。據了解,目前上海已引進300多家上市公司總部、180余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65家跨國公司投資性公司、244家跨國公司研發中心、近200家民營企業集團總部。
“研發經濟”帶來的利益顯而易見。除高額的稅收外,記者從相關部門獲得的信息顯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落戶,不僅帶來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集聚,產業拉動作用也十分明顯。據介紹,僅日化行業,在上海的“帶領”下,周邊城市如杭州、寧波、昆山、無錫、蘇州等已形成了包括包裝材料、原料生產與供應、產品研發、物流配送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
展現區域優勢
更值得關注的,是上海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制造業基礎。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上?鐕狙邪l中心,或企業總部主要分布于家電、日化、照明、自行車、食品等行業,而這些也恰恰是上海傳統的優勢產業。
“正因為擁有日化、食品、家電、自行車等完整的制造業產業鏈,企業群極其密集,才能不斷吸引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和企業總部遷往上海。”區域專家孫宏偉教授如此分析。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投資商的驗證。德手機芯片商英飛凌總裁烏里奇·舒馬赫也曾坦陳,“在上海,基于與中芯國際的合作,英飛凌擁有最尖端的微型芯片前端生產。此外,英飛凌在上海設立了資源中心,與同濟大學的合作,將帶來新的技術、高技能的人才;在無錫,英飛凌建有邏輯芯片生產基地,主要接受來自認證項目在安全控制器方面的大單;在蘇州,英飛凌擁有一個存儲產品后端生產的合資基地,可以生產、組裝、測試最新的內存產品……,以上海為輻射點,英飛凌能在中國建立起完整的價值鏈,可以為英飛凌全球用戶提供一流的產品。”
對此,上海楊浦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也表示,由傳統制造業“內生”出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是上海制造業升級的一個有效途徑。技術研發機構的設置,不僅為各類科研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展示交流平臺,進而與上海及周邊地區的制造業企業實施聯動。